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同比和环比怎么计算的?投资中区分两个指标的关键在这里

资深小周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资深小周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和几个股友聊天,发现不少人看公司财报时总把同比和环比搞混——我去年就踩过这坑。当时看一家消费公司3月营收环比涨了20%,以为基本面反转赶紧买入,结果后来才发现同比跌了15%——原来去年3月是疫情后报复性消费的高峰,今年的“增长”根本是基数太低的假象,套了我整整两个月。

同比和环比怎么计算的?投资中区分两个指标的关键在这里

其实搞懂同比和环比一点都不难,核心就在于“对比的时间周期”。同比是和去年同一时期比,比如2025年7月的销售额,同比就是和2024年7月比,计算方式很直接:(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100%。环比则是和上一个相邻周期比,比如7月环比就是和6月比,公式是(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

我平时看数据,一定会把两个指标绑在一起用。比如看科技公司的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0%说明长期竞争力没掉,环比增长10%说明近期业务推进稳;但如果是餐饮行业,12月营收环比涨50%(圣诞节旺季),但同比只涨5%,这时候就得清醒——环比增长是季节性因素,不是基本面真的变好了。

还有个容易忽略的“基数陷阱”要提醒大家:比如小公司去年一季度营收100万,今年涨到200万,同比翻番看着吓人,但其实基数太低,不如大公司去年10亿营收同比涨5%(5000万增量)有价值。我之前就因为盯着小公司的“高同比”买过,结果业绩一变脸就亏了。

现在我很少自己瞎算数据了,因为每天要盯10多只自选股,光翻财报、找研报就得花两三个小时——直到上个月用了希财舆情宝,它的舆情报告里直接把业绩的同比环比数据、股价异动原因、机构观点汇总好了,不用我自己扒;更省心的是AI能解读这些数据背后的影响,比如某公司环比增长但同比下降,AI会告诉我是临时订单还是行业周期问题,我只用看结论就行,每天花1块钱,比自己熬夜找数据划算多了。

选股票时,我会优先看“同比连续三个季度增长”的公司,说明业务在持续改善;再看环比,如果环比也涨,说明近期运营效率在提升。比如去年选的一家制造业公司,连续四个季度同比涨20%以上,环比每个季度涨5%,后来股价果然稳步涨了半年——当然,这也得结合行业,比如制造业在复苏周期时,双增的公司更值得关注。

其实同比和环比本身不难,难的是每天花时间找数据、分析逻辑。如果嫌麻烦,可以试试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免费刷新额度够看几只自选股的舆情评分和报告;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有紧急消息会直接推提醒,不用老盯着盘面。毕竟投资里,省下来的时间比什么都值钱。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AI炒股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