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K线看前复权还是后复权?分析场景决定选择

首席王老师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首席王老师 股票顾问
咨询TA

刚开始接触股票分析的时候,我对着K线图总是犯迷糊——同样一只股票,复权方式调来调去,K线走势完全不一样,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大缺口,根本看不懂趋势。后来在实际操作中摸索久了,才慢慢搞明白前复权和后复权的门道,今天就把这些经验分享给大家,帮你少走弯路。

K线看前复权还是后复权?分析场景决定选择

先说说前复权。简单讲,前复权就是把股票历史上的分红、送股这些行为“倒推”回去,重新计算历史股价,让K线图看起来连贯。比如某只股票分红后股价会除权,K线会突然出现一个大缺口,这时候用前复权,系统就会把缺口补上,股价走势能连成一条平滑的曲线。我平时看长期趋势的时候,基本都会用前复权,尤其是分析几年甚至更长周期的走势,这样能更清楚地看到股价的真实波动,不会被分红送股这些短期行为打断趋势判断。

那后复权呢?和前复权正好相反,它是保持现在的股价不变,把历史股价往上调,反映的是如果一直持有股票,加上分红再投资后的真实收益。举个例子,如果你十年前买了一只股票,中间经历过多次分红送股,用后复权就能看到这十年里,股票实际的累计涨幅是多少。所以我一般在看一只股票的长期收益,或者计算自己的持仓收益时,会切换到后复权模式,这样能直观看到真实的盈利情况。

不过要说“到底该用哪个”,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关键看你的分析目的。如果是做短线交易,看几天或者一两周的走势,复权方式影响不大,甚至不复权都能用,因为短期股价波动主要受消息面、资金面影响,分红送股的影响很快会被市场消化。但如果是做中长线分析,比如研究一只股票过去几年的支撑位、压力位,或者判断趋势是否延续,前复权肯定是首选,它能帮你排除除权除息的干扰,让技术分析更准确。

这里插一句,我刚开始做分析的时候,经常因为复权方式选错,导致趋势判断出错。比如有一次,我看到某只股票的K线在某个位置有个大缺口,以为是重大利空导致暴跌,后来才发现是分红除权没复权,白白错过了一个好的入场机会。从那以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打开K线图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分析周期调整复权方式,长期趋势用前复权,算收益用后复权,短线就随便看看,但会多留意近期有没有分红除权的情况。

不过话说回来,光看K线走势还不够。就算复权方式选对了,要是不知道股价异动背后的原因,技术分析很容易“踩坑”。比如K线突然放量上涨,到底是有利好消息,还是主力拉高出货?这时候就需要结合消息面、基本面来判断。我现在每天分析股票,都会先看一下舆情动态,了解市场在关注什么,有哪些消息可能影响股价。

说到这,不得不提我最近常用的一个工具——希财舆情宝。它里面的舆情报告功能对我帮助挺大的,每天会更新股票的舆情动态,包括股价异动原因、技术面分析这些内容。比如某天某只股票突然大涨,舆情报告会直接说明是因为利好消息还是技术面反弹,甚至会分析消息的影响程度。我之前分析K线时,经常不知道为什么股价突然异动,现在看舆情报告就能快速搞清楚原因,结合前复权后的趋势,判断起来心里更有底。

而且希财舆情宝还有个方便的地方,每天会刷新免费查看额度,像舆情评分、舆情报告这些基础功能,不用花钱就能看。如果你和我一样,平时需要分析多只股票,又不想花太多时间找消息、做总结,其实可以试试。毕竟现在做股票分析,单靠K线图已经不够了,得结合更多维度的信息才能提高判断准确率。

当然,复权方式的选择只是技术分析的第一步,真正做好股票分析,还需要不断积累经验,结合消息面、基本面多维度判断。如果你觉得自己在消息筛选、舆情分析上花的时间太多,不妨去希财网公众号关注一下,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免费体验一下舆情报告功能,说不定能帮你节省不少时间。

最后想说,前复权和后复权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关键是用对场景。看长期趋势用前复权,算真实收益用后复权,短线交易灵活调整。但不管用哪种方式,都别忘了结合市场消息和公司基本面,这样才能让K线分析真正发挥作用。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