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读者留言,说手里的股票明明看着涨了,挂单半天却卖不出去,眼睁睁看着利润一点点回吐,甚至最后变成亏损。这种情况我刚入市那几年也遇到过好几次,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某只股票早盘冲高5个点,我赶紧挂了卖单,结果盯着盘口看了20多分钟,成交量稀稀拉拉,买单根本接不住我的卖单,等终于成交时,股价已经回落了3个点,白忙活一场。后来踩的坑多了,才慢慢摸透这里面的门道,今天就把这些年总结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你少走弯路。
先说最常见的原因——流动性不足。你可能不知道,有些股票看着每天都在交易,但实际流通盘很小,或者大部分筹码被机构攥在手里,每天真实的成交金额只有几千万甚至几百万。这种股票平时看着波动不大,一旦遇到突发利好冲高,想卖的时候就会发现,盘口上的买一买二挂单都只有几百手,你的卖单稍微大一点,就会直接把股价砸下来,要么卖不出,要么卖在比预期低很多的价格。我以前就吃过这种亏,选了一只冷门股,想着业绩还行,结果拿了半年好不容易涨了,想卖时才发现每天成交额就两三千万,最后分了三次才卖完,利润少了近两成。
还有个容易忽略的点是挂单时机和价格。很多人看到股价涨了就急着挂涨停价卖,觉得能卖在最高点,其实这是误区。A股是撮合交易,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如果股价没到涨停板,你挂涨停价卖,会按照当时的买一价成交,但如果买一价的买单量不够,剩下的部分就会挂在卖单队列里。我有次就是看到股价快速冲高,直接挂了比当时价格高2个点的卖单,结果当天最高只冲到那个价格的1个点,我的单子根本没成交,第二天低开直接被套。后来学乖了,要么挂实时买一价附近,要么根据分时图的成交量峰值来挂单,成功率高了不少。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提前避开那些容易“卖不出去”的股票。这几年我养成了个习惯,选股票前一定会先看它的流动性和舆情风险。说实话,以前全靠手动翻F10看换手率、成交额,费时又容易漏掉关键信息。直到今年希财舆情宝上线,我才发现选股票原来能这么省心。它的榜单选股功能里,有个“交易活跃度”指标,会结合最近30天的日均成交额、换手率来排序,我现在选股票都会先从这里面挑,至少能避开那些每天成交额低于1亿的标的,流动性有基本保障。
而且它的舆情监控功能也帮了我不少忙。有次我持仓的一只股票突然早盘冲高,我正想挂单,手机上希财网公众号就推送了提醒,说这只股票的舆情评分突然从80分掉到了65分,AI解读里提到“短期资金炒作痕迹明显,缺乏持续利好支撑,需警惕冲高回落风险”。当时我赶紧撤了高价卖单,挂了实时价,果然半小时后股价就开始跳水,最后虽然没卖在最高点,但至少保住了大部分利润。现在每天早上我都会打开希财舆情宝小程序,看看持仓股的舆情报告,里面有股价异动原因和技术面分析,心里有数了才敢操作。
如果你也遇到过股票涨了卖不出去的情况,或者担心以后踩类似的坑,真心建议试试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评分和榜单选股额度,不用花一分钱就能体验基础功能。要是觉得好用,想解锁财务评分、AI估值这些进阶功能,再考虑开通会员也不迟,具体的会员套餐和价格可以去小程序里看,反正我用下来,每月的会员费对比它帮我避开的损失,这点投入真不算什么。对了,记得关注希财网公众号,重要消息推送能及时收到,别错过了最佳操作时机。
其实说到底,股票交易里“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而“卖得出去”是前提。与其等涨了卖不掉干着急,不如提前做好功课,选对股票、看准时机,这样才能让利润落袋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