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留言,问资产负债率太高怎么降。其实不管是开公司的老板,还是普通上班族,资产负债率都是财务健康的晴雨表,太高了确实让人心里发慌。今天我就结合自己这些年的经验,聊聊实实在在能落地的方法,都是我见过有效的路子,大家可以参考着来。
先得说清楚,资产负债率不是越低越好,太低说明资金没充分利用,太高才危险。一般来说,企业在40%-60%比较合理,个人的话最好别超过50%。超过这个范围,不管是贷款还是日常周转,都容易出问题。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盘子变大——增加总资产。怎么增加?对企业来说,最直接的是引入新的投资者,比如股东增资,钱进来了,总资产增加,负债没变,负债率自然就降了。个人的话,就是多存钱、多赚钱,工资涨了、副业收入多了,把钱存起来,总资产上去了,负债占比就小了。还有个办法是盘活闲置资产,我见过有家公司,仓库里堆着几年前的旧设备,一直没用,后来干脆卖掉,换了笔现金,总资产没少(设备变现了),负债没变,负债率就下来了。个人也一样,家里有闲置的首饰、包包,挂到二手平台卖掉,现金多了,资产增加,负债率也能降。
另一个方向是直接减少负债总额。最简单的就是还钱,手里有闲钱,先还掉一部分债。但还钱也有讲究,得优先还高息的。比如信用卡年化利率可能18%,小额贷更高,这种先还,不仅能减少负债总额,还能少付利息,一举两得。要是手里钱不够,还可以试试债务重组,找银行或者贷款机构商量,看能不能延长还款期限,或者把几笔高息负债合并成一笔低息的,虽然负债总额没减,但压力小了,慢慢还,总能还完,负债率也就跟着降了。不过债务重组得注意,一定要和正规机构谈,别找那些不靠谱的,免得被坑。
有时候负债总额降不了,但结构优化了,负债率也能更健康。比如短期负债太多,下个月就要还好几笔,压力大,这时候可以想办法转成长期负债,比如企业找银行办一笔长期贷款,把快到期的短期借款还了,虽然还是欠银行钱,但期限长了,短期偿债压力小了,财务状况更稳,银行看了也觉得风险低。还有,尽量多利用经营性负债,少用金融性负债。经营性负债是什么?比如企业进货,供应商允许30天付款,这30天的应付账款就是经营性负债,一般没利息,只要按时付,不影响信用,比找银行贷款(金融性负债)划算多了。个人也是,比如信用卡免息期内刷卡消费,只要按时还,相当于短期无息负债,比借网贷好,能减少金融性负债的占比。
说到底,赚钱能力强了,负债率自然会降。企业利润多了,税后利润留存下来,变成未分配利润,这部分是所有者权益,属于总资产的一部分,负债不变的话,总资产增加,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分母大了,分数就小了。怎么提高利润?无非是多卖货、降成本,比如优化产品结构,卖利润高的产品;控制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别乱花钱。个人也是,工资涨了、奖金多了,或者副业做得好,收入上去了,存的钱就多,总资产增加,负债率自然下来。我有个客户,之前工资不高,负债率快60%,后来跳槽涨了工资,每个月多存5000,一年下来总资产多了6万,负债还是那些,负债率直接降到45%,效果很明显。
不过降负债率也不能瞎操作。比如有的企业为了降负债率,把生产用的核心设备卖了,结果生产停了,收入没了,反而更还不上债,这就本末倒置了。还有人觉得负债越少越好,把所有钱都拿去还债,结果手里没现金,遇到急事只能再借钱,反而增加负债。所以得平衡,降负债率是为了让财务更健康,不是为了降而降。另外,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得按时还钱,别逾期,逾期影响信用,以后想融资更难,反而会让负债率问题更严重。
总的来说,降低资产负债率没有万能公式,得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是增加资产、减少负债,还是优化结构、提高盈利,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如果实在不知道从哪下手,也可以找专业的财务顾问聊聊,毕竟每个人的财务状况不一样,量身定制的方案才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