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好多留言,都是问涨停板的事——“老师,我那只票上午涨停了,下午突然开板,到收盘都没封住,这是不是要跌了?第二天该走还是留?”每次看到这种问题,我都想起自己刚炒股那几年,遇到涨停开板能紧张一晚上,第二天要么慌慌张张割在低点,要么犹犹豫豫坐过山车。其实涨停板开板没封住,第二天走势真不是一句话能说死的,得拆开来看。
先说说为啥会开板。最常见的是抛压太大,比如涨停位置有大量套牢盘解套,或者短期获利盘集中兑现,买盘接不住就开了。这种情况如果当天成交量放得特别大,尤其是远超近期平均量能一倍以上,第二天大概率要调整,毕竟承接资金跟不上了。但也有一种可能是主力故意洗盘,开板吓走散户,这种时候往往量能不会放得太离谱,而且股价会在分时图上反复拉锯,不会一路下跌封死跌停。
不过光看量能有时候也不准,我前两年就吃过这亏,一只票涨停开板量能不大,我以为是洗盘,结果第二天直接低开5个点。后来用了希财舆情宝才发现,那天晚上的舆情报告里写得清清楚楚——“公司突发产品召回公告,虽未在交易时间发布,但部分资金提前得知消息”,难怪主力不敢封板。现在我养成习惯了,只要股票异动,不管是涨停还是跌停,都会先打开希财舆情宝看看它的舆情报告。里面专门有个“股价异动原因”板块,会把当天的利好利空消息、技术面情况、业绩表现都汇总好,AI还会分析每条消息的影响。比如上周有只票涨停开板,舆情报告直接指出是“板块整体回调带动,个股本身无负面消息”,加上舆情评分还维持在80分以上(满分100),我就没慌,第二天果然跟着板块反弹了。
除了看消息面,市场情绪也很关键。如果当天大盘是跳水的,整个板块都在跌,那个股涨停开板可能只是被动跟随,这种时候得看第二天大盘能不能企稳。要是大盘环境好,板块又是风口,就算个股开板,也可能被资金重新拉起来。另外,还要看看这只票的位置,是低位第一次涨停开板,还是高位连续涨停后开板,后者风险明显更大。
至于怎么应对,我自己的原则是“不猜主力心思,只看客观信号”。如果舆情报告显示有明确利空,或者舆情评分突然从高位掉到60分以下,我会果断减仓,哪怕卖飞也认,毕竟本金安全最重要。如果舆情没问题,财务评分和研报评级也都不错(希财舆情宝里能看到这些指标),我会先拿着,设置个止损位,比如第二天低开超过3个点或者跌破5日线就走,不贪心。
其实判断涨停开板后的走势,关键就是搞清楚“为什么开板”,以及“市场怎么看”。希财舆情宝的舆情报告和舆情评分正好能帮上忙,每天免费查看额度够用,想深入分析可以看看会员套餐。对了,它的公众号还会推送紧急消息提醒,有时候盘后出了利空,我还没看到,公众号就发通知了,这点挺贴心的。大家感兴趣可以微信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体验下。
炒股这么多年,我最大的体会就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涨停开板不可怕,怕的是稀里糊涂不知道为什么。把原因搞清楚了,应对起来就从容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