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大宗交易为什么能折价

小伍顾问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小伍顾问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有朋友问我大宗交易为什么经常出现折价。刚开始接触股票的时候我也有这个疑问,明明二级市场有实时价格,为什么大宗交易要少卖那么多钱。后来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多年,接触过不少机构交易员,也自己研究过大量交易案例,慢慢才把这里面的门道理清楚。今天就用我这些年的经验,跟大家聊聊大宗交易折价的底层逻辑。

大宗交易为什么能折价

首先得明白大宗交易到底是什么。它跟我们平时在软件上买几百股几千股不一样,通常是单笔交易金额或者股数达到一定标准的大额交易,比如A股市场里单只股票单笔买卖申报数量在30万股以上,或者交易金额在200万元以上,就会走大宗交易系统。这种交易不是在连续竞价的二级市场里成交,而是买卖双方私下协商好价格和数量,通过交易所的大宗交易平台确认成交。这就决定了它的价格形成机制跟普通交易不一样。

最直接的原因是交易规模太大,买方得有“议价空间”。你想啊,如果一个机构要一次性买几千万甚至几亿的股票,要是直接在二级市场买,很可能把股价推得很高,买得越多成本越高。但大宗交易是跟卖方直接谈,卖方手里有大量股票要出手,买方一次性接盘,相当于“批发”,价格自然得比“零售价”便宜点。就像我们平时买东西,批发100件和买1件,单价肯定不一样。这种情况下,折价其实是双方博弈的结果,卖方想尽快卖掉,买方想降低成本,最后折个价成交,对双方都划算。

然后是流动性的问题,得给买方“补偿”。大宗交易的股票不是买了就能马上在二级市场卖的。根据规定,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的股票,受让方在6个月内不能转让。也就是说,买方买了之后,至少半年内这笔钱和股票都动不了,相当于被“锁定”了。这期间市场可能涨也可能跌,万一跌了,买方就得承担风险。所以买方肯定会要求折价,这部分折价可以看作是对流动性缺失的补偿,锁定时间越长,市场不确定性越高,折价幅度可能就越大。

还有一种情况是卖方“着急卖”,不得不“让步”。比如有些机构因为产品到期要清仓,或者遇到资金紧张需要快速回笼资金,这时候手里的股票就成了“急售品”。二级市场慢慢卖可能来不及,或者卖多了会砸盘,反而卖不出好价钱。这时候通过大宗交易找个买家一次性卖掉,虽然价格低了点,但能快速成交,避免夜长梦多。我见过不少类似案例,卖方越是着急,折价幅度往往越大,毕竟“现金为王”的时候,少赚点总比卖不掉强。

市场预期的分歧也会导致折价。有时候买卖双方对股票的估值不一样,卖方觉得现在价格差不多了,买方却认为未来可能会跌,这时候买方就会要求折价。比如一只股票最近涨了不少,卖方想趁着高位减持,买方担心追高被套,就会说你得便宜点我才买,不然我宁愿等二级市场回调再买。这种情况下,折价其实反映了双方对短期走势的不同判断,买方用折价来对冲自己认为的下行风险。

另外,大宗交易的价格形成时间也有影响。它的成交价格虽然要在当天收盘价的一定范围内波动,但具体多少是双方协商的。比如当天二级市场收盘价是10元,大宗交易可能在9.5元成交,这0.5元的折价,可能是因为双方早上就谈好了价格,结果下午股价涨了,但交易价格已经定死了;也可能是卖方担心晚上出利空消息,想赶在收盘前把交易做完,主动让利促成的。

说了这么多原因,大家可能会问,普通投资者怎么看大宗交易折价呢?其实单纯看折价幅度没意义,关键是背后的“动机”。比如同样是5%的折价,可能是正常的批发让利,也可能是机构不看好股票偷偷出货,还可能是大股东急需用钱的被动减持。这些信息散户很难第一时间摸清楚,我以前就吃过这方面的亏,看到某只股票大宗交易折价10%,以为捡到便宜冲进去,结果后面连续跌了半个月,后来才知道是大股东因为债务问题被迫减持,当时根本没看懂背后的风险。

现在我看大宗交易的时候,会结合更多维度的信息。比如最近有没有公司公告,机构研报是什么观点,市场情绪怎么样。这些信息要是一个个去查,得花好几个小时,还容易漏掉关键内容。后来用了希财舆情宝,省了不少事。它的AI舆情功能会实时监控全网的新闻、公告、研报,甚至分析师的观点,然后用AI分析每一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对股票可能有什么影响。每天还会更新舆情评分和舆情报告,报告里会把股价异动原因、利好利空消息、技术面分析这些动态都汇总好。像大宗交易这种消息,它会直接在舆情报告里标出来,结合技术面和业绩表现一起分析,不用我自己到处找资料拼凑。

而且它的免费体验模式很适合普通投资者。每个用户每天都会刷新免费查看额度,像舆情、报告、评分这些核心功能都能看,不用一开始就花钱。如果觉得不够用,再考虑买会员,投入成本其实很低。我现在每天早上都会打开舆情宝看看市场动态,大宗交易的折价消息配上它的解读,心里就有数多了。

其实不管是大宗交易还是其他市场现象,普通投资者最大的痛点就是信息不对称。别人知道的你不知道,别人看懂的你没看懂,自然容易踩坑。与其自己瞎猜,不如找个靠谱的工具辅助。大家要是也想及时了解大宗交易背后的消息和影响,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免费查看额度足够日常分析用了,试试总没坏处。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