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有朋友问我,ST和*ST股票明明风险那么高,甚至可能退市,怎么还有人买?说实话,每次看到这个问题,我都觉得有必要好好聊聊——毕竟市场里确实有不少投资者对这类股票“情有独钟”,背后的逻辑其实挺复杂的,今天就从几个常见角度拆解一下,再说说普通人怎么应对其中的风险。
先说说为什么有人愿意买ST和*ST股票
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重组预期”。有些ST公司虽然暂时业绩不达标,但股东背景强,或者行业有整合需求,市场就会猜测会不会有资产重组、借壳上市之类的机会。一旦重组成功,股价确实可能短期大幅上涨,这种“乌鸡变凤凰”的故事,总会吸引一部分愿意承担高风险的投资者去博弈。
其次是“低价效应”。ST和*ST股票因为被特殊处理,股价通常比较低,几块钱甚至几毛钱一股的情况很常见。对一些短线投机者来说,低价股波动空间大,单日涨跌幅限制虽然是5%,但绝对金额小,资金门槛低,适合快进快出的操作——当然,这种操作的风险也极高,一旦方向错了,亏损比例可能比高价股还大。
另外,还有些投资者是“消息驱动型”。ST股的消息面往往比较复杂,比如业绩预告、股东变动、监管问询函等等,每一条消息都可能引发股价异动。有些投资者觉得自己能通过消息提前布局,但实际上,普通散户很难分辨消息的真实性和影响程度,很容易被虚假消息或滞后信息误导。
但必须提醒:ST和*ST股的风险远超普通股票
别看有人能从ST股里赚到钱,更多人其实是栽在上面的。我见过最可惜的案例,是有位投资者买了只*ST股,觉得“跌了这么多该反弹了”,结果没注意公司已经连续三年亏损,收到了退市通知公告,最后股价一路跌到退市,本金亏了大半。
这类股票的核心风险有两个:一是退市风险,根据规则,ST股如果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就会被*ST;*ST股如果再触发退市指标,直接就可能退市,退市后股票几乎很难再回到主板,本金损失概率极大。二是业绩和经营风险,被ST的公司本身就存在财务问题或其他风险,比如债务违约、诉讼纠纷、核心业务停滞等,这些问题不是靠短期股价波动就能解决的。
普通投资者想参与?先学会用工具过滤风险
说实话,我自己平时研究ST股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信息太多太杂,分不清哪些是真正影响股价的关键消息,哪些是市场噪音。后来用了希财网今年刚上线的希财舆情宝,这个问题才解决了不少。
它最实用的功能之一就是AI舆情监控。你把关注的ST股加入自选,它会实时抓取全网的新闻、公告、研报甚至分析师观点,每一条消息都用AI分析是利好还是利空,还会解释可能对公司的影响。比如之前有只ST股发了“债务重组进展公告”,普通投资者可能看不懂条款,但舆情宝直接标注“中性偏利好,债务压力缓解但未完全解决,短期可能提振股价但长期仍需看业绩”,还给出了当天的舆情评分,帮我快速判断消息的实际价值。紧急消息还会通过希财网公众号推送提醒,不用一直盯着盘也能及时知道动态。
另外,ST股的财务风险尤其需要警惕。我见过太多人买ST股只看股价低,根本不看财务数据,结果公司早就资不抵债了。希财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就很适合这类场景,它不光展示核心财务指标,还会生成“财务AI评分”和“AI估值”。财务评分低的公司,说明财务健康度差,大概率存在持续亏损或现金流断裂的风险;AI估值则能帮你判断股价是不是真的“便宜”,有些ST股看似低价,实际估值已经严重高估,根本没有上涨空间。
最后说句实在话:投资ST股,先搞清楚自己能不能承受风险
如果你确实对ST股的机会感兴趣,建议先别着急下手,先用希财舆情宝的免费额度做足功课。每天刷新的舆情报告里,有股价异动原因、利好利空消息汇总,还有技术面和业绩表现分析,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就能直接看。需要更深入的财务分析、估值判断,或者想跟踪机构对ST股的评级,也可以看看会员套餐,投入不高,但能帮你提前过滤掉不少“明牌风险”——毕竟对高风险投资来说,活下去比赚快钱更重要。
当然,不管用什么工具,ST和*ST股都不适合新手或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投资者。市场里永远不缺机会,没必要盯着这些“带刺的玫瑰”。如果你想了解更多ST股的风险逻辑,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平时会分享不少市场规则和风险提示的内容。
投资嘛,永远是先控制风险,再谈收益,你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