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刚入市那几年,我对集合竞价没少犯怵。明明前一天选好的股票,早上开盘一看价格,要么高得离谱追不进,要么直接低开套住,后来才明白,都是没搞懂这里面的规则和门道。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的经验,跟大家聊聊集合竞价到底该怎么看、怎么用。
先把规则说透,这是基础中的基础。A股的集合竞价时间分两段:9:15到9:20是一段,这时候你挂的单子可以撤,所以经常会看到有些股票在这个时段突然拉涨停又掉下来,很多时候是主力在试探,或者有人故意挂高价吸引跟风,新手很容易被这种虚假申报骗进去。真正关键的是9:20到9:25,这5分钟单子不能撤了,所以这个时段的价格和成交量才更真实,是判断开盘价的核心依据。
那开盘价是怎么定的?简单说就是“最大成交量原则”。系统会对所有申报单进行撮合,找出一个能让成交量最大的价格,这个价格就是开盘价。如果有多个价格能达到最大成交量,就选与前收盘价最接近的那个;要是前收盘价不存在(比如新股),就选中间价,中间价也没有的话,就选离昨收最近的价格。听起来有点绕,但你只要记住,开盘价不是随便定的,是市场买卖力量在这段时间博弈的结果。
知道了规则,再说说实操中要注意的细节。第一个是看开盘价和前收盘价的关系。如果开盘价高于前收盘价,说明买方暂时占优,但得看量能——要是成交量特别小,可能只是少数资金在拉,持续性存疑;如果放量高开,那就要结合消息面看看是不是有真利好。反过来,低开也一样,缩量低开可能是正常调整,放量低开就得警惕是不是有资金在抢跑。
第二个要盯的是9:20到9:25的价格变动。比如一只股票在9:20时显示涨3%,但到9:24突然掉到涨1%,这种“跳水”往往说明买方后劲不足,开盘后可能继续往下走;要是反过来,从涨1%慢慢爬到涨3%,而且成交量跟着放大,说明买方在持续入场,开盘后走强的概率就大一些。不过这里要提醒一句,这只是概率,不是绝对,千万别把它当成百分百的信号。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就是消息面的影响。你想啊,晚上或者凌晨出的公告、突发新闻,都会反映在集合竞价里。以前我经常因为没及时看到消息,早上开盘才手忙脚乱,有时候明明是利空还傻乎乎等着上涨,有时候利好来了却不敢追。后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开盘前都会用希财舆情宝看看自选股的舆情动态。它有个AI舆情监控功能,能实时抓新闻、公告、研报这些消息,关键是每条消息都会标出来是利好还是利空,还会分析可能的影响。比如有一次我关注的某只股票,集合竞价突然放量高开,我赶紧打开舆情宝,发现凌晨出了个业绩预增公告,AI解读是“重大利好,短期可能推动股价上行”,结合量能判断,心里就有数了。而且要是有紧急消息,希财网公众号还会推送提醒,不用自己一个个刷新闻,省了不少事。
除了看消息,它每天更新的舆情评分也挺实用。评分高说明最近消息面整体偏积极,评分低就要多留个心眼。我一般会结合这个评分和集合竞价的量价关系来做判断,比如评分高、放量高开,就更有把握一些;评分低、放量低开,那就要考虑是不是先规避风险。对了,这个舆情评分每天都有免费查看额度,新手可以先试试,不用花钱就能体验。
再说说新手最容易踩的坑:盲目追涨。很多人看到集合竞价涨停就激动,想着开盘能连板,结果9:25一到,涨停板的单子突然撤了,价格直线掉下来。其实9:15到9:20的涨停大多是“虚的”,要等9:20之后价格稳住了,成交量跟上了,再考虑要不要参与。还有一种情况,前一天涨停的股票,第二天集合竞价低开,这时候别慌,看看是不是因为大盘环境不好,或者只是正常的获利回吐,结合舆情宝里的“股价异动原因”分析,能更清楚背后的逻辑。
其实说到底,集合竞价就是市场情绪和资金动向的“晴雨表”,看懂它能帮你避开很多陷阱,但光靠眼睛看不够,还得有工具辅助处理信息。像我现在每天开盘前花10分钟,用希财舆情宝看看消息、舆情评分,再结合集合竞价的量价,心里就踏实多了。如果你也觉得处理消息太累,或者经常错过重要动态,可以试试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额度查看舆情解析和评分,就算是新手也能快速上手。对了,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还能收到紧急消息推送,开盘前的准备工作能省不少事。
最后想说,集合竞价的规则不难学,但要真正用好,得结合量能、消息、市场环境多方面看,更重要的是别贪心,别想着每次都抓住涨停,能避开坑、看清方向,长期下来就能跑赢很多人。如果你也想系统提升对开盘动态的判断,不妨从了解规则、用好工具开始,慢慢来,总会有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