最近后台很多朋友问,手里的股票连续跌了几天,今天突然收了个缩量十字星,这到底是企稳信号还是下跌中继?其实这个形态我自己盯盘时也经常遇到,尤其是在震荡市,吃透它的信号对判断后续走势挺关键的。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的观察,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先说说什么是“连续下跌后缩量十字星”。十字星很好理解,就是当天开盘价和收盘价差不多,K线实体特别小,上下影线可能长可能短,看起来像个“十”字。连续下跌,一般指的是之前已经有三五天甚至更长时间的下跌趋势,股价一路往下走。缩量呢,就是当天的成交量比前几天下跌时明显减少,比如前几天每天成交5亿,今天突然缩到2亿,这种量能萎缩的情况。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形态?我琢磨着,连续下跌后,空方杀跌的力量慢慢减弱了,毕竟一直跌,想卖的人可能已经卖得差不多了,抛压自然就小了。这时候多方呢,可能觉得股价跌到某个位置有点吸引力,开始尝试买入,但还没形成合力,所以成交量上不去,就形成了这种多空暂时平衡的十字星。
不过这形态不是绝对的,得看具体情况。我遇到过两种典型场景:一种是在下跌初期,比如刚跌了10%左右就出缩量十字星,这时候要小心,可能只是短暂休息,空方还没释放完,后面大概率继续跌;另一种是下跌末期,已经跌了不少,比如30%以上,这时候缩量十字星企稳的概率就大一些,因为该卖的都卖得差不多了,剩下的筹码比较稳定。
判断的时候,除了位置,成交量萎缩的程度也很重要。如果只是比前一天稍微少一点,不算“缩量”,得是明显萎缩,比如只有前几天平均成交量的50%甚至更低,说明交投冷清,抛压确实在减轻。但光看量价还不够,我自己的习惯是,遇到这种十字星,一定会去看看最近有没有影响这只股票的消息。以前要翻新闻、公告、研报,来回切换好几个APP,很费时间,现在用希财舆情宝的舆情报告就方便多了——每天更新的报告里会直接写清楚股价异动原因,如果最近有利好利空消息也会汇总,还有技术面分析,省了不少事。前阵子有只股票连续跌后收十字星,我看舆情报告里提到公司刚发了季度预告业绩符合预期,只是大盘拖累,这种消息配合下企稳的可能性就更高。
对价值投资的朋友来说,还得结合公司基本面看。如果公司本身财务状况不好,就算跌出十字星,也可能是“下跌中继”;反之,如果财务健康度高,缩量十字星可能真是跌到位了。这时候我会用舆情宝的财务AI评分功能,评分越高说明公司财务越健康,如果再配合AI估值看看是不是低估,心里就能更有数。不过财务评分和AI估值是会员功能,好在每天登录小程序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额度,先把股票的舆情动态摸清楚,再决定要不要进一步看财务数据,投入产出比挺划算的。
最后说应对策略,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我自己的原则是“不急于抄底”,缩量十字星只是“可能企稳”,不是“一定企稳”。如果手里有这只股票,先看看仓位重不重,重的话可以等第二天走势确认——如果第二天放量上涨,那企稳概率大;如果继续缩量下跌或者放量大跌,就得考虑止损。如果是空仓想买入,更要等信号明确,比如后续出现放量阳线、股价站稳5日均线,再动手也不迟。
总之,连续下跌后的缩量十字星是个重要信号,但别单看K线就下结论,结合位置、成交量、消息面、基本面一起判断才靠谱。大家如果想快速了解手里股票的舆情动态、财务健康度,不妨试试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报告可以看,希财网公众号还会推送紧急消息提醒,挺实用的。投资嘛,多一个工具辅助,判断就更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