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理财
保险
股票
基金
贷款
信用卡
百科
问答
问答
视频
产品
贷款导航
选保险
舆情宝
笔记
顾问入驻
推荐
贷款
股票
基金
理财
保险
排序方式
热门
新发布
新回复
AI大模型比拼激烈,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涨0.29%,关注人工智能ETF(159819)
同壁财经
基金顾问
截至9:49,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涨0.29%,权重股中,紫光股份涨超2%,寒武纪、新易盛涨超1%,石头科技、德赛西威跌超1%。
人工智能ETF(159819)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该指数选取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公司中选取代表性公司作为样本股,反映人工智能主题公司的整体表现。
近日,评测机构SuperCLUE发布《中文大模型基准测评2025年3月报告》,在中文大模型中,总体表现排在第一位的是深度求索DeepSeek,此外阿里的通义千问、字节跳动的豆包、腾讯的混元大模型、360的360智脑同样位列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则有中科闻歌、月之暗面、阶跃星辰等。
中银国际表示,总体来看,短期A股或进入震荡调整阶段,业绩确定性将会成为4月市场风格超额收益主要抓手。AI产业链产业趋势仍在演绎,整体景气度稳中向好。
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今年处于行业第一,产品线齐全;指数投资经验超20年。
关联产品:
人工智能ETF(159819),场外联接(A类:012733;C类:012734):人工智能核心标的,一键打包AI各细分环节龙头公司,产业分布均衡。
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2
连续上涨!恒生医药ETF强势翻红
同壁财经
基金顾问
4月2日早盘,医药板块延续强势回暖行情,恒生医药ETF(159892)在一度跌近2%后拉升翻红,振幅超2.5%,其跟踪的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在港股关键指数中涨幅排名第一。
展望后市,港股医药板块兼具“低估值+高成长+政策催化”三重属性:短期看资金抢筹与业绩修复,中期看AI技术降本增效,长期看老龄化需求与国际化业务拓展。
A股医药板块年后表现则相对一般,同样是聚焦创新药的生物科技ETF(516500)年内涨幅仅在7%附近,估值水平也处于历史低位。
恒生医药ETF联接(A类:016970,C类:016971)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2
小米股价跌幅收窄,港股科技50ETF(159750)水下拉升,机构:科技核心资产后续关注四大驱动因素
同壁财经
基金顾问
港股直线拉升,汽车股领涨,零跑汽车涨超8%,吉利汽车涨超4%,顺宇光学科技、华虹半导体、信达生物等涨幅居前,小米集团-W跌幅收窄至不到1%。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跌幅收窄至0.39%。
3月以来,以港股科技龙头为代表的中国科技资产震荡回落,对此中信证券认为,估值快速修复后,关于中国AI崛起的叙事逐渐变成共识,投资人转而关注:上市公司盈利预期、CAPEX支出增长、基础模型新版本进度,以及AI应用能带来的效率提升等。
中信证券指出,恒生科技可能进入估值快速提升之后短暂的休整期,后续上行的驱动因素将包括:1)大模型厂商的技术进步带来的投资人预期跳升;2)头部互联网和云厂商的一季度业绩超预期或CAPEX指引强劲;3)AI在千行百业应用落地带来未来2-3年更广泛的企业盈利预测上调;4)全球投资人在资产配置中增加中国资产的权重等。我们判断,恒生科技资产估值快速提升带来溢出效应,可能带来创新药、AI+医疗等领域投资机会,恒生科技指数回调亦带来中期买点。
从指数估值看,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踪的港股科技指数最新估值23.42倍PE,处于不到9%历史分位数。该指数“科技核心资产”浓度高——该指数为市场上唯一100%覆盖“科技十雄”(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京东、网易、百度、吉利汽车、中芯国际)的港股科技类指数,且权重占比高达70%。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2
银行ETF优选(517900)连续6日吸金
同壁财经
基金顾问
大行定增方案落地,银行中期分红仍在推进,二级市场方面,银行板块亦持续获资金青睐。截至4月1日,银行ETF优选(517900)获资金连续6日净流入,累计约1800万,年内份额扩容51.22%。
image
华创证券分析指出,多家银行发布估值提升计划,银行中长期投资价值持续。红利策略中途未半。年初以来因市场风格因素,红利相关资产表现相对落后,但我们认为在低利率环境下,银行盈利和分红的稳健性依旧凸显,且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逻辑未变,股息率高、资产质量有较高安全边际的银行仍有绝对收益,建议重视其配置性价比。2024 年9 月24 号后,一揽子提振经济的政策密集落地,政策传导到经济数据验证仍需时间,但系列政策密集出台有利于稳定银行资产质量改善预期、同时也释放后续信贷稳定增长和信号。若本轮政策能有效促动地产和消费回暖,看好顺周期策略空间和机会。
银行ETF优选(517900)跟踪的银行AH指数,在AH市场进行轮动策略,优选低估标的,反映在中证银行指数上使用AH价格优选投资策略的整体表现。场外投资者可借助联接基金(A类:016572;C类:016573)介入。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2
算力需求井喷,云计算ETF成投资新风口?
