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贷款

随借随还贷款什么意思?怎么用更划算?

信贷王经理            来源:希财网
信贷王经理 贷款顾问
财经领域达人 信贷咨询师
咨询TA

最近后台总有人问“随借随还”到底是啥,是不是听着挺方便,实际用起来有没有坑?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毕竟我在贷款行业摸爬滚打快十年,见过太多人因为没搞懂规则白交冤枉钱。

随借随还贷款什么意思?怎么用更划算?

先说说“随借随还”这四个字,听着是不是特直白?其实就是字面意思——你需要用钱的时候,在额度范围内随时借;手里有钱了,想还多少还多少,不用等固定的还款日期。打个比方,就像你有个“备用钱包”,里面有笔钱,急用时直接拿,宽裕了马上放回去,下次需要还能再拿。但这“钱包”不是白给的,借一天就得付一天的利息,还的时候连本带息一起清。

具体有啥特点?我掰扯几个你最该知道的。第一个是“额度循环”,比如银行给你批了10万额度,你今天借3万,下个月还了2万,那额度就恢复到9万,剩下的钱啥时候需要还能再借。这跟传统贷款不一样,传统贷款借10万就得按约定分12期或24期还,中间想多还点可能还得申请,甚至收违约金。随借随还就灵活多了,还多少、啥时候还,基本你说了算。

第二个是“按日计息”,这点特关键。利息不是按月算,而是按你实际借钱的天数算。比如你借1万,日息0.03%,用了10天就还,利息就是1万×0.03%×10=30块;要是用了20天,利息就是60块,借多久算多久,不浪费一分钱利息。不像有些贷款,哪怕你只用了半个月,也得按整月利息算,这点随借随还确实良心。

第三个是“申请方便”,现在大部分随借随还产品都在线上,手机上填资料、授权征信,快的话几分钟就能批额度,钱直接到银行卡。我见过最快的案例,有个客户早上8点申请,8点15分额度就到账了,说是公司临时要付货款,差点耽误事,这速度确实救急。

那啥样的人适合用?说真的,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如果你是上班族,偶尔需要临时周转(比如突然要交房租、家里急事),随借随还就挺合适,借几千块用几天,利息没多少,还了不心疼。小微企业主也常用,比如进货资金临时不够,借10万周转半个月,等下游回款了马上还,比办长期贷款省事多了。但如果你是想借笔大钱用一年半载,随借随还可能不如分期还款划算,毕竟长期算下来,日息累积起来可能比年化利率低的长期贷款高。

当然,好处说了,坑也得提醒你。最容易踩的就是“利息陷阱”,很多平台宣传“日息低至0.02%”,但实际审批下来可能是0.05%,甚至更高。我去年遇到个客户,看广告说“借1万日息2块”,结果自己借的时候日息是0.05%,1万一天5块,一个月下来多花90块利息,气得找平台理论,人家说“低至”是针对优质客户,他资质一般只能这个价。所以申请前一定要看清实际审批的利率,别被“低至”忽悠了。

还有个隐形问题是“征信记录”。随借随还虽然方便,但每次借钱、还款,征信报告上都会留下记录。要是你三天两头借个几百几千,征信上就会显示一堆“贷款审批”和“还款记录”,银行一看可能觉得你资金紧张,后续办房贷、车贷时,审核员说不定会多问几句,甚至影响额度。我见过有客户因为半年内借了12次随借随还,办房贷时被银行要求提供额外的收入证明,折腾了好久才批下来。

另外,额度有效期也得注意。很多随借随还产品的额度不是永久的,比如有效期1年,到期后需要重新审核资质,要是这期间你征信有逾期,或者收入下降,额度可能会被降甚至取消。有个客户之前额度5万,到期后平台评估他最近信用卡有两次逾期,直接把额度降到1万,急用钱时差点没辙。

那用的时候要注意啥?给你总结几个实用的点:第一,借之前算清楚利息,用“借款金额×日利率×天数”自己算一遍,别光听平台说;第二,尽量集中借款,别小额多次借,减少征信查询记录;第三,记准额度有效期,快到期前看看要不要续期;第四,还款渠道设个提醒,虽然随借随还可以随时还,但忘了还照样算逾期,影响征信。

可能有人会问,哪些平台有随借随还产品?常见的比如支付宝借呗、微信微粒贷、网商贷、京东金条这些。借呗用户反馈比较多,额度一般几千到几十万,日息0.03%-0.05%,提前还款没手续费;微粒贷是白名单邀请制,利息和借呗差不多,但额度审批比较严,很多人只有几万额度;网商贷主要针对商家,额度可能更高,但利息也看经营情况。不过提醒一句,平台只是例子,具体选哪个得看自己资质,别盲目申请,每次申请都会查征信。

说到底,随借随还就像个“灵活的备用金”,用对了是救急的好工具,用错了可能多花钱还影响征信。建议大家先想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短期周转,算明白利息成本,再决定用不用。借钱这事儿,谨慎点总没错,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对吧?

广告
?x

该页面不兼容电脑版本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