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市那几年,我总听老股民提起“神奇九转”,说它能“抓顶逃底”,听着挺玄乎。自己上手试了几次,有时候确实准,股价到了九转信号位置就真的反转了;但更多时候,明明出现了买入信号,股价却继续跌,或者卖出信号出来后,股价反而接着涨。后来琢磨透了才明白,这指标本身不“神奇”,关键得搞懂它到底是什么,怎么用,以及不能单独依赖它。
先说清楚,神奇九转是个技术分析指标,核心逻辑是通过连续的K线形态来判断趋势可能出现的反转点。具体点说,当股价处于上涨趋势时,如果连续9根K线的收盘价都高于各自前第4根K线的收盘价,这时候就会在K线图上出现一个“九转买入信号”(一般标记为红色数字1到9);反过来,如果是下跌趋势,连续9根K线收盘价都低于各自前第4根K线的收盘价,就会出现“九转卖出信号”(绿色数字1到9)。数字走到9的时候,就是所谓的反转信号。
我刚开始用的时候,就盯着数字9操作,结果吃了不少亏。印象最深的一次,一只股票连续跌了9天,出现了九转买入信号,我想着“抄底”,结果第二天公司出了个业绩预亏的公告,股价直接低开5个点,信号完全失效。后来才反应过来,这指标本质是“量价关系”的一种体现,反映的是短期超买或超卖后的情绪修复,但如果遇到突发消息冲击,技术面很容易被打破。
所以现在我用九转信号,一定会多问自己几个问题:这只股票最近有没有什么消息?公司基本面怎么样?市场整体情绪是好是坏?光看K线和九转信号,就像开车只看后视镜,容易撞车。
说实话,解决这个问题,我是从去年开始用工具辅助的。现在每天开盘前,我会先打开希财舆情宝的舆情报告,里面有股价异动原因、利好利空消息汇总,还有技术面分析。比如看到某只股票出现九转买入信号,我会先看舆情报告里的“利好利空消息”板块,有没有刚发布的业绩公告、行业政策,或者突发的利空。如果报告里显示最近都是利好消息,而且舆情评分在80分以上(满分100),那这个买入信号的可信度就高一些;要是舆情评分低于50分,还有好几个利空消息,就算九转信号出来,我也会再等等。
它这个舆情评分挺实用的,每天更新,AI大模型会分析全网的新闻、公告、研报,综合给出一个分数,分数越高说明消息面越积极。紧急消息的话,希财网公众号还会推送提醒,比如深夜出了个重要公告,不用等到第二天开盘才知道,这点对我这种盯盘时间有限的人来说,帮了不少忙。
不过得说清楚,神奇九转不是万能的,就算结合了舆情消息,也不能保证百分百准确。它更像个“提醒工具”,告诉你“这里可能要变盘了,注意风险或机会”,具体要不要操作,还得综合看财务数据、机构观点这些。比如我现在会用希财舆情宝的“个股对比”功能,把几只出现九转信号的股票放在一起,看看它们的财务AI评分、研报评级,财务评分高的公司,抗风险能力强,就算短期波动,长期也更稳。
对了,这个工具现在有免费体验,每天刷新舆情报告、舆情评分的查看额度,不用花钱也能先用起来。如果想深入看财务评分、AI估值这些,或者用风口解读功能分析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就需要开会员,具体价格可以去小程序里看,有不同套餐,我觉得投入产出比还挺划算的——毕竟少踩一个坑,省下的钱就比会员费多了。
最后啰嗦一句,技术指标是死的,市场是活的。神奇九转也好,其他指标也罢,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用法,别迷信,多结合消息面、基本面,再用工具辅助筛选信息,操作起来心里才踏实。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先免费体验几天,看看适不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