同壁财经
基金顾问
4月首个交易日,三大指数涨跌不一。AI内部也有所分化,比如半导体板块迎来反弹,而算力板块则迎来回调,其中云计算ETF(159890)截至收盘下跌0.92%。
不过,最为AI产业链中业绩确定性较高的细分行业,算力板块在接下来的4月业绩验证期货有望迎来资金关注。
1、 多数AI龙头企业业绩超预期,算力投资情绪有望回升
此前,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均公布了其优秀的年报,其对于AI领域相关业绩也保持较高增速。
3月31日,国内最牛的科技巨头华为也公布了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营收8621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云计算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85.23亿元,同比增长8.5%。
2、 科技巨头密集迭代大模型,AI军备竞赛再次升级
随着DeepSeek崛起,国内大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科技巨头也纷纷加大对于算力方面的投资。
腾讯3月22日发布混元T1正式版;DeepSeek升级V3-0324版本;阿里与字节3月28日分别发布了视觉推理模型QVQ-Max和豆包新版“深度思考”功能测试等。
此外,全球首款AI Agent产品Manus;新一代Agent产品「AutoGLM沉思」也将进一步放大推理算力需求。
相关投入方面:
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与AI基础设施;腾讯计划2025年继续以“收入低两位数百分比”的力度加码;三大运营商表示在2025年对于算力投资将同比增长20%以上。这一个个数据无疑不在说明算力的重要性,和其背后的高景气度。
3、 外围限制加剧,国产算力势在必行
随着对等关税实施,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的限制持续加码,国产算力也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正如以上提到的国产大模型、智能体不断更新换代,这将不断刺激刺激国产算力替代需求,而且在相关企业高强度投入研发驱动下,国产算力或有望呈现指数级增长。
以上提到的云计算ETF(159890)踪的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覆盖50只业务涉及提供云计算服务、大数据服务以及上述服务相关硬件设备的上市公司。涵盖了AI应用龙头、光模块龙头、AI服务器龙头等细分方向,可助力投资者一键布局云计算全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场外投资者也可以通过联接基金(A类:021716;C类:021717)来把握投资机会。
作者:山雨求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2
港股下一步怎么走?
同壁财经
基金顾问
一、“第一阶段”修复基本完成
港股从上周开始震荡走弱,市场分歧不断加大。不少机构指出,目前港股由情绪和预期主导的“第一阶段”修复基本完成,后续盈利能否接棒将直接决定能否打开进一步的上行空间。
而随着业绩期的展开,恒生科技等指数2024年的盈利确实有所上调,但却呈现出两个特征:
一是互联网大厂等科技相关板块增长明显,但传统板块接近零增长。
二是科技板块内部头部公司是主要支撑——比如腾讯、小米、美团作为恒生科技核心权重股,就已经贡献了恒生科技六成的盈利增量。
这就导致了2024年港股盈利预期相比A股略高:1)行业结构上,港股新经济占比高,中游制造业占比低;2)集中度上,头部公司贡献效应更明显。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2025年上半年港股头部科技公司无疑具有比A股更高的投资价值,大家在布局的时候也应该把视角放在头部港股科技公司,比如“科技十巨头”: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京东、网易、百度、吉利汽车、中芯国际。
公开资料显示,港股科技指数现在是市场上唯一100%覆盖“科技十巨头”的港股科技类指数,且权重占比高达70%,对各领域科技龙头均有布局。而港股科技50ETF(159750)是目前跟踪指数的ETF中流动性、费率、关注度、业绩表现都较优的一只产品,年内涨幅超30%,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二、下一步怎么走?
