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碰到个老朋友,他2018年在成都买的房,当时按揭了80万,现在还剩50万没还。前段时间他想扩大生意,手头差资金,问我按揭的房子能不能再贷款。其实这就是咱们常说的“按揭房二次贷款”,这两年问的人特别多,今天就把我这些年接触的情况捋捋,给大家说说明白。
先得搞清楚,啥是按揭房二次贷款?简单说,就是你已经按揭的房子,还在还月供,现在想再拿它做抵押借钱。但这里有个关键点:房子得有余值。比如你房子现在市场价150万,还有50万按揭没还,那余值就是150万减去50万,再打个折(一般银行按70%-80%算),大概能贷的额度就出来了。不过具体能贷多少,还得看评估机构的报告,这一步后面细说。
那啥样的人能办二次贷款?我接触的客户里,主要分两类:一是做生意的,用来周转;二是家里有大额支出,比如孩子上学、装修。但不管哪种,银行都得看你够不够格。先说房产本身的要求:房龄不能太老,大部分银行要求20年以内,个别宽松点的能到25年,但超过30年基本没戏。位置也重要,主城区、学区房肯定比郊区老破小值钱,评估价高,能贷的额度也多。还有就是产权得清晰,共有产权的话,得所有共有人都同意,不然签不了合同。
再看个人条件。征信是硬杠杠,逾期记录不能多,连三累六(连续三次逾期,累计六次)基本会被拒。上个月有个客户,其他条件都好,就是两年前有次信用卡忘了还,逾期了45天,银行直接拒了,后来找了家消费金融公司,利率比银行高了快3个点,这就是征信的影响。收入也得够,银行会算你的负债比,就是你所有月供(包括原按揭和这次的二次贷款)加上其他负债(比如信用卡、网贷),不能超过月收入的50%。举个例子,你月收入2万,那每月还款最多1万,超过了银行就觉得你还不起。
流程的话,其实不复杂,但得一步一步来,急不得。第一步肯定是评估房产。你得找银行或机构认可的评估公司,他们会上门看房子,量面积、拍照片,结合周边最近半年的成交价出报告。这里有个坑,很多人以为评估价就是市场价,其实不是,评估公司会保守点,尤其是老房子,可能比你心里价位低10%-15%。之前有个客户,房子自己估180万,评估下来才155万,额度直接少了10多万,计划全打乱了,当时他急得直挠头。
评估报告出来后,就可以准备材料了: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单身要开单身证明)、房产证(或者不动产权证)、原按揭合同、最近6个月的银行流水、收入证明(上班的要单位盖章,做生意的要营业执照和纳税证明)。材料齐了就提交申请,银行会审核你的资质,大概1-2周出结果。通过了就签合同,然后去房管局办抵押登记,这个环节得本人去,带上所有原件,办完事会拿到他项权证,银行见了这个才会放款。整个流程下来,快的话1个月,慢的可能要2个多月,主要看银行的审批速度。
那去哪儿办二次贷款?常见的有三种渠道,各有优劣,得根据自己情况选。
先说银行,这是最稳妥的。国有大行比如工行、建行,利率低(年化4%-6%),额度高,但审批严,对房龄、征信要求高,流程也慢。股份制银行像招行、兴业,相对灵活点,审批快,1-2周就能批,但利率比大行高0.5%-1%。我接触过一个客户,在招行办的,他房子房龄15年,征信好,收入稳定,从申请到放款只用了22天,他自己都说“比想象中顺利”。
然后是消费金融公司,比如平安消费金融、招联金融这些。他们对房龄要求宽松,25年以内的房子也能做,征信有点小瑕疵也可能过,但利率高,年化一般7%-10%,额度也比银行低,通常50万以内。适合急用钱、银行审批没过的人。论坛上看到有网友说,他在某消费金融公司办二次贷款,因为原按揭还款记录好,连征信都没细看,3天就批了,但利息确实高,贷30万,3年下来要还快6万利息。
还有小额贷款公司,这种得特别小心。门槛低,有些甚至不看征信,但利率吓人,年化15%以上都常见,还可能有各种手续费。之前有客户被中介拉去小额贷公司,签合同的时候没看清,除了利息还有“服务费”“担保费”,算下来年化快20%,后来还不上差点被起诉。这种渠道除非万不得已,不然千万别碰。
最后说几个注意事项,都是实打实的经验。第一,别过度负债。有人觉得房子值多少钱就能贷多少钱,结果每月还款压力太大,影响生活质量,甚至逾期。我见过最夸张的,一个客户把房子二次贷款的钱全投进股市,亏了,月供还不上,最后房子被法院拍卖,老婆也跟他离了,太不值了。第二,提前问清楚违约金。有些银行允许提前还款,但要收剩余本金1%-3%的违约金,尤其是贷款不满1年的。如果计划提前还,签合同前一定问清楚。第三,找正规渠道。别信网上那些“无抵押、秒批、不看征信”的广告,十有八九是套路贷。直接去银行网点,或者正规的金融平台咨询,比如我们希财网,都会给你讲清楚所有细节,不会藏着掖着。
总之,按揭房二次贷款是个解决资金需求的办法,但不是谁都能办,也不是办了就一定好。得先看看自己的房子余值够不够,征信、收入达不达标,再选合适的渠道,千万别脑子一热就去办。如果实在拿不准,找个专业的顾问聊聊,把情况说清楚,让他们帮你分析分析,总比自己瞎折腾强。毕竟房子是大事,一步错可能影响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