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贷款

个人大数据花了怎么办?手把手教你修复

资深小苏经理            来源:希财网
资深小苏经理 贷款顾问
细心周到 贴心服务
咨询TA

最近后台总有用户问我:老师,我的大数据花了,现在贷款都批不下来,该怎么办?其实大数据花了这个说法,很多人只听过,但具体是什么意思、怎么解决,心里没底。今天我就结合平时的经验,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个人大数据花了怎么办?手把手教你修复

先得说清楚,这里的大数据不是指手机里的APP数据,而是贷款机构用来评估你信用的综合信息库,包括你的借贷记录、还款情况、查询次数、个人信息匹配度等等。如果这些信息里出现异常,比如半年内你在10多家平台申请过贷款,或者有几次忘记还款的逾期记录,又或者同时在5个以上平台有借款没还完,这些都会让大数据变花。说实话,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挺替用户着急的,因为大数据一旦出问题,后续想借钱确实会难不少。

想解决问题,第一步肯定是对症下药,你得知道自己的大数据到底哪里花了。很多人只知道被拒,却不知道具体原因。这时候,你可以先去央行征信中心官网,花1-2天申请一份个人征信报告,看看有没有银行贷款、信用卡的逾期记录——虽然征信和大数据不完全一样,但征信是基础,征信有问题,大数据基本也好不了。然后,再找正规的大数据查询平台(注意,一定要选有资质、口碑好的,别随便点网上的链接,小心信息泄露),查一下自己的网贷大数据,里面会详细显示你的查询记录、逾期记录、借贷平台数量、欠款金额这些。拿到报告后,仔细看每一项,标记出红色预警的地方,比如近3个月贷款审批查询12次存在2笔逾期未结清,这些就是你要解决的重点。

查到问题后,就得一个个处理了。先说最常见的查询次数过多,很多人看到广告就点测额度,其实每次点进去,平台都会查一次你的大数据,次数多了就像在信用记录上乱涂乱画,贷款机构会觉得你很缺钱,风险高。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停手——接下来6个月,不管是网贷、信用卡还是小额贷款,一律别申请,让大数据冷静一下。这期间哪怕急用钱,也尽量找亲友周转,别再增加查询记录。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你点的每一个测额度按钮,都可能在你的大数据里留下痕迹,所以停下来是第一步。

如果是有逾期记录,那必须先把欠款还上,这是最基本的。我见过有人觉得逾期几天没事,结果逾期记录被记在大数据里,后续贷款直接被拒。还完款后,别以为就完了,要保留好还款凭证,万一后续申请贷款时机构质疑,你可以拿出来证明欠款已结清。另外,逾期记录一般会在大数据里保留1-3年,所以还完后得耐心等它自动消除,急不来,这个过程得有耐心。

还有一种情况是多头借贷,就是同时在多个平台借钱。比如你在A平台借了5万,B平台借了3万,C平台借了2万,加起来10万,每个月要还的利息和本金压得喘不过气,还容易逾期。这种时候,我的建议是优化负债:先把那些利息高、额度小的网贷结清(比如日息万五以上的),优先还小额的,减轻还款压力;如果手里有信用卡,额度够用的话,可以用信用卡分期代替网贷,毕竟信用卡的利息通常比网贷低,而且正常还款还能养征信,一举两得。

信息不一致的问题也得注意。比如你之前申请贷款时填的工作单位是A公司,后来换工作了,申请另一个平台时填了B公司,但没及时更新,平台可能会觉得你信息造假,大数据就会记上一笔。这种情况,你需要联系之前申请过的平台,把个人信息(工作单位、联系方式、住址等)更新一致,避免后续被误认为信息异常。

解决完这些问题,接下来就是养大数据了。怎么养?最关键的是保持稳定。比如你有信用卡,每个月按时还款,别逾期,消费金额控制在额度的50%以内,这样银行会觉得你信用好,大数据也会跟着变好;如果没有信用卡,也可以用正规的消费分期平台(比如京东白条、支付宝花呗,记得选上征信的那种),每个月小额消费,按时还款,慢慢积累良好记录。另外,别随便给别人做担保,担保也是有风险的,一旦对方逾期,你的大数据也会受影响,这点一定要记住。

这里必须提醒一句,千万别信网上那些花钱洗白大数据的广告,全是坑!我见过有用户被骗了几千块,结果大数据一点没变好,反而泄露了个人信息。记住,大数据是根据你的实际行为记录的,只有通过正规途径、靠时间和良好的习惯慢慢修复,没有别的办法。

其实大数据花了并不可怕,只要你找到问题所在,一步步解决,耐心养上几个月,大部分人的大数据都能恢复正常。最怕的是明明知道自己的大数据有问题,却不管不顾,继续乱申请,结果越陷越深。所以,现在就去查查自己的大数据吧,早发现早处理,才是最实在的办法。

广告
?x

该页面不兼容电脑版本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