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资金半日净买入超175亿!关税风波下,互联网是错杀吗?
同壁财经
来源:希财网
4月9日截至午盘,恒生三大指数纷纷下探。无惧风波,南向资金半日净买入额超175亿,小米集团逆势上涨2.96%。相关ETF方面,中概互联ETF(513220)小幅回调。
关税冲击下,市场可能迎来一个重要的中长期周期的相对低点,从避险到布局的视角,如何理解当下的中概互联?
一、关税政策与中概互联网主营业务存在弱相关性
根据大多数中国互联网公司年报,其核心业务(社交娱乐、电商、游戏、本地生活服务、支付等)从美国业务获取的收入和利润有限。
事实上,其国际业务分布在除美国之外的东南亚、拉丁美洲、中东、欧洲等多个地区。
据wind,腾讯2024年报显示,国际游戏收入仅占游戏总收入的不到10%,且分散于全球各地,美国市场占比不足3%。网易的国际游戏收入占总游戏收入的约10%。快手的国际业务营收占比不到5%。
值得一提的是,跨境电商方面,各互联网电商逐渐强化布局海外仓及本地化产业链。
拼多多旗下的Temu已从2022年底100%依赖美国市场,降至2025年2月美国用户仅占Temu月活的不到15%,并且Temu通过供应链分散(墨西哥中转仓覆盖30%订单)降低政策风险。
而阿里巴巴的国际商业收入(含Lazada、Trendyol等)占总营收的9%,其中直接涉及美国市场的业务(如速卖通)占比更低于3%。
2、 中概互联的估值水位具备性价比
对比视角看,经过市场快速调整后,截至4月8日,据iFind,当前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为18.6倍,港股市场绝对估值仍处于全球较低水平,相比A股也具备性价比。
而中概互联ETF(513220)的标的指数——全球中国互联网指数的估值为17倍,低于近三年来95%的时间。
据高盛最新研报,当前中国互联网公司中位数市盈率为12倍,均低于2022年10月(退市危机时期)和2024年9月(政策放松前)的估值水平。
彭博对中国和美国的互联网公司的前瞻性市盈率进行了比较,显示中国互联网公司估值明显低于美国同行。
当前的折价,或许更多反映地缘风险的不确定性,但与此同时,这种估值差异提供了投资机会。
3、 互联网盈利增长具韧性,且将受益于国内的加码和改善
据高盛,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收入和净利润仍然呈现增长趋势。2025年全年,研究预计收入增长约为12%,净利润增长约为12%。
在技术替代方面,互联网龙头公司等均已启动GPU国产化计划,通过华为昇腾等供应商降低对海外芯片地依赖。据媒体报道,其2025年国产芯片采购占比预计达35%。
同时,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的商业模式——轻资产特性+内需市场&全球化布局,具备一定的内在抗风险性:本地生活服务(如美团)、支付生态(如微信支付)、社交娱乐(如快手、腾讯游戏)等。
2025年2月,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互联网企业被明确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提出通过法治保障、金融支持和营商环境优化推动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自主可控、新质生产力逻辑的强化,人工智能、半导体、AI应用等前沿科技领域重要性逐步凸显,而覆盖了各细分领域的互联网龙头企业或将率先取得技术突破。
四、市场观点:错杀共识下的价值和机会
申万宏源:在关税冲击带来的基本面担忧出清后,市场可能迎来一个重要的中长期周期低点,继续看好后续港股回调后的中期投资机会。当前港股恒生指数估值几乎为全球最低,和日本、英国、法国、德国以及东南亚国家水平相当(估值均为十几倍左右),几乎为全球主要市场最低估值水平。
高盛:在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中国互联网龙头公司总体面临的美国业务风险有限。目前这些公司有10-15%的利润增长预期,估值具有吸引力。投资者或可逢低关注在香港上市或双重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而非仅在美国上市的公司。
招银国际:短期关注防御属性及政策有望受益、有股东回报能力的互联网公司。
如在美国与全球关税冲突持续演绎的背景下,对贸易冲突相对免疫、更受益于内需驱动、且需求具备韧性的行业及公司或有望成为避风港。游戏、音乐板块相对具备防御属性;受益于具备韧性的国内和出境游需求、且 2Q 有相对高频行业数据可供验证的行业;国内收入占比较高,且有望受益于增量内需政策拉动的电商板块等。此外,仍建议关注估值重回具备吸引力区间,但具备较强技术实力及丰富应用场景,有望持续受益于 AI 浪潮、且具备行业较为领先股东回报水平的互联网龙头,如腾讯、阿里巴巴。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上述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对于以上引自证券公司等外部机构的观点或信息,不对该等观点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做任何实质性的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投资推荐。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投资者可通过基金管理人或代销机构提供的移动客户端、官网等渠道查询其基金交易、保有情况和持仓收益等信息。
关税冲击下,市场可能迎来一个重要的中长期周期的相对低点,从避险到布局的视角,如何理解当下的中概互联?
