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问我,京东白条到底值不值得开通。作为在信贷行业做了快十年的人,我得说句实在话:除非你对自己的消费控制力和财务规划能力有十足把握,否则真不建议轻易开通。这里面的门道,远比先消费后付款的表面便利要复杂得多。
先说说最直观的问题——太容易让人花钱没节制。白条的先买后付设计,其实就是利用了人的消费心理弱点。你在京东购物时,看到喜欢的东西,价格只要不是高得离谱,系统会自动提示白条支付立减X元分期免息,手指一点就下单了。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立减免息本质上是在降低你的支付痛感。我接触过不少用户,开通白条后每个月的购物金额比以前多了近三成,不是因为真的需要那么多东西,而是反正下个月才还的念头让人放松了警惕。等到账单出来,才发现买了一堆可有可无的商品,还款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再说说费用这块,很多人觉得白条分期利息不高,其实这里面藏着不少猫腻。你可能见过白条宣传分3期手续费1.5%,看起来每期手续费没多少,比如1000块分3期,每期手续费5块,总共15块。但你要是仔细算年化利率,就知道没那么简单。按照IRR公式算下来,1000块分3期,每期还338.33元(本金333.33+手续费5),实际年化利率能到10%以上。要是分6期、12期,手续费率看似低了,但总利息更高。更麻烦的是,有些时候你选择最低还款,剩下的金额会按日计息,日利率0.05%,看着每天几毛钱,一个月下来也不是小数目。很多人一开始没算清楚,等到还款时才发现怎么还这么多,但已经晚了。
对个人征信的影响,可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隐患。开通白条时,京东金融会查询你的个人征信报告,这会在征信上留下一条贷款审批的查询记录。虽然单次查询影响不大,但如果短期内频繁开通类似产品(比如同时开了白条、花呗、其他信用贷),征信报告上的查询记录过多,银行会觉得你很缺钱,后续申请房贷、车贷时可能会被拒贷。更关键的是,白条的每一笔消费其实都属于信用贷款,虽然现在很多银行对这类小额消费贷的容忍度提高了,但如果出现逾期,哪怕只是晚还了两三天,也会被上报到征信系统,在报告上留下逾期记录。我见过有用户因为白条忘还了500块,导致后续买房贷款时利率上浮,多付了几十万利息,你说这冤不冤?
还有账户安全问题,虽然现在平台安全措施做得不错,但白条毕竟关联着你的银行卡和个人信息。万一手机丢了、账号被盗,别人很可能通过白条进行消费。之前就有用户跟我说,他的京东账号被盗后,小偷用白条买了两部手机,虽然最后平台赔付了,但处理过程花了一个多月,期间征信差点受影响,折腾得够呛。而且白条注销也没那么简单,不是点一下注销就完事,需要解绑所有银行卡、还清所有欠款,还得等系统审核,万一中间有没结清的隐性费用,注销就会失败,后续想再处理就更麻烦了。
其实真要应急,信用卡比白条更实在。信用卡免息期普遍有40-50天,比白条的30天左右更长,积分还能换礼品、抵年费,很多银行还会给信用卡用户提供消费分期优惠,利率也更透明。要是平时消费能控制住,直接用储蓄卡付款最好,花多少扣多少,心里有数,也不会担心逾期影响征信。
说到底,白条本身不是洪水猛兽,但它的设计太容易让人掉进消费陷阱。如果你真的觉得先消费后付款能方便生活,那一定要先问自己三个问题:每个月能不能保证按时全额还款?能不能控制住开通后不乱买东西?知不知道分期利息到底有多高?要是有一个问题犹豫了,那我劝你还是别开通了,省得给自己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