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问我,网贷申请点得太勤,手机里各种借贷APP来回切换,看到额度就想试试,结果现在征信报告里全是贷款审批的查询记录,虽然从来没逾期过,但去银行办信用卡被拒,申请正规贷款也提示综合评分不足,这花掉的征信到底怎么才能洗白?
其实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尤其是前两年网贷广告铺天盖地的时候,很多人随手一点就是一条查询记录。但大家可能没意识到,征信报告里的硬查询——也就是贷款审批、信用卡审批这类查询,对金融机构来说比逾期记录更刺眼。毕竟逾期可能是一时疏忽,频繁查询却直接说明你近期非常缺钱,机构会默认你风险高,自然不敢放贷。
想洗白,第一步必须立刻停手,别再碰任何网贷和信用卡申请。我见过太多人一边问怎么修复征信,一边手机还在刷网贷额度,这种边破坏边修复的操作,征信永远好不了。记住,每点一次查看额度申请借钱,只要授权了征信查询,就会留下一条记录,现在停下来,至少不会让情况更糟。
第二步,花1-2天时间,把自己的征信报告拉出来仔细看。别觉得麻烦,央行征信中心官网、线下征信查询点,或者很多银行APP都能查,免费又方便。重点看查询记录那一栏,数清楚最近6个月、12个月有多少条贷款审批查询,心里有个数。同时看看有没有没结清的网贷,哪怕金额小,也记下来,后续规划还款。
第三步,优化个人资质,给征信减负。如果手里有没还完的网贷,别想着拆东墙补西墙,先按利率从高到低排序,优先还那些利息高、额度小的,慢慢降低总负债。如果收入不稳定,尽量找份能交社保公积金的工作,稳定的收入流水和社保记录,对征信修复是加分项——机构会觉得你还款能力有保障,自然愿意给机会。
最关键的一点是等。征信报告里的查询记录只保留2年,从你最后一次申请网贷那天算起,只要这2年不再新增查询,之前的记录就会自动消失。我知道大家可能着急用钱,或者担心影响买房买车,但征信修复没有捷径,2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段时间沉住气,比什么都强。
另外要提醒的是,别信网上那些花钱洗白征信的广告,全是骗局。征信记录是央行系统生成的,谁都改不了,真要能花钱删记录,早就乱套了。与其花冤枉钱,不如把精力放在养好当前的信用上——比如办一张门槛低的信用卡,按时还款,用良好的用卡记录覆盖之前的花征信,慢慢让机构看到你的信用度。
最后想说,征信就像个人的金融名片,平时不注意维护,等用到的时候才发现有瑕疵,就只能干着急。现在开始停申、查报告、优化资质、耐心等记录过期,只要坚持下去,2年后再看征信,肯定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