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ipo之后一定能上市吗?上市失败的常见原因

资深小石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资深小石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后台有不少朋友问我,"一家公司启动IPO了,是不是就肯定能上市交易?"说实话,这问题挺有代表性的。很多人把IPO和上市画等号,其实这里面差着好几个关键步骤,每个环节都可能让上市计划"卡壳"。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的观察,跟大家聊聊IPO之后到底能不能顺利上市,以及普通投资者该怎么提前规避风险。

ipo之后一定能上市吗?上市失败的常见原因

先把概念理清楚。IPO全称是首次公开募股,简单说就是公司第一次向公众发行股票融资;而"上市"是指股票在交易所挂牌交易,投资者能在二级市场买卖。这俩是前后环节,IPO是上市的前提,但不代表IPO完成就一定能上市。就像盖房子,打好地基(IPO申报)不代表一定能封顶(上市),中间可能遇到材料不合格、资金不到位、政策变动等问题。

那IPO启动后,哪些情况会导致上市失败?我见过不少案例,大概有这么几种常见原因。最直接的是监管审核没通过。证监会对IPO公司的财务真实性、合规性要求很严,比如连续三年盈利是否达标、关联交易是否公允、股权结构是否清晰。之前有公司就因为应收账款占比过高,且回款能力存疑,被发审委连续追问后撤回申请。还有的公司因为环保、税务等合规问题,即便业务再好也过不了审。

市场环境突变也是重要因素。比如2022年有段时间,A股新股破发率超过50%,有些公司原本计划募资20亿,结果路演时机构认购热情低,怕上市就破发,最后发行人主动撤回了IPO申请。这种情况不是公司本身有问题,而是市场情绪影响了发行决策。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风险点——舆情。去年有家拟上市企业,临近上会前被爆出产品质量投诉,虽然公司紧急澄清,但负面消息发酵太快,最终还是暂缓发行进程去处理舆情。这种突发负面如果处理不及时或者应对不当,很可能直接影响上市节奏。

作为普通投资者,怎么提前判断一家IPO公司的潜在风险?光看招股书里的数据不够,还得关注市场动态和舆情变化,这也是我最近在用的希财舆情宝给我的启发。它的AI舆情功能能实时监控全网消息,包括新闻、公告、研报这些公开信息,还能用大模型分析每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比如某家IPO公司如果突然出现"关联交易异常"的新闻,系统会直接标红提示风险,并生成舆情评分——评分突然下降往往意味着市场情绪在恶化。每天更新的舆情报告也很实用,里面会汇总股价异动原因、利好利空消息,帮你快速把握公司动态。

当然,免费体验就能看到不少关键信息。现在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会刷新免费额度,可以查看舆情评分和基础报告,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足够初步判断风险了。如果想深入分析,也可以看看会员套餐,具体价格在小程序里都有明细,大家可以根据需求选择。

其实说到底,IPO是个复杂的过程,从申报到上市少则半年多则数年,中间变量太多。与其猜哪家能上市,不如学会用工具提前识别风险。最近我养成了习惯,每天早上打开希财网公众号看看推送提醒,有重要舆情变动会第一时间收到通知,比自己刷新闻高效多了。

最后想说,投资最怕的是信息不对称。不管是已经上市的公司还是拟IPO企业,及时掌握真实、全面的动态,才能做出更理性的判断。如果对IPO公司的舆情风险感兴趣,可以去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用免费额度体验下舆情评分和报告功能,或许能帮你避开不少坑。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