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整理咨询记录时发现,关于银行助学贷款的问题里,一年能贷多少绝对是高频词。学生们刚拿到录取通知书,家长们跟着操心学费生活费,这个数字确实是大家最关心的。今天我就结合最新的政策,把这个问题讲透,让大家心里有个数。
先得说清楚,咱们常说的银行助学贷款,主要有两种: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虽然名字不一样,但都是国家政策支持的,额度标准是统一的。国家助学贷款是在学校所在地的银行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在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部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相关金融机构办理,不管哪种,一年能贷的钱数是一样的。
具体到额度,2023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调整过一次,现在的标准是: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含高职生)每人每年最高能贷12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16000元。这个最高很重要,不是说每个人都能贷到顶格,实际贷款金额要根据学校收取的学费、住宿费,加上学生本人的基本生活费来算,不能超过这个上限,也不能超过你实际需要的费用。比如学费一年8000,住宿费1200,生活费每月1000(按10个月算),总共19200,但本专科生最高只能贷12000,那你就只能按12000申请。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研究生额度更高?其实很好理解,研究生阶段的学费普遍比本科高,比如一些专业硕士学费一年好几万,加上研究生可能参与科研项目,时间更紧张,兼职时间少,生活费需求相对稳定,所以额度适当提高,也是为了更好覆盖他们的实际支出。
那有没有最低额度呢?目前政策里没有明确的最低限制,只要你确实有需求,符合条件,哪怕学费只有5000,也可以按5000申请,剩下的额度可以用来覆盖部分生活费。但要注意,贷款金额不能是随意填的,需要提供学校的收费通知或者预估的生活费明细,银行会根据这些材料审核。
说到申请条件,这也是和额度紧密相关的。不是所有人都能申请助学贷款,必须是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含高职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而且得是家庭经济困难,比如收入不足以支付在校期间基本学习、生活费用。这里的家庭经济困难不是口头说的,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比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这个表在学校或者当地资助中心都能拿到,按要求填写盖章就行。
申请的时候,材料一定要准备齐,不然来回跑耽误时间。一般需要本人身份证、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户口簿,还有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已婚的还要提供婚姻状况证明。不同银行可能细节上有点差异,建议提前打电话问问当地的办理银行或者资助中心,把材料清单记下来,一次性带齐。
最后提醒几点:助学贷款的钱是专款专用的,只能用来交学费、住宿费和基本生活费,绝对不能拿去买手机、旅游或者其他消费,一旦被发现违规使用,可能会影响后续贷款资格,甚至需要提前还款。另外,助学贷款在校期间是由财政全额贴息的,毕业前不用还本金,只需要在毕业当年的12月20日前还第一笔利息,毕业之后开始计收利息,还款期限最长有22年,压力其实不大,但一定要记好还款时间,别逾期,影响征信。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到正在准备申请助学贷款的同学和家长们。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比如怎么选办理地点、还款方式有哪些,可以随时来问我,咱们一起把上学的钱袋子规划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