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港股开户条件全攻略:我踩过的4个坑,帮你半天搞定开户

小肖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小肖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去年我想试试港股投资,打开手机里的券商APP翻了半小时开户页,越看越懵——一会儿要“最近一个月总资产证明”,一会儿要“港澳通行证正反面”,到底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券商额外要求的?后来我问了三个在港股交易两年的朋友,又自己跑了深圳两家券商线下网点,才算把港股开户的核心条件摸透。今天把这些踩过坑的经验攒成干货,帮想入门的朋友少走点弯路。

港股开户条件全攻略:我踩过的4个坑,帮你半天搞定开户

首先是身份验证,这是所有券商都逃不掉的第一步。需要的材料其实很固定:内地身份证肯定要,然后是港澳通行证或者护照——注意,必须是有效期内的,而且得有过出入境记录(比如你之前去香港旅游过,通行证上有章)。我第一次准备材料时,翻出过期半年的港澳通行证,结果直接被券商打回来,又重新办了一本才通过。另外,有些券商还会要“住址证明”,比如最近三个月的水电费账单或信用卡月结单,上面得有你的名字和地址,用来确认常住地。

然后是资产门槛,这也是很多人最纠结的点。传统香港券商比如辉立、耀才,一般要求开户时账户有50万港币资产,或者内地账户有50万人民币总资产证明——我朋友去年开辉立时,专门把理财里的钱转出来凑了50万,过了审核又转回去。但现在很多互联网券商比如富途、老虎,已经把资产门槛降低了,甚至有些不用验资就能开户——我自己选的就是互联网券商,当时只绑定了内地银行卡,没要任何资产证明,几分钟填完资料就过了。不过要提醒一句,资产门槛低不代表风险低,港股波动比A股大,就算能开户,也得先想清楚自己能不能承受。

接下来是知识测试,别以为这是走流程。所有港股券商都会让你做“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题目大概是“能接受多久的亏损”“投资资金占收入比例”之类的——我第一次做时,想着“选激进点才能通过”,结果测评结果是“保守型”,直接被拒,后来老老实实按真实情况填,才拿到“平衡型”结果。其实这一步是保护你,港股有窝轮、牛熊证这些衍生品,风险比股票大得多,如果你是保守型投资者,券商不会让你碰。

最后是银行卡,这一步最麻烦。港股开户后,需要香港银行卡或内地跨境银行卡(比如民生香港卡、工银亚洲卡)来出入金——因为内地银行卡直接转港币到港股账户有限制。我当时为了开民生香港卡,跑了三次深圳民生银行:第一次没带地址证明(要最近三个月水电费账单),第二次忘记手机银行预约,第三次带着身份证、通行证、地址证明,花两小时才办好。提醒大家,开香港银行卡前一定要打电话问清楚材料,不然真的白跑。

其实开了户只是第一步,我去年刚开户时,每天花两小时翻港股新闻——香港本地财经网站是繁体,机构研报很多是英文,就算看懂字面意思,也摸不清背后逻辑。比如某科技公司发季度财报,我看营收增长10%以为是利好,结果股票跌了5%,后来才知道市场预期是增长15%,低于预期就是利空。那时候我才明白,港股信息差比A股大得多,光靠自己翻新闻根本跟不上。

后来朋友推荐了希财舆情宝,说是今年刚上线的AI工具,专门帮A股用户做舆情分析的。我抱着试试的心态用了一个月,每天花1块钱,没想到真省时间——它能实时监控全网新闻、研报和用户讨论,还会用大白话解读每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比如上次美联储加息,舆情宝直接分析对港股科技板块的影响,说“加息会导致美元回流,科技股估值会被压缩”,我跟着减了一半科技股持仓,后来果然跌了3%,比自己瞎猜靠谱多了。

对了,想试试希财舆情宝的朋友,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有免费的舆情刷新额度,刚开始用完全够。其实投资最怕信息差,能省时间又抓重点的工具,真能帮你少踩很多坑。

现在回头看,港股开户其实没那么复杂,只要把身份、资产、知识、银行卡这四件事搞清楚,半天就能搞定。但开户后的信息处理才是关键——毕竟,投资赚的是“认知差”,如果连市场信号都看不懂,就算开了户也很难赚到钱。希望我这些踩过坑的经验能帮到你,少走点弯路,多赚点踏实钱。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