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贷款股票基金理财保险
排序方式 热门 新发布 新回复
“对等关税”正式落地,港股科技或迎重要买点!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所有贸易伙伴10%起步,引发全球市场跳水。

然而这时候,我想提醒大家保持一份冷静,避免盲目“追涨杀跌”,毕竟资本市场投资常常是逆人性的。

事实上,随着关税方案正式落地,叠加前期投资者悲观预期已经有比较充分的释放,该离场的资金已经提前止损,部分优质资产可能会迎来比较好的“买点”。比如,港股科技50ETF(159750)早盘低开后一度出现冲高,目前下跌1.77%,远好于外围市场,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就值得期待。

按理说,年内香港科技ETF累计上涨超25%,积累有较大的获利盘。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韧性,说明投资者对该基金的未来有信心。

一方面,港股科技在全球属于价值洼地,且南向资金持续大幅净买入,给了投资者很大的信心。以香港科技指数为例,最新的市净率仅3.18倍,处于2015年以来的低水平。



低估值下,资金配置港股热情仍然很高。权威渠道获悉,4月3日早盘,截至中午休盘,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超120亿港元;此前的4月1日和2日,南向资金配置港股力度都很大,分别超100亿元和117亿元。

要知道,香港科技指数广泛覆盖互联网、半导体、汽车及创新药等战略新兴板块,前10大权重股均是核心硬核科技标的,成长性较好。自港股2024年初见底以来,香港科技指数累计上涨超48%,力压恒生科技指数的44.16%,凸显龙头风范。



此外,瑞银、东方汇理、渣打、花旗、高盛、汇丰和Roundhill等国际顶级机构均对中国科技资产估值重估仍抱有信心。如花旗集团将中国股票评级上调至增持,认为中国产业升级稳步推进,“新经济”发展势头正盛。瑞银在3月中国发展高等论坛上表示,相比于三个月前,国际投资人对中国资产的兴趣显著增强,中国资产重估仍在进行过程中,未来只要政策环境保持稳定,持续扩大开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这轮行情仍具备可持续的上升动能。

总之,在市场动荡之际,对港股科技有信心的投资者不妨趁着市场低位回调的时机,考虑分批入场港股科技50ETF(159750)。

作者:ETF红旗手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3
南向资金跑步进场,净买入超100亿 港股关键指数大幅调整,南向资金继续跑步进场,截至11:15,南向资金净买入已超100亿(港元)。

截至4月2日,南向资金已连续10日流入,年内净流入总额为4702亿;4月1日、4月2日的单日净买入额分别为199亿、117亿。

长江证券表示,随着AI格局改变,拥有较多AI应用和底层技术的港股科技公司或迎来产业生命周期“第二春”,从价值股重新蜕变为成长股,估值重构机会已现。



相关ETF:

恒生ETF(159920)

恒生医药ETF(159892)

恒生互联网ETF(513330)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3
港股震荡调整,红利资产获市场青睐 特朗普关税远超市场预期,美股、港股震荡下跌。有分析指出,贸易谈判或将持久,短期内风险资产看跌的理由依然存在。当下,红利资产由于其防御属性,正在成为投资者青睐的资产,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获资金连续15日净流入。

华创证券认为,倒春寒看多红利避风港,寻找红利进攻品。站在当下以再通胀牛市审视,红利的稳定股息收益率或相对偏低。但是其中也存在自由现金流相对充裕的细分行业,可选择将现金流转化为新的资本开支增量,从而获得新的增长弹性,即红利资产中的进攻属性。

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跟踪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当前估值7.11PE,处于较低区间,股息率为7.14%(截止2025年3月31日)。

平安证券指出,港股阶段新高后,资金多头情绪有所降温,港股进入估值修复后的震荡调整期,市场继续等待新的催化剂随着市场震荡下跌。在这种震荡下跌的市场趋势下,高股息产品有望实现股息上升,从而给投资者带来更多收益。

