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带新手朋友做股票复盘,总会被问到一个问题:早上9点15分到9点25分的集合竞价,到底能不能成交?今天就掏心窝子聊聊这个事儿,结合我这些年盯盘的经验,把规则和实操要点都讲清楚,看完你就知道怎么在集合竞价里更从容。
先说结论:能成交,但不是你挂了单子就一定能成,得看价格、时机和市场情况。咱们先搞懂集合竞价到底是啥。A股早盘集合竞价分两段:9:15到9:20,这5分钟可以挂单也能撤单;9:20到9:25,这5分钟只能挂单不能撤单,最后1分钟(9:24:57左右)系统会集中撮合,敲定当天的开盘价。成交的核心规则就两条:价格优先、时间优先,最终所有有效申报会按照“能促成最大成交量”的价格撮合成交,这个价格就是开盘价。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去年有只票前一天晚上出了业绩预增公告,我想着第二天集合竞价介入。9:16挂了个比前收盘价高3%的单子,结果9:18看到有大资金撤单,股价预期的高开幅度从5%掉到2%,我赶紧跟着撤了单——这就是9:15-9:20的好处,发现不对劲能及时调整。后来9:22,我看抛压稳定了,重新挂了个接近预期开盘价的单子,最后成功成交。所以说,前5分钟是“试盘期”,后5分钟才是“真刀真枪”,想成交的话,9:20之后下单会更稳妥,避免被虚假申报误导。
不过成交也不是光靠时间,价格得在“有效申报范围”内。比如主板股票涨跌幅10%,你挂个涨停价买,要是当天集合竞价没到涨停,系统会按实际开盘价给你成交;但如果挂的价格超出涨跌幅限制,直接就是废单。我见过新手朋友激动之下挂了个超出限制的价格,结果9:30开盘发现单子没成交,白白错过机会,这就是没搞懂价格规则。
还有个常见误区:以为“挂涨停价就能买,挂跌停价就能卖”。其实不是,集合竞价最终只按“开盘价”成交。比如某只股票前收盘价10元,集合竞价时最高有10.5元的买单,最低有9.5元的卖单,但系统算出能促成最大成交量的价格是10.2元,那所有在9.5-10.5元之间申报的单子,最终都按10.2元成交。所以挂涨停价买,可能最后是以低于涨停的开盘价成交,挂跌停价卖也是同理——关键看开盘价能不能撮合成你的单子。
另外,想提高集合竞价成交概率,得学会“看消息”。我现在每天早上8点半必做的事,就是打开希财舆情宝看自选股的舆情报告。里面有隔夜的利好利空消息汇总,还有AI分析的开盘异动原因。比如前阵子有只股票凌晨发了战略合作公告,舆情宝的AI解读直接标了“重大利好”,还预估了可能的高开幅度。我根据这个判断,在9:20后挂了个比预期开盘价略高的单子,最后顺利成交,开盘后股价也确实有冲高。要是没有消息面辅助,光凭感觉挂单,很容易要么挂高了成本,要么挂低了买不进。
不过集合竞价也有风险,比如“高开低走”或“低开高走”。去年有次我没看舆情报告,看到某只股票集合竞价高开5%就追了进去,结果开盘后10分钟就跌回原价——后来才知道,那是隔夜的利好消息已经提前兑现,舆情宝的舆情评分前一天就显示“利好出尽”,只是我没注意。所以现在我不光看消息,还会结合舆情宝的舆情评分,评分持续走高的股票,集合竞价参与的底气才更足。
对消息面和情绪把握不准的朋友,其实可以试试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有免费的舆情报告查看额度,能看到个股的隔夜消息、开盘异动原因和舆情评分,不用自己去翻各种新闻公告,新手也能快速上手。要是想深入分析财务健康度或机构观点,里面还有财务AI评分和研报评级,不过这些得会员才能看,具体价格可以去小程序里的会员页了解,反正免费额度先用着,觉得有用再考虑进阶功能。
最后总结下:集合竞价能成交,但要懂规则——9:20后下单、价格在有效范围、匹配开盘价;还要会看消息和情绪,别盲目追高杀跌。新手朋友可以从基础规则学起,结合工具辅助判断,慢慢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