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私信问,股市里常说的有三必有五到底是什么意思。作为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十多年的老股民,我得说这个说法确实流传挺广,但真想靠它赚钱,恐怕得先弄清楚背后的逻辑和风险。
所谓有三必有五,其实是民间总结的一种短期走势规律。大概意思是说如果一只股票连续上涨三天,尤其是出现三个涨停板,那么后面很可能还会有第五天的上涨行情,甚至出现五连涨。刚入市那几年我确实信过这个,看到三连涨就忍不住追进去,结果十次里有七八次是被套在高位。后来才明白,这种纯靠K线走势总结的口诀,忽略了太多影响股价的关键因素。
记得2023年有只消费股连续三天放量上涨,当时论坛里全是有三必有五的讨论。我跟着买了点,结果第四天早上公司突然发了个业绩预告,说季度利润同比下滑不少。股价直接低开五个点,根本没给离场机会。那时候信息渠道少,等看到公告时已经来不及了。现在想想,如果当时能及时知道公司的业绩变化,肯定不会那么冲动。
后来我慢慢发现,有三必有五能流传,主要是因为短期市场情绪容易形成惯性。连续上涨会吸引跟风资金,尤其是游资推动的题材股,确实可能在短期内延续趋势。但问题在于,这种情绪推动的行情很容易被突发消息打断。可能是行业政策变化,可能是公司突发利空,甚至国际局势波动都会影响资金流向。散户很难及时捕捉这些信息,等反应过来时往往已经晚了。
这两年我开始用工具辅助分析,不再单凭口诀做决策。每天开盘前我都会花十分钟看一下自选股的舆情动态,看看有没有突发消息或者政策变化。就拿上个月来说,有只科技股连续涨了三天,按老规矩该期待第五天了。但我在舆情工具上看到,它的舆情评分其实在第三天下午就开始下降,主要是有篇行业研报提到该领域技术迭代可能放缓。果然第四天股价冲高回落,避免了一次追高。
其实股价涨跌从来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除了短期情绪,公司的财务健康度、机构持仓变化、行业风口逻辑都很重要。比如有些公司连续上涨三天,但财务AI评分很低,说明营收和利润根本支撑不了股价,这种涨势就很难持续。还有些时候,看似三连涨的股票,机构研报评级已经下调,聪明资金早就开始撤离了。
现在我分析股票会分三步走。先看舆情动态,确认有没有潜在的利好利空消息;再看财务评分和估值,判断公司值不值得长期持有;最后参考机构研报的观点,看看专业人士怎么评价。这套流程下来,虽然不敢说百分百准确,但至少比单纯记口诀靠谱多了。
对了,最近发现一个好用的工具叫希财舆情宝,里面的舆情监控功能挺实用。自选股的新闻公告研报都会实时更新,紧急消息还会通过公众号推送,不用自己天天刷财经新闻。它还有个财务AI评分,能直接看出公司财务健康度,像我这种不太擅长看财报的人也能快速上手。新用户每天都有免费查看额度,想试试的可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获取入口。
说到底,股市里没有绝对的规律,有三必有五更像是一种概率游戏。真正能帮你赚钱的,是对信息的及时掌握和对公司基本面的深入分析。与其依赖口诀赌运气,不如花点时间用对工具,把决策建立在数据和逻辑上。现在点击文末入口就能免费体验舆情宝,每天看看舆情评分和财务数据,慢慢就能养成理性分析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