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具有全市场最低费率(综合费率0.2%),可有效降低持有成本,同时每月进行评估分红。持仓结构上,金融、能源等成熟行业构筑安全垫,同时通过单一个股5%的权重上限实现风险分散,剔除阶段跌幅过大的股票规避“股息率陷阱”。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3
半导体行业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关注科创综指ETF易方达(589800) 截至10:21,科技属性含量高的科创综指跌0.49%,权重股中,中微公司涨近2%,海光信息、寒武纪、中芯国际、金山办公涨超1%,澜起科技跌超3%,晶科能源跌超1%。

科创综指ETF易方达(589800)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科创综指99%成分股为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比达58%,显著高于创业板综。按科创板行业来看,前三大行业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

数据显示,科创综指ETF易方达(589800)最新规模达12.60亿元,最新份额达13.20亿份。

平安证券指出,半导体制造国产趋势明确,自主可控主旋律延续,利好半导体制造和设备;此外,各大厂在AI终端方面持续投入,具备AI性能的芯片不断推陈出新,有望驱动新一轮换机需求。

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处于行业前列,产品线齐全;指数投资经验超20年。布局中国科技未来,科技浪潮奔涌向前,助您与科技创新共舞,关注科创综指ETF易方达(589800)。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3
积极南下!南水“扫货”超70亿,3月净买额创历史第二!港股科技50ETF(159750)年内份额激增280% 4月3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截至发稿,恒生指数跌1.35%,恒生科技指数跌1.77%,京东集团、阿里巴巴跌超4%,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微创医疗等跌超3%;中芯国际、小米集团逆势上涨近2%。场内热门T+0品种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跌1.08%,溢价率1.43%。

港股下跌内资积极“扫货”,截至发稿,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超70亿港元。

关税大棒落地,有何影响?

消息面上,特朗普发布“对等关税”。

中金公司最新观点指出,短期冲击风险偏好和情绪,或明显转向避险交易。美股盘后期货都已经大跌,纳指和标普500期货跌幅均在4%左右,一些受贸易政策影响较大的市场和外需敞口较大的个股(包括小额包裹免征政策),也可能会有阶段性压力。美元走弱,美债利率骤降,黄金走强,都是典型的避险交易。

浙商证券在研报中指出,预计未来我国通过以下方式予以应对:一是汇率双向波动空间加大;二是存在增发特别国债可能,重点用于两新和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三是4月可能降准应对。

中泰证券分析认为,美国对等关税大棒落地后,部分海外不明朗因素消除,港股的焦点将再度聚焦企业的自身基本面及行业景气。随着部分上游AI及机械人产业链个股的估值大幅调整,再度出现吸纳的价值。

盈利韧性得到验证,行情或向“真景气”线索

在刚刚过去的财报季,港股科技龙头盈利韧性得到验证。

腾讯控股四季度营收净利均双位数大增——实现收入1724亿元,同比+11%,环比+3%;实现经营盈利515亿元,同比+24%;Non-IFRS归母净利润553亿元,同比+30%。

小米集团单季营收首次破千亿元,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是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同比增长最快的一季,刷新单季业绩历史纪录。

吉利汽车2024年营收2401.9亿元,同比增长34%;归母净利润166.3亿元,同比增长213%。

小鹏汽车实现营收408.7亿元,同比增长33.2%;毛利率达14.3%,同比提升12.8个百分点。小鹏汽车的净亏损也大幅缩减,由2023年的103.8亿元收窄至57.9亿元。

药明康德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创历史新高,达到115.39亿元,环比增长10.31%;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29.17亿元,环比增长27.22%。

中信建投观点认为,国内AI产业发展仍处于启动初期,中期投入、发展也是大势所趋,但短期也存在上涨斜率过快、炒作方向鱼龙混杂等担忧。中期来看,科技行情也有望逐步向“真景气”线索进一步集中。

