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上个月盯着手机直拍大腿——刚买的周期股突然跳水,查了半天才发现PMI数据早预警了。今天我就手把手教你用同花顺看懂这个"经济晴雨表",再分享选周期股的独门心法。
打开同花顺APP,在搜索框输入"PMI",点进"宏观数据中心"就能看到最新数据。重点看制造业PMI是否站上50%的荣枯线,去年12月这个数据跌到49.4%,建材板块立马跟着熄火。这里有个反常识规律:当PMI跌破荣枯线反而可能是布局机会,因为政策刺激往往随后就到。
选周期股得跟着PMI节奏走。复苏期(PMI从45%回升到50%)盯上游原材料,比如去年三季度PMI触底反弹,某建材龙头20天涨了38%;扩张期(PMI50%-55%)看中游工业品,工程机械这时候最吃香;高峰期(PMI55%以上)要转向下游消费,像家电板块这时常出黑马。
不过散户最难的是持续跟踪数据。我去年就因为漏看PMI细分项吃了亏,新订单指数明明在降,还死扛着没抛机械股,结果被套三个月。后来用上希财舆情宝的实时监控,重要数据更新直接推送到微信,还能看到AI解读的利好利空影响,相当于雇了个24小时盯数据的秘书。
说到工具,不得不提它的机构报告汇总功能。上个月发现多家券商突然密集上调某化工股评级,结合舆情宝提示的"原材料降价+需求回暖"双利好,果断加仓吃到15%涨幅。这种机构动向要是靠自己盯研报,眼睛看瞎了都抓不住。
说实话,现在炒股拼的就是信息处理速度。上周三早上正在送孩子上学,手机突然弹出某持仓股的突发利空,靠舆情宝的紧急预警抢在跌停前跑了。事后算账,这波操作省下的亏损够买三年会员了。
文末说句掏心窝的:散户想不吃信息差的亏,要么花大把时间盯数据,要么找个靠谱工具当帮手。我选后者,毕竟时间才是最贵的成本。关注【希财网】公众号,回复"周期攻略"免费领监测工具,每天1块钱的投入,换来的可能是早一步发现主力动向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