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私信,有朋友说:“我根本没下载过360借条,怎么隔三差五收到他们的短信?”甚至有人担心:“是不是信息被盗用了?会不会影响征信?”作为在贷款行业摸了快十年的人,今天就结合实际案例,跟大家聊聊收到360借条短信的常见原因,以及到底该怎么处理。
先说说最普遍的情况——大数据匹配推送。现在的互联网平台,尤其是金融机构,都喜欢通过用户的线上行为轨迹来筛选潜在客户。举个例子,上个月有个读者跟我讲,他前阵子在某电商平台用了分期支付,没过三天就收到了360借条的短信,内容是“您有XX元额度待领取”。这其实就是因为他的分期行为被标记为“有信贷需求”,相关数据可能通过合作渠道或第三方数据公司共享给了360借条。
还有一种可能,是你在其他场景留过手机号。比如注册某些理财APP、参加信用卡推广活动,或者在网页上点击过“测额度”之类的入口,就算没提交申请,手机号也可能被收录进营销名单。360借条作为持牌金融机构,会通过正规的短信服务商批量发送营销信息,这类短信通常会标注“广告”字样,末尾可能带“回复TD退订”的选项。
不过这里要提醒一句,不是所有带“360借条”字样的短信都是真的。前阵子就有用户差点上当,他收到一条短信,说“您的360借条账户异常,点击链接解冻”,点进去是个仿冒网页,要求填银行卡号和验证码。这种就是典型的伪基站诈骗,正规的360借条短信不会让你点击不明链接,更不会索要银行卡信息或验证码。你要是不确定,可以自己去应用商店搜索“360借条”APP,登录后在“消息中心”查看是否有官方通知,别轻易点短信里的链接。
有朋友会问:“收到这些短信,是不是我的信息被泄露了?”其实“信息泄露”和“信息匹配”是两回事。正规金融机构获取用户手机号,大多是通过用户主动留资(比如注册时同意服务协议里的信息共享条款),或者第三方数据公司的合规数据服务。但如果是你完全没接触过的场景,突然收到大量这类短信,就要检查一下自己的隐私设置了——比如在社交平台、购物APP里,是不是默认开启了“允许第三方获取信息”,这些都可能导致手机号被多方共享。
再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收到短信会影响征信吗?明确告诉大家,不会。征信报告记录的是你的贷款申请、还款记录、逾期情况等,只是收到营销短信,没有实际提交贷款申请,征信里不会有任何记录。但如果短信里提到“您的申请已通过”“额度已激活”,而你根本没申请过,就要警惕是不是有人冒用你的身份信息提交了申请,这时候可以拨打360借条客服电话(400-603-0360)核实,必要时向央行征信中心申请查询个人征信报告,确认是否有异常记录。
那怎么才能避免收到这些短信呢?最直接的办法是“回复TD退订”,正规的营销短信都支持这个功能。如果退订后还收到,或者短信里没有退订选项,你可以在手机里设置“拦截陌生短信”,现在智能手机一般都有这个功能。要是短信频率太高,觉得被骚扰了,还能拨打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电话,或者通过官网提交举报,监管部门会介入核查。
最后想多说一句,现在金融机构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短信营销成了常用手段,但前提是要合规。如果你觉得这类短信打扰到生活,一定要主动维护自己的权益,该退订退订,该举报举报,别让这些短信影响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