南向资金3月净买额创历史第二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港股。

统计显示,今年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4386.52亿港元,已超过去年全年净买额的一半。其中,3月共“扫货”1602.82亿港元,不仅连续第三个月净买额超千亿港元,同时也为历史第二高峰值记录,仅次于2021年1月(3106亿港元)。



从流入方向看,科技巨头获大手笔增持,腾讯控股、阿里巴巴、中国移动、中芯国际、小米集团年内净流入居前。

长江证券认为,中国资产重估逐渐成为共识,市场或已计入较乐观预期。未来港股若要继续创新高,估值继续重估,需寻找三条重估线索——

第1, 科技股重估仍有空间。以科技股的资本开支作为锚,国内科技创新周期的位置可类比于2023年Q1的美股,仍处于加速期,其资本开支投入仍有潜力。

第2, 在南向资金影响力提升的背景下,较低的资金成本或促使更多增量资金流入港股,若中债利率在ERP模型中权重增加,恒生指数估值或将进一步抬升。

第三,港股估值未来能否进一步突破最近3年的天花板,市场能否给予2020~2021期间科技股的估值水平,最为核心在于AI产业的业绩端的兑现、全球流动性环境以及国内通胀环境改善,而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些因素大多都朝着积极的方向在变化中。

热门ETF方面,港股科技50ETF(159750)同样受资金高度关注,年内份额大增290%。其跟踪的港股科技指数为市场上唯一100%覆盖“科技十巨头”(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京东、网易、百度、吉利汽车、中芯国际)的港股科技类指数,且权重占比高达70%,对各领域科技龙头均有布局。其中,ATM(阿里巴巴、腾讯、小米)权重占比近35%。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上述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对于以上引自证券公司等外部机构的观点或信息,不对该等观点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做任何实质性的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投资推荐。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本基金主要投资于香港证券市场中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还面临因投资境外市场所带来的汇率风险以及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投资者可通过基金管理人或代销机构提供的移动客户端、官网等渠道查询其基金交易、保有情况和持仓收益等信息。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3
近一周吸金2.16亿元,“聪明钱”涌入半导体ETF(512480)! 4月决断期叠加财报兑现季,资金都较为谨慎,A股市场以震荡为主。半导体ETF(512480)也进入调整阶段,截至今日10:34,半导体ETF(512480)上涨0.57%,盘中成交额达6.23亿元,居半导体行业类ETF流动性前列。

“聪明钱”逢调整入场,低位吸筹。截至最新收盘日(4月3日),半导体ETF(512480)近4个交易日连续净流入,近一周合计吸金2.16亿元;最新规模达214.35亿元,在半导体及芯片类ETF中规模排名前三。

作为唯一跟踪中证全指半导体指数的ETF基金,半导体ETF(512480)囊括87只半导体龙头股,全面覆盖数字芯片设计(42.6%)、半导体设备(15.8%)、集成电路制造(12.3%)、模拟芯片设计(8.6%)、集成电路封测(6.5%)、半导体材料(4.6%)等半导体上中下游产业链,有效避免单一个股或制造环节带来的波动;前十大权重股中芯国际、寒武纪-U、海光信息、北方华创、韦尔股份、澜起科技等占比46.51%,精准定位价值个股。

技术面上,4月2日,复旦大学宣布,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周鹏、包文中联合团队成功研制全球首款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32位RISC-V架构微处理器“无极(WUJI)”,中国二维半导体芯片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基本面上,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6971亿美元,比2024年的预期增长11%。SHD Group预测,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突破92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7.4%,中国作为最大应用市场,本土芯片厂商有望抢占增量份额。

