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有朋友问,ST股票和*ST股票就差个星号,到底有啥不一样?是不是带星的风险更大?今天就用我这些年的经验,给大家掰扯清楚这俩的区别,毕竟这两类股票风险不低,搞明白才能少踩坑。
先从最基本的说起,这俩“帽子”都是交易所给上市公司的风险警示,但戴帽的原因完全不同。ST股票,全称是“其他风险警示”,简单说就是公司出了除了财务问题之外的其他风险。比如公司治理出了岔子,控股股东占用资金不还,或者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了,再或者连续两年的审计报告里有“无法表示意见”这种含糊不清的结论,交易所就会给它戴个ST的帽子,提醒大家注意风险。
那*ST股票呢?这个星号可不是白加的,它代表“退市风险警示”,说白了就是公司已经站在退市的边缘了。戴*ST帽子的原因主要是财务指标不达标,比如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而且营收还低于1亿元;或者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又或者年报被出具了“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这些情况只要沾上一条,交易所就会给它标上*ST,意思是“再不好好整改,就得退市了”。
光看定义可能有点抽象,咱们再说说实际风险的区别。ST股票虽然有风险,但主要是“其他风险”,退市的概率相对低一些,只要公司把导致戴帽的问题解决了,比如把被冻结的账户解冻,或者治理问题整改到位,就能申请摘帽。但*ST股票不一样,它直接面临退市风险,要是下一个会计年度还达不到交易所的要求,比如净利润和营收还是不达标,或者净资产依然为负,那就要被终止上市,直接退市了。我见过不少散户看着*ST股股价低就想抄底,结果公司真退市了,血本无归,这种教训太多了。
交易规则上,这两类股票也和普通股票不一样。现在A股对ST和*ST股票的涨跌幅限制都是1%,比普通股票的10%(或20%)小很多,每天的波动空间有限。而且申报价格也有讲究,买入的时候,申报价格不能高于基准价格的102%,卖出不能低于基准价格的98%,不像普通股票可以随便挂涨停跌停价。对了,还得注意,有些券商对这两类股票的交易权限有要求,可能需要你签风险揭示书才能买,这也是交易所为了保护投资者。
说到这儿,估计有人会问:既然风险这么大,为啥还有人买?确实,有些ST或*ST股票可能因为资产重组、业绩改善等原因存在摘帽预期,一旦摘帽,股价可能会有不错的表现。但问题是,普通投资者很难判断这些“预期”是不是真的靠谱——公司的公告里藏着多少猫腻?所谓的“利好消息”背后有没有坑?这些都需要专业的分析和及时的信息跟踪,普通人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翻财报、看公告?
我自己之前就吃过这方面的亏。几年前看中一只ST股,看公告说公司要引进战略投资者,觉得是个机会,结果没仔细分析背后的资金问题,进去没几天就因为控股股东占用资金被立案调查,股价直接跌停,想跑都跑不掉。后来做股票顾问久了,才明白这种股票的风险分析有多重要,光靠自己瞎琢磨根本不行。
也是因为这个,今年我们希财网刚上线希财舆情宝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就体验了。说实话,用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省心”。它里面的AI舆情功能对分析这类高风险股票特别有用——不管是上市公司的公告、突发新闻,还是分析师的观点,它都能实时监控到。最关键的是,每条消息后面都有AI大模型的解读,直接告诉你这是利好还是利空,可能对公司有啥影响,不用自己猜来猜去。每天还有个舆情评分和舆情报告,像股价异动的原因、最近有哪些隐藏的利好利空消息、技术面和业绩表现怎么样,都写得明明白白。要是有紧急消息,希财网公众号还会推送提醒,生怕你错过关键信息,这点对咱们这种盯盘时间有限的人来说太实用了。
当然,光看消息还不够,*ST股票的财务问题才是退市的关键。希财舆情宝里还有个AI财报功能,除了核心财务指标,它会生成“财务AI评分”和“AI估值”——评分越高,说明公司财务健康度越好;AI估值则能帮你判断股票是高估还是低估,预期空间有多少。像那些*ST股,我都会先看看它的财务AI评分,要是评分太低,说明财务风险还没解除,就算有利好消息也得谨慎。
对了,现在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可以免费体验,每天都会刷新舆情解析、舆情报告这些功能的免费查看额度,就算不买会员,也能先用着试试水。毕竟炒股最怕的就是踩雷,花点时间用工具把风险看清楚,总比盲目跟风亏了钱强。具体的会员价格你们可以去小程序里看,有不同的套餐,按需选择就行。
最后还是得提醒一句,ST和*ST股票风险真的不小,尤其是*ST股,千万别抱着“抄底”的心态随便买。如果真要关注,一定要做好功课,多借助工具分析风险。想了解更多股市风险知识,或者想试试希财舆情宝的朋友,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在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用工具帮自己把好关,才是对自己钱包负责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