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有朋友问,“美股每天到底交易几个小时啊?跟A股时间差这么多,怎么才能跟上节奏?”作为常年在A股和美股之间切换关注点的人,这个问题我太熟悉了。今天就用我这些年的经验,把美股交易时间的门道讲清楚,顺便说说咱们A股投资者该怎么利用这些时间窗口。
先说最核心的常规交易时段。美股的常规交易时间是美国东部时间9:30到16:00,这个是固定的。但咱们国内用的是北京时间,所以得换算一下。这里要特别提醒一句,美国有夏令时和冬令时,时差会差一个小时,这点刚开始我也搞混过,后来特意记了笔记才分清。夏令时的时候,美国东部时间和北京时间差12个小时(北京时间比美国东部快12小时),所以常规交易时段就是北京时间晚上21:30到次日凌晨4:00。到了冬令时,时差变成13个小时,那就是北京时间晚上22:30到次日凌晨5:00。记不住的话可以存个备忘录,别到时候想看盘结果搞错时间,白白熬夜。
除了常规交易时段,美股还有盘前和盘后交易,这个很多新手容易忽略。盘前一般是美国东部时间4:00到9:30,对应的北京时间就是夏令时16:00到21:30,冬令时17:00到22:30;盘后是美国东部时间16:00到20:00,北京时间就是夏令时次日4:00到8:00,冬令时次日5:00到9:00。不过说实话,盘前盘后交易我不太建议普通投资者参与,流动性差,买卖价差大,交易成本高。但这些时段往往是“消息密集区”——公司财报、政策公告、突发新闻,很多都在这时候发布,就算不交易,也得盯着消息面,不然很容易第二天被A股的联动行情打个措手不及。
说到消息面,这才是最头疼的。刚开始我也觉得,知道交易时间不就行了?后来发现根本不是这样。美股的重要消息经常在咱们半夜发布,比如凌晨两三点出个行业政策,或者盘后某巨头财报超预期。等咱们早上醒来看到新闻,要么是A股相关板块已经高开低走,要么是自己手里的票跟着波动,想反应都来不及。有次我就因为没及时看到美股盘后的利空消息,第二天A股开盘直接低开,活生生吃了个闷亏,当时气得早饭都没吃。那时候就想,要是能有个工具帮着盯着这些消息,还能告诉我影响好坏就好了。
后来希财舆情宝上线,我试用了它的“AI舆情”功能,发现这问题还真解决了。它能实时监控全网的新闻、公告、研报这些,不管是美股的盘前盘后还是常规时段,只要有紧急或者重要消息,希财网公众号会直接推送提醒,完全不用自己熬夜盯盘。最关键的是,它不只是甩给你一堆消息,AI会直接分析每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比如这条政策对行业是短期刺激还是长期利好,这家公司的突发公告可能影响业绩增速多少。每天还有个舆情评分和报告,把股价异动原因、消息面和技术面分析都整理好了,早上起来花几分钟看看报告,对当天A股相关板块的走势心里就有数了。
其实用起来也简单,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就能免费体验。每天都会刷新免费额度,像舆情评分、舆情报告这些基础功能,日常看看足够了。如果想解锁更深度的分析,比如更详细的消息解读,也可以看看会员套餐,具体价格小程序里都有,反正我觉得比起错过消息的损失,这点投入挺值的。
说回美股交易时间,知道了这些时段,咱们该怎么用呢?我的习惯是,常规交易时段重点看价格波动和量能,盘前盘后重点盯消息面。比如夏令时晚上21:30到凌晨4:00,美股最活跃,这时候可以快速扫一眼相关板块的龙头股走势,不用盯全程,毕竟熬夜伤身;盘前盘后(也就是咱们下午到晚上,或者凌晨)就靠舆情工具盯消息,早上起来结合舆情报告判断方向。这样既能跟上节奏,又不用熬成熊猫眼。
总之,美股交易时间虽然和A股有时差,但搞清楚时段划分,再用对工具,完全能把时差劣势变成信息优势。与其被动等消息,不如主动用工具帮自己减负。还没试过的朋友,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搜小程序体验下——反正每天免费额度不用白不用,试试就知道有没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