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私信,问日利率0.045%换算成年利率是多少,是不是高利贷。其实这个问题不难,但很多人第一次接触容易算错,今天我就用最实在的话讲清楚,不光给答案,还教你自己算,以后再遇到类似的利率问题,你自己就能拿主意。
先直接说答案:按贷款行业常用的计息方式,日利率0.045%换算成年利率,通常是16.2%。不过这里有个关键,不同机构可能用不同的天数算,要是按365天算,结果会稍微高一点,大概16.425%。这两个数都可能出现,具体得看合同里怎么写的计息天数。
为啥会有360天和365天的区别?这得从行业惯例说起。以前银行贷款为了计算方便,统一按一年360天、每月30天算,后来这个习惯就延续下来了,现在很多持牌金融机构的贷款合同里,计息天数还是写360天。所以咱们平时自己换算,默认按360天算就行,误差不大,也好记。
具体怎么算?公式很简单:年利率=日利率×一年的天数。日利率0.045%,写成小数就是0.00045。按360天算,就是0.00045×360=0.162,也就是16.2%;按365天算,0.00045×365≈0.16425,就是16.425%。记好这个公式,以后不管日利率多少,套进去就能算,不用再求人。
有朋友可能会问,16.2%的年利率算不算高?这得看跟谁比。现在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是一年期LPR的4倍,目前LPR是3.45%,4倍就是13.8%,如果是个人之间借钱,超过13.8%的部分法律不保护。但如果是持牌金融机构,比如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它们的利率上限按监管规定来,目前没有明确的司法保护上限,但通常会控制在24%以内,16.2%在这个范围内,不算违规。不过具体合不合算,还得看你的实际需求和还款能力。
举个例子,你借1万元,日利率0.045%,一天的利息就是10000×0.045%=4.5元,看着不多。但按年利率16.2%算,一年利息就是10000×16.2%=1620元,要是借10万,一年利息就是16200元,这个数就得好好掂量了。所以别被日息万四点五的低数字迷惑,换算成年利率才知道真实成本。
这里还要提醒一句,光看日利率和年利率还不够,还款方式对实际利息影响也很大。比如等本等息和等额本息,看着都是按月还款,实际利息差不少。等本等息是每月还固定的本金和利息,比如借1万,分12期,每月还833.33本金+4.5元利息,总利息54元,但你每月都在还本金,实际占用的本金在减少,真实利率会比16.2%高。而等额本息是每月还款额里本金递增、利息递减,总利息会比等本等息少,实际利率更接近名义年利率。所以签合同前,一定要问清楚是哪种还款方式,最好让机构把总利息、每月还款额都列出来,自己算一遍才放心。
最后总结一下:日利率0.045%换算成年利率,按360天算是16.2%,按365天算是16.425%,记好公式年利率=日利率×天数,算的时候注意合同里的计息天数。平时贷款别只看日息低,换算成年利率,再结合还款方式,才能判断到底划不划算。有不懂的随时来问,我尽量帮大家把利率这点事儿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