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市那几年我特别痴迷技术指标,KDJ更是每天必看的指标。那时候觉得只要学会金叉死叉就能稳赚,结果连续踩了好几次坑。后来才明白,单一指标就像单腿走路,想在A股走稳还得懂搭配。今天就把我这些年用KDJ的经验拆解开,从基础到避坑全讲透。
KDJ指标其实是由三条曲线组成的,分别是K线D线和J线。软件默认参数一般是933,也就是9天周期3天平滑3天再次平滑。数值范围在0到100之间波动,50是中间值。很多新手刚接触时会盯着这三条线的交叉点,觉得金叉就是买入信号死叉就是卖出信号,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
记得有次看到一只股票出现标准金叉,K线从下往上穿过D线,当时觉得机会来了赶紧入手。结果第二天公司突然发了个业绩预告,数据比预期差不少,股价直接低开。那时候我根本没看消息面,光盯着KDJ信号操作,最后被套了快一个月。后来才明白,KDJ反映的是价格波动的强弱,本身是滞后指标,价格先动指标才会跟着动。如果只看指标忽略背后的消息,很容易踩空。
除了金叉死叉,KDJ的超买超卖区域也是常用的参考。一般来说数值超过80算超买,可能面临回调;低于20算超卖,可能有反弹机会。但实际操作中会发现,强势行情里超买区域可能持续很久,这时候死叉反而可能是洗盘;弱势行情里超卖后还能更超卖,金叉可能是诱多。我见过不少人在超买区一看到死叉就卖,结果卖在主升浪启动前;也有人在超卖区看到金叉就买,结果套在阴跌途中。
后来我慢慢总结出一些经验,用KDJ时得结合趋势来看。如果股价处于明显的上升趋势,均线多头排列,这时候出现金叉或者超卖反弹,成功率会高很多;如果是下降趋势,均线空头排列,金叉可能只是短期反弹,死叉信号反而更可靠。但怎么判断趋势会不会突然变化呢?这就需要关注影响股价的消息了,比如公司公告、行业政策、业绩变化这些。
以前我看消息全靠刷财经新闻,每天要打开好几个软件,研报公告新闻混在一起,根本分不清哪些重要哪些次要。有时候看到消息时已经过了大半天,股价都反应完了。直到今年用了希财舆情宝,这个问题才解决。它的AI舆情功能能实时监控自选股的全网消息,新闻公告研报突发消息都能抓到,还会用AI分析每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每天早上我都会看它更新的舆情评分和报告,里面不光有消息汇总,还有技术面分析,正好能和我自己看的KDJ指标互相印证。比如有次看到KDJ出现金叉,但舆情报告里提到公司刚发了个利空公告,虽然技术面有反弹信号,但消息面不支持,我就放弃了买入,后来股价果然没起来。
现在我用KDJ的步骤比以前完善多了。先看趋势,再看KDJ的位置和交叉情况,最后一定要打开希财舆情宝看看相关消息和舆情评分。它的免费体验额度每天都会刷新,足够我查看关键的消息和报告,不用花太多钱就能补充消息面分析。有时候我也会在希财网公众号上看它推送的紧急消息提醒,避免错过重要公告。
很多人觉得技术指标没用,其实不是指标没用,是用的方法不对。KDJ本身是个不错的辅助工具,但得知道它的局限性。它反映的是市场情绪的短期变化,不能脱离公司基本面和消息面单独使用。就像开车时仪表盘重要,但光看仪表盘不看路况肯定不行。
如果你也经常用KDJ指标,不妨试试结合消息面分析。现在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就能免费体验,每天都有免费额度查看舆情报告和评分,花几分钟补充下消息面,可能就能避开不少坑。觉得好用的话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会不定期分享指标用法和工具使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