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放量出货与放量洗盘如何区分?实操经验分享

资深孟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资深孟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刚入市那几年,我最怕遇到股票突然放量。有时候看着股价猛涨,以为要启动了赶紧追进去,结果第二天就跌;有时候放量下跌,吓得赶紧割肉,结果没几天又涨回去。后来才慢慢明白,放量背后可能是主力在出货,也可能是在洗盘,这两种情况的操作逻辑完全相反,看错了就容易吃大亏。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的经验,聊聊怎么区分放量出货和放量洗盘,都是实打实的心得,希望能帮到大家。

放量出货与放量洗盘如何区分?实操经验分享

先说说最基础的,什么是放量出货?简单说就是主力觉得股价到了目标位,开始大量卖出股票,这时候成交量会突然放大,通常伴随着股价冲高后回落,或者直接高开低走。我记得有次遇到一只股票,连续涨了一个月,某天突然放出比平时大3倍的量,股价冲到涨停板又打开,尾盘收了个带长上影的阳线。当时我还以为是正常震荡,结果第二天直接低开5个点,后面一路跌了20%,这就是典型的出货。出货时的放量,往往出现在股价已经有较大涨幅之后,主力通过放量制造交易活跃的假象,吸引散户接盘。

那放量洗盘呢?和出货正好相反,主力不是要卖,而是想把意志不坚定的散户洗出去,为后续拉升减轻压力。这种放量通常出现在上涨初期或者中途,股价可能会跌,但不会跌太多,而且跌下去之后很快能拉回来。比如去年有只股票,涨了20%后突然放量跌了5%,成交量是前一天的2倍,当时很多人恐慌割肉,结果第三天就涨回原位,后面又接着涨了30%。洗盘时的放量,更像是主力“故意吓人”,用短期的下跌和大成交量让散户以为要出货了,其实是在吸筹。

区分这两种情况,我总结了几个关键点,都是自己踩过坑才总结出来的。

第一个看股价位置。出货一般在高位,尤其是经过一轮大幅上涨后,主力获利空间大,才有出货的动力。洗盘则多在低位或者上涨中途,主力还没吃到足够的利润,不会轻易出货。比如一只股票从10块涨到30块,这时候放量就要警惕出货;如果从10块涨到15块就放量,洗盘的可能性更大。

第二个看分时图形态。出货时的分时图往往很“乱”,比如早盘冲高后慢慢回落,或者尾盘突然跳水,成交量集中在高位,而且经常出现大单砸盘。洗盘的分时图虽然也会跌,但下跌时成交量会慢慢缩小,尾盘可能还会有资金悄悄拉回来,不会让股价跌穿关键支撑位。我以前会盯着分时图一笔一笔看,现在觉得太耗时间,不如结合其他维度判断。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看消息面。很多时候放量不是无缘无故的,背后一定有消息驱动。但散户很难第一时间搞清楚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是真利好还是“老乡别走”式的假利好。这也是我以前最头疼的地方,明明看着是利好消息,股价却放量下跌,后来才知道可能是主力借利好出货;有时候利空消息出来放量跌,反而可能是洗盘。

直到今年用了希财舆情宝,这个问题才解决了不少。它的AI舆情功能会实时监控股票的消息,不管是新闻、公告还是研报,每条消息都会智能分析是利好还是利空,还会解读对公司的影响。比如上个月有只股票突然放量,我打开舆情宝一看,当天有个“公司签订大额合同”的公告,AI分析说合同金额占去年营收的30%,属于实质性利好,但股价却放量冲高回落,舆情报告里提到“近期股价已累计上涨40%,不排除主力借利好出货”。后来果然跌了,这一下就帮我避开了坑。现在每天我都会用它的免费额度看舆情评分和报告,里面有股价异动原因、消息分析,比自己瞎猜靠谱多了。

另外,洗盘和出货的后续走势也不一样。出货后股价往往会破位下跌,再也回不到原来的高点;洗盘结束后,股价会很快企稳回升,甚至涨得更猛。不过这都是事后看才清楚,当时怎么判断呢?我会结合舆情宝的技术面分析,报告里会提到支撑位和压力位,如果放量时没跌破关键支撑,洗盘的概率就大;要是跌破了,就得小心是出货。

其实区分放量出货和洗盘,没有绝对的标准,需要综合股价位置、成交量、分时图、消息面这些因素。我现在的习惯是,遇到放量先不慌,打开希财舆情宝看看当天的舆情报告,了解清楚消息影响,再结合股价位置判断。毕竟主力的手法一直在变,但消息不会骗人,AI分析能帮我快速抓住重点。

最后想说,炒股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以前靠经验,现在可以借助工具提高效率。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报告额度,大家可以去希财网公众号关注一下,或者直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体验,不用花钱就能用上这些功能,对咱们散户来说挺实用的。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