在科技投资中,半导体素有“挖黄金不如卖铲子”的评价。当前的短期回调,或正是投资者逢低选择的好机会!一键布局“科创基石”半导体ETF(512480),场外联接 ( A 类:007300;C 类:007301 ),捕获中国硬核科创成长红利!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3
关税落地,半导体或再迎布局契机!什么是半导体设备?一图带你读懂 4月2日随着特朗普“关税对等”政策落地,A股反应有些出乎意料,沪指窄幅震荡,盘面上半导体表现强势,半导体设备ETF(561980)早盘一度涨逾1%。那么,什么是半导体设备,上下游产业链都有哪些?目前国产化率进度到哪一步了?一图带你看懂半导体设备产业链。

image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3
抢装催动基本面持续修复,光伏产业链回暖,光伏龙头ETF(159609)近5资金净流入超1000万 截至10:03,光伏龙头ETF(159609)成分股浙江新能涨1.94%、爱旭股份涨0.99%。

资金层面,光伏龙头ETF(159609)近5资金净流入超1000万。

太平洋证券指出,抢装催动基本面持续修复,2025年1-2月光伏新增装机39.47GW。2025年1-2月光伏新增装机39.47GW,同比增长7.49%。抢装氛围下,产业链报价持续回暖。N型电池片部分,价格有所上涨。考虑到现阶段电池片库存水位较低,厂商议价能力较强,故电池片价格仍有挺涨动能。同时组件报价也有所上涨。

光伏龙头ETF(159609)紧密跟踪光伏产业指数。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将主营业务涉及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待选样本,选取不超过50家最具代表性公司作为样本股,反映光伏产业公司的整体表现,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标的。

最新数据显示,光伏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隆基绿能、阳光电源、TCL科技、特变电工、通威股份、TCL中环、晶科能源、正泰电器、德业股份、晶澳科技。



相关产品:

光伏龙头ETF(159609)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3
阿里Qwen3模型即将发布,关注聚焦新质生产力的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 截至9:42,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微跌0.25%,权重股中,云天励飞涨超3%,芯原股份涨超2%,寒武纪、复旦微电涨超1%,石头科技跌超5%,晶晨股份跌超2%。

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该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30只市值较大且业务涉及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聚焦人工智能产业核心的算力芯片和应用环节,发展新质生产力。数据显示,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基金规模较一个月前增加1.70亿元。

消息面上,阿里Qwen3模型即将发布:4月2日,有媒体报道称,阿里Qwen3模型即将发布,该模型重点优化推理效能,中文QA和数学推理任务表现超越GPT-4o,兼容国产算力芯片,将重点用于推动政务、金融领域应用。

另一方面,英伟达发布FFN融合技术,通过优化Transformer架构,将大模型推理延迟降低1.71倍,计算成本缩减35倍。该技术已集成至H100/H200芯片,支持实时4K图像生成与自动驾驶模拟。

华泰证券指出,随OpenAI、Llama、Deepseek、Qwen等模型对于开源生态的进一步丰富,AI应用或将迎来加速迭代。

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今年处于行业第一,产品线齐全;指数投资经验超20年。



关联产品:

人工智能ETF(159819),场外联接(A类:012733;C类:012734):人工智能核心标的,一键打包AI各细分环节龙头公司,产业分布均衡。

聚焦新质生产力,覆盖产业链核心环节的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3
南向资金爆买超180亿元港元,机构:“对等关税”对港股基本面的实质性冲击或有限 关税政策扰动市场,港股科技股普遍下挫,京东集团跌超5%,药明生物、阿里巴巴、长城汽车等跌幅居前,逆势小米集团涨超3%。南下资金大手笔加仓,截至发稿净买入港股超180亿港元。

场内热门T+0品种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跌1.67%,换手率近20%。

中信证券挂观点认为, 短期扰动不改港股全年反转行情。“对等关税”对港股基本面的实质性冲击或有限 ,一方面港股对美营收敞口较低,另一方面根据彭博一致预期计算的港股2025年业绩预期在已落地的两轮关税下仍小幅上修,整体看港股的业绩预期受国内的环境影响更大。

中泰证券分析认为,美国对等关税大棒落地后,部分海外不明朗因素消除,港股的焦点将再度聚焦企业的自身基本面及行业景气。随着部分上游AI及机械人产业链个股的估值大幅调整,再度出现吸纳的价值。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3
<
56
57
58
59
60
>
跳至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