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很多朋友问我深股通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和平时说的北向资金有关联。作为在股市摸爬滚打十多年的老股民,我发现很多人对这个概念一知半解,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讲清楚,顺便分享点我自己跟踪深股通动态的实用经验。
深股通其实是内地与香港股市互联互通机制的一部分。简单说就是香港地区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个渠道买卖深交所上市的股票,反过来内地投资者也能通过港股通买港股,这就是常说的互联互通。深股通属于北向资金的范畴,北向资金指的就是通过沪股通和深股通流入A股的香港及国际资金,很多人把北向资金看作“聪明钱”,因为它们的流向往往反映了专业机构对市场的判断。
那哪些股票能进入深股通标的呢?不是所有深交所的股票都能被买。一般要求是市值达标、流动性好,比如过去6个月的平均月末市值不低于60亿元,还要满足一定的换手率条件。而且标的会定期调整,不符合条件的会被调出,新达标的会被纳入。这个名单调整的时候,往往会引起相关股票短期的资金波动,这点需要特别注意。
交易规则方面,深股通的交易时间和A股基本一致,但会比内地早一点开盘,晚一点收盘,具体时间可以查交易所的官方安排。另外,买卖的时候要用港币报价,系统会自动换算成人民币结算,汇率风险由投资者自己承担。还有额度控制,虽然现在额度基本够用,但极端情况下如果单日额度用完,当天就不能再买了,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
很多朋友最关心的是,深股通对A股有什么影响。我观察下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资金面影响,北向资金大额流入的时候,往往会带动相关板块甚至整个市场情绪回暖,尤其是它们重仓的消费、科技类股票。另一方面是情绪面影响,北向资金持续流入会给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反之则可能引发担忧。但要注意,北向资金也不是每次都对,有时候短期进出频繁,不能完全跟着追涨杀跌。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普通投资者怎么跟踪深股通的动态呢?我刚开始炒股的时候,每天要去好几个网站查数据,新闻、研报、资金流向要一个个看,经常错过关键信息。后来用了些工具才发现,高效跟踪的核心是抓住“实时”和“解读”两个点。
我现在每天早上都会先看北向资金的流入流出情况,重点是哪些板块被增持或减持。但光看数据没用,得知道背后的逻辑。比如前阵子北向资金突然增持某个行业,是因为行业政策利好,还是业绩超预期?这时候就需要快速找到对应的消息和分析。我自己用希财舆情宝的“风口解读”功能比较多,它会针对行业事件、政策变化这些进行解读,分析哪些板块可能受益,逻辑是什么,还会列出可能受影响的个股类型,省了我到处查资料的时间。
另外,深股通标的调整的时候,新纳入的股票往往会吸引北向资金配置,这时候舆情变化很重要。比如某只股票刚被纳入深股通,会不会有资金提前布局?有没有突发利空消息影响?我会用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监控,它能实时抓取全网的新闻、公告、研报,AI自动分析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还会生成舆情评分和报告。每天早上打开小程序,就能看到最新的舆情动态,哪些消息需要重点关注,一目了然。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跟踪深股通不是为了跟着买卖,而是把它当作一个参考指标,结合个股的基本面和技术面综合判断。比如北向资金增持某只股票,但如果这家公司最近财务数据变差,或者舆情评分下降,这时候就要警惕是不是资金短期炒作。这时候可以看看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它有个财务AI评分,能直观反映公司的财务健康度,还有AI估值判断股票高估还是低估,对价值投资者来说挺实用的。
其实跟踪深股通不用花太多时间,关键是找对方法。我现在每天花10分钟用舆情宝看看北向资金动态、风口解读和舆情报告,就能大致把握市场情绪和资金方向。普通投资者如果想试试,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就能免费体验,每天都会刷新免费查看额度,足够日常跟踪使用了。要是觉得好用,再考虑要不要开通会员,投入成本不高,比自己盲目操作亏的钱划算多了。
最后提醒一句,深股通只是市场众多指标中的一个,不能作为唯一的投资依据。投资还是要建立自己的逻辑体系,工具只是帮我们提高效率、减少信息差。对深股通还有疑问的朋友,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里面有更详细的解读,也能直接找到舆情宝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