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股票这些年,我发现很多股民朋友对“缺口”这个词又熟悉又陌生。打开K线图,时不时会看到股价突然跳空,留下一段没有成交的价格空白区间,有人说“缺口必补”,有人说“突破缺口不补才好”,到底该怎么看?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实操经验,好好给大家拆解一下股票补缺口这回事,从类型到市场含义,再到实际分析时要注意什么,尽量讲得通俗明白。
先说说缺口是怎么来的。说白了,就是股价在短期内出现快速波动,导致某个价格区间没有成交。比如前一天收盘价是10元,第二天一开盘直接开到10.5元,并且当天最低价也没跌破10.5元,那10元到10.5元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向上的跳空缺口;反过来,如果第二天开盘价是9.5元,最高价没超过9.5元,那就会形成向下的跳空缺口。这种价格断层,在K线图上看起来特别显眼,也难怪大家会格外关注。
不过缺口跟缺口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说“补还是不补”。我总结了一下,常见的缺口大概分四种,每种的“脾气”都不一样。
第一种是普通缺口,最常见的一种。一般出现在股价横盘整理的时候,比如股价在8-10元之间来回波动,某天突然跳空高开一点点,形成个小缺口,但没过两三天就跌回来把缺口补上了。这种缺口没什么特别的意义,主要是因为短期买卖情绪不平衡,比如某几分钟买盘突然多了点,导致价格跳一下,很快又回归正常。遇到这种缺口,不用太紧张,该怎么操作还怎么操作。
第二种是突破缺口,这个就得重点看了。通常出现在股价长期盘整后,突然向上或向下跳空,而且成交量跟着放大。比如一只股票在10元上下盘了半年,某天突然跳空到11元,成交量是平时的两三倍,这很可能是趋势要变了——向上突破就是要开始涨,向下突破可能要跌。这种缺口的特点是“不轻易补”,如果真的是有效突破,短期内甚至中期都可能不回补,因为背后往往有基本面或者资金面的支撑,比如公司业绩超预期,或者有大资金进场。
第三种是持续性缺口,也叫测量缺口。一般出现在趋势中途,比如股价已经涨了一波,然后又跳空高开,继续涨。这种缺口像是给趋势“加了把火”,说明当前趋势还能延续。比如股价从10元涨到15元,中间在13元出现一个向上跳空缺口,那后面可能还能涨到17元甚至更高。它的作用有点像“里程碑”,告诉你现在趋势正猛,别轻易下车。
第四种是消耗性缺口,也叫竭尽缺口。这种缺口最容易让人踩坑。它出现在趋势末尾,表面看跟持续性缺口很像,也是跳空上涨或下跌,但实际上是“强弩之末”。比如股价已经涨了很久,从10元涨到25元,突然又跳空到26元,看起来很强,但这时候成交量可能开始萎缩,或者后续几天虽然价格还在涨,但力度越来越弱。这种缺口出现后,往往很快就会补掉,甚至补完缺口就开始反转。我以前就遇到过,看到跳空高开以为还能涨,结果没几天缺口补了,股价直接掉头向下,一套就是几个月。
讲完类型,大家肯定想问:为什么缺口会补?其实“缺口必补”这句话,更多是市场心理和技术面的反应。从技术面说,缺口代表着某段价格没有成交,后续股价回到这个区间时,容易遇到之前没成交的“套牢盘”或“获利盘”,比如向上缺口下方有很多没来得及买的人,等股价回调到这里,买盘会增加,推动股价补缺口。从心理层面说,股民对缺口有“执念”,看到缺口就觉得“不补不舒服”,这种集体心理会推动资金去“回补”。
但要注意,不是所有缺口都会补,也不是马上补。比如突破缺口,如果背后有强逻辑支撑,可能几年都不补;普通缺口可能几天就补。关键是要搞清楚缺口出现的原因——到底是情绪推动,还是基本面变化?这一点特别重要,我现在分析缺口的时候,都会结合消息面和舆情来判断。
说实话,以前我分析缺口时也踩过坑,光看K线形态,忽略了背后的消息。比如有一次看到一只股票跳空低开形成缺口,觉得是“破位”,赶紧卖了,结果没过两天股价又涨回去,缺口也没补。后来才知道,那天低开是因为大盘突然跳水,个股被带下来的,本身公司没什么问题,情绪平复后自然就反弹了。要是当时能及时看到公司的消息面,就不会卖在低点。
现在我养成了一个习惯,看到股价异动(包括出现缺口),第一时间会打开希财舆情宝看看它的舆情报告。里面有个“股价异动原因”板块,会把当天的利好利空消息、技术面分析、业绩表现都列出来,AI还会智能分析这些消息是真是假、影响有多大。比如缺口出现时,报告里会写清楚是因为大盘带动、行业政策,还是公司自身消息,避免自己瞎猜。而且每天它还会更新舆情评分,评分高说明当前消息面整体利好,评分低就要警惕利空。这些功能对分析缺口背后的逻辑特别有用,不用自己去全网搜消息,省了很多时间。
当然,分析缺口也不能只看舆情,还要结合成交量、趋势阶段、公司基本面等因素。比如消耗性缺口,往往伴随着成交量萎缩和MACD顶背离;突破缺口则需要后续几天股价不回补缺口来确认。多维度结合,才能提高判断的准确率。
最后想说,股票分析没有“一招鲜”,缺口只是众多指标中的一个。与其纠结“补不补”,不如建立一套自己的分析体系,把技术面、消息面、基本面结合起来。像我现在用希财舆情宝,每天花10分钟看看舆情报告和评分,就能对关注的股票消息面有个大致了解,遇到缺口也不会慌。对了,这个工具现在有免费体验,每天都有免费查看舆情报告和评分的额度,大家可以微信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试试,真的能省不少事。如果想深入分析财务和估值,也可以看看会员套餐,具体价格在小程序里都有,投入不高,但能帮你少踩很多坑。
总之,缺口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只看缺口不看本质。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大家更清楚地认识补缺口这回事,以后遇到缺口,能多一份淡定,少一份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