对比美股科技龙头,中金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中国科技龙头市值占全部港股的27.1%,高于美国的25.3%;但中国科技龙头净利润占比仅为18.2%,低于美国的20.8%。而且中国科技股动态P/E中位数为15.5x,低于美国科技股的26.1x,但净利润率中位数仅为10.2%,也低于美国科技股的28.2%。
——这也就意味着其实港股科技还有一段很大的增长空间。
三、如何把握才最稳妥?
——低迷时积极介入,亢奋时适度获利。
我们在投资中最重要的无非就是成本与仓位,此时恒指23,000-24,000去追高的性价比确实不高。所以如果不愿意降仓位的话,可以适度调整仓位到红利风格,然后等到合适的位置和催化剂后再切换回科技主线,实现波动的对冲。
——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成分股集中于金融(37.75%)、地产(15.53%)、能源(13.13%)等成熟行业,兼具6%以上股息率与年化波动率低于20%的特性。ETF不仅综合费率仅0.2%为市场最低水平,而且024年跟踪指数涨幅达23.32%,显著跑赢恒生指数,非常适合构筑持有仓位中的“安全垫”。
【配置策略分享】
当前的震荡环境,建议采取哑铃策略,高成长、高波动的港股科技50ETF(159750)和主打高分红策略的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两者按6:4比例配置,组合夏普比率达2.5+,既能捕捉科技爆发力,又能以红利资产对冲波动,且T+0交易便于根据行情灵活调仓。
眼下正是借回调布局港股科技并长期持有红利的黄金窗口,如果大家有对这个哑铃策略有感想、有经验的,欢迎一起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作者:山雨求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2
业绩验证期,该如何应对市场波动?
同壁财经
基金顾问
昨日,A股市场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分化,资金在科技与红利板块间快速切换,形成“冰火交织”的格局。
最后,还是红利占据了上风,不同于科技板块午后回落,红利板块却逐步走高。相关ETF中证红利ETF(515080)截至收盘上涨0.86%。
资金层面,市场量能再度萎缩至1.2万亿之下,面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市场观望情绪依然较浓。杠杆资金持续撤离,3月份的最后七个交易日,融资余额有六天下降,合计净流出了326.99亿,由此可见散户交投热情在持续下降。
通过以往来看,A股进入“四月决断”,市场交易逻辑也会从预期驱动转向基本面交元。而且随着部分板块业绩不及预期的担忧在增加,资金对盈利稳定的红利资产关注度会有所提升。
此外,近年来国内高景气方向较为稀缺,盈利稳健的红利资产成为业绩期市场重点关注的品种。从“红利资产超额收益”与“全市场股价-业绩相关系数”的关系可以看到,当市场开始交易业绩,但有业绩的方向较为稀缺时,确定性的红利资产就会成为资金选择的加仓方向。
来源:Wind,兴业证券
针对4于的布局策略来看,考虑目前相关成长板块依旧具备结构性机会,比如昨天利好的医药生物,目前关税刺激下的半导体国产替代等。大家或许可以考虑一手成长,一手红利的布局方式,既能捕捉市场弹性收益,又能通过红利资产抵御波动风险,应对周期变化复杂的市场。当然了,能及时根据市场行情热点调整那是最好了。
以上提到的中证红利 ETF(515080)紧密跟踪中证红利指数,涵盖A股绝大部分高股息资产,是稀缺的高股息投资工具。该ETF近期进行了今年第一次分红,过去五年分红比例分别为 4.53%、4.14%、4.19%、4.78%、4.66%,分红表现相对持续、稳定,可预期性强。
这种稳定的分红,为投资者提供了持续的现金流回报,无论是追求稳健收益的长期投资者,还是在市场波动时期寻求避险的资金都极具吸引力。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通过其联接基金(A 类 012643;C 类 012644)参与布局。
作者:ETF红旗手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2
银行板块的三大核心支撑逻辑,AH股轮动策略更完美
同壁财经
基金顾问
4月首个交易日,市场整体呈现“题材轮动、指数乏力”的特征。叠加美国可能加征关税的外部压力,资金避险需求明显有所升温。
具体来看,市场成交缩量,半导体、医药等成长板块虽局部走强,但持续性不足。投资者更倾向于配置高股息、低波动的银行股,以规避波动风险。ETF方面,银行ETF优选(517900)在医药生物、半导体反弹的背景下仍实现收涨,显示出资金对其稳定性的认可。
银行板块的三大核心支撑逻辑
1、 政策红利与经济顺周期效应
信贷扩张空间打开:国有四大行近期补充5000亿元核心一级资本,预计可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直接利好银行业务扩张。
