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有不少朋友留言,说看盘时总在卖盘上看到密密麻麻的大单子,一挂就是几千手甚至上万手,问我这“大单压盘”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主力在搞什么小动作?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的看盘经验,跟大家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个话题,看完你就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先说说啥是大单压盘。简单讲,就是在股票的卖盘队列里,某个价位突然出现大量的委托卖单,这些单子金额大、数量多,一眼看去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在股价上面,给人感觉抛压特别重。但你要是真去看成交,可能这些大单根本没怎么成交,就那么挂着,股价也没跌多少,这就有意思了——主力到底想干嘛?
其实大单压盘的背后,原因可不止一种,得结合具体情况来看。我见过最多的,是主力在洗盘。比如股价刚涨了一波,主力想把那些不坚定的散户洗出去,就故意在卖盘挂大单,营造“抛压山大,要跌了”的假象。散户一看这么多大单,心里发慌,赶紧低价卖掉,主力正好在下面悄悄接货。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股价相对低位,或者刚启动不久,成交量不会放得特别大,因为单子大多是挂着吓唬人的,不是真卖。
还有一种可能是主力在吸筹。有些股票长期横盘,主力想在某个价位收集筹码,但又不想让股价涨太高增加成本,就会在上方挂大单压盘。散户看到上面有大卖单,觉得涨不上去,就会在低位把股票卖掉,主力就能慢慢把筹码收过来。这种时候股价波动一般不大,成交量也比较低迷,因为主力不想引起注意。
当然,也有真出货的情况。如果股价已经涨了很多,到了高位,突然出现大量卖单,而且这些单子开始频繁成交,股价跟着下跌,成交量也放大,那就要小心了,可能是主力在趁机出货。这时候往往伴随着一些“利好”消息,比如公司出了好业绩,但股价不涨反跌,配合大单压盘,很可能是主力借利好兑现利润。
不过话说回来,普通投资者光看盘口单子,很难分清到底是洗盘、吸筹还是出货。我刚炒股那几年,就吃过这亏,看到大单压盘就慌,赶紧割肉,结果后来股价涨上去了;有时候以为是洗盘,拿着没动,结果真的跌了。后来我才明白,判断大单压盘不能只看盘口,得结合消息面、股价位置、成交量,还有公司基本面一起来看。
比如消息面,有没有突发利空?公司是不是发了减持公告?或者行业出了什么政策?这些都会影响主力的操作。但问题是,现在信息太多了,新闻、公告、研报、分析师观点满天飞,普通投资者根本没时间一条条去看,更别说判断是利好还是利空了。这时候我一般会用希财网今年刚上线的希财舆情宝,它的AI舆情功能对我帮助挺大的。
它能实时监控自选股的全网消息,不管是新闻资讯、公司公告,还是券商研报、分析师观点,都能抓过来。最关键的是,AI会智能分析每条消息,告诉你这是利好还是利空,可能对股价有什么影响。比如某只股票出现大单压盘,我打开舆情宝一看,如果最近舆情评分突然掉了很多,而且有利空消息被AI标红,那可能真的是主力在出货;如果舆情评分稳定,利好利空消息都没有,那大概率就是主力在洗盘或者吸筹,不用太慌。
而且它每天还会更新舆情报告,里面有股价异动原因、利好利空消息汇总,甚至还有技术面和业绩表现分析,相当于把复杂的信息给你整理好了。紧急消息的话,希财网公众号还会推送提醒,生怕你错过重要动态。我记得上个月有只股票,早上突然出现大单压盘,我正纳闷呢,公众号就推了条提醒,说公司刚发了个不起眼的公告,AI分析是中性偏空,主力可能在借机洗盘,后来股价果然没跌,下午还拉上去了。
对了,这个工具现在可以免费体验,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就行。每天都会刷新免费的舆情解析、舆情评分和舆情报告查看额度,紧急消息提醒也是免费的。要是想深入用,比如看财务评分、AI估值这些功能,才需要开通会员,具体价格小程序里有套餐介绍,大家可以去看看,投入产出比还是挺高的——毕竟少踩一次坑,省下的钱可比会员费多得多。
除了消息面,判断大单压盘还要看股价位置。如果股价在低位,估值也不高,就算有大单压盘,风险也相对小;要是在高位,估值又高,那就要警惕了。这时候可以结合公司的财务状况,比如净利润、毛利率稳不稳定,有没有持续盈利的能力。不过财务分析比较复杂,后面有机会再跟大家聊,想看的朋友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有新内容会第一时间更新。
最后再总结一下:大单压盘不是简单的“主力要跌”或“主力要涨”,得结合消息面、股价位置、成交量综合判断。普通投资者不用自己埋头找消息、做分析,用好工具能省不少事。想试试舆情宝的朋友,直接搜微信小程序“希财舆情宝”就能免费体验,紧急消息还能在公众号收到提醒,挺方便的。股市里信息就是钱,能及时准确地抓住信息,才能更从容地应对各种盘口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