地产与消费政策传导:政策刺激下,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低位(如招商银行不良率仅0.95%),拨备覆盖率高达411.98%,利润释放空间充足。
利率环境利好: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1.8%,而中证银行指数股息率达4.8%,银行ETF优选因重仓港股银行,股息率更高达5.3%,显著高于无风险利率,成为“吃息族”的首选。
2、 险资与长期资金加速布局
2025年以来,险资举牌次数已达10次,其中6次瞄准银行股,凸显其“高股息+低波动”特性与险资负债端需求的深度契合。险资作为“压舱石”,其入场不仅稳定市场预期,还推动银行板块估值修复。
3、 盈利稳定
银行作为“万业之母”,与宏观经济深度绑定,利润占A股上市公司总利润的40%以上。国有大行依托庞大的客户基础和多元业务,即使在净息差收窄的压力下,仍能通过资产规模扩张和风险控制保持盈利韧性,为股价提供基本面支撑。
就目前来看,市场即将进入业绩验证期,而且外部不确定性仍存,可能会导致波动进一步加剧,像银行这样的高股息类资产或有望受到资金的持续青睐。
而以上提到的银行ETF优选(517900),其跟踪的是银行AH 指数覆盖42只银行股。指数通过AH股轮动策略,动态配置估值更低的标的。比如这个月银行AH 指数的第一大持仓股就由港股的招商银行换成了估值更低的A股的招商银行。这种策略即增厚了安全边际,也增强了预期回报水平,兼顾收益与稳定性。或是布局银行板块较佳选择,大家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作者:山雨求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2
连续14日增持!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持续揽金,势不可挡!
同壁财经
基金顾问
南向资金昨日净流入再放量!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获资金连续14日净流入,累计约3800万。
image
华创证券策略团队表示:倒春寒看多红利避风港,寻找红利进攻品。站在当下以再通胀牛市审视,红利的稳定股息收益率或相对偏低。但是其中也存在自由现金流相对充裕的细分行业,可选择将现金流转化为新的资本开支增量,从而获得新的增长弹性,即红利资产中的进攻属性。
据了解,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以全市场最低费率(综合费率0.2%)降低持有成本,月度评估分红;持仓结构上,金融、能源等成熟行业构筑安全垫,同时通过单一个股5%的权重上限实现风险分散,剔除阶段跌幅过大的股票规避“股息率陷阱”。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2
市场静待关税靴子落地,大盘价值股或成资金“避风港”
同壁财经
基金顾问
4月2日,市场静待关税政策落地,叠加一季报预披露、年报披露,至四月中旬,市场风险偏好或有所下降,融资盘加速流出,市场整体防御为主,大盘价值风格或占优。
从基本面上看,核心资产业绩韧性仍较强。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收盘,A500指数ETF(560610)标的指数中共有237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2024年年报,147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占比约为62.03%,这一比例高于市场整体。从行业角度看,汽车、通信、交通运输、计算机、电子、食品饮料等行业上市公司表现亮眼。
另据数据统计,截至目前,中证A500指数中共有172家上市公司拟进行2024年度现金分红,现金分红或成为核心资产利润分配标配。
资金面上看,中信证券分析指出,后续A股有望回暖。一方面,中信证券渠道调研的情况显示,后续部分追逐港股的趋势资金可能会流向A股;另一方面,两市股票型ETF近期重新开始获得净流入,3月28日当周累计净流入22.1亿元,结束了连续8周净赎回的态势。
天风证券研报也表示,2025年3月交易类指标环比有所下滑,表明市场交易热情出现降温,同时资产联动指标、市场配置指标指向市场潜在向上空间依然较大,另外在投资者行为方面,回购规模环比小幅下滑,产业资本净减持幅度小幅走阔,3月资金主体指标整体出现回升迹象。
对于后市,中泰证券相对比较乐观,该机构认为市场有望再度冲高,近期市场已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伴随可能出现的短期海外缓和预期,以及总量流动性的边际宽松预期,市场或有望再度冲高。但是,中小市值高杠杆依然存在风险。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2
<
59
60
61
62
63
>
跳至
页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