一、关税政策与中概互联网主营业务存在弱相关性
根据大多数中国互联网公司年报,其核心业务(社交娱乐、电商、游戏、本地生活服务、支付等)从美国业务获取的收入和利润有限。
事实上,其国际业务分布在除美国之外的东南亚、拉丁美洲、中东、欧洲等多个地区。
据wind,腾讯2024年报显示,国际游戏收入仅占游戏总收入的不到10%,且分散于全球各地,美国市场占比不足3%。网易的国际游戏收入占总游戏收入的约10%。快手的国际业务营收占比不到5%。
值得一提的是,跨境电商方面,各互联网电商逐渐强化布局海外仓及本地化产业链。
拼多多旗下的Temu已从2022年底100%依赖美国市场,降至2025年2月美国用户仅占Temu月活的不到15%,并且Temu通过供应链分散(墨西哥中转仓覆盖30%订单)降低政策风险。
而阿里巴巴的国际商业收入(含Lazada、Trendyol等)占总营收的9%,其中直接涉及美国市场的业务(如速卖通)占比更低于3%。
2、 中概互联的估值水位具备性价比
对比视角看,经过市场快速调整后,截至4月8日,据iFind,当前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为18.6倍,港股市场绝对估值仍处于全球较低水平,相比A股也具备性价比。
而中概互联ETF(513220)的标的指数——全球中国互联网指数的估值为17倍,低于近三年来95%的时间。
据高盛最新研报,当前中国互联网公司中位数市盈率为12倍,均低于2022年10月(退市危机时期)和2024年9月(政策放松前)的估值水平。
彭博对中国和美国的互联网公司的前瞻性市盈率进行了比较,显示中国互联网公司估值明显低于美国同行。
当前的折价,或许更多反映地缘风险的不确定性,但与此同时,这种估值差异提供了投资机会。
3、 互联网盈利增长具韧性,且将受益于国内的加码和改善
据高盛,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收入和净利润仍然呈现增长趋势。2025年全年,研究预计收入增长约为12%,净利润增长约为12%。
在技术替代方面,互联网龙头公司等均已启动GPU国产化计划,通过华为昇腾等供应商降低对海外芯片地依赖。据媒体报道,其2025年国产芯片采购占比预计达35%。
同时,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的商业模式——轻资产特性+内需市场&全球化布局,具备一定的内在抗风险性:本地生活服务(如美团)、支付生态(如微信支付)、社交娱乐(如快手、腾讯游戏)等。
2025年2月,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互联网企业被明确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提出通过法治保障、金融支持和营商环境优化推动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自主可控、新质生产力逻辑的强化,人工智能、半导体、AI应用等前沿科技领域重要性逐步凸显,而覆盖了各细分领域的互联网龙头企业或将率先取得技术突破。
四、市场观点:错杀共识下的价值和机会
申万宏源:在关税冲击带来的基本面担忧出清后,市场可能迎来一个重要的中长期周期低点,继续看好后续港股回调后的中期投资机会。当前港股恒生指数估值几乎为全球最低,和日本、英国、法国、德国以及东南亚国家水平相当(估值均为十几倍左右),几乎为全球主要市场最低估值水平。
高盛:在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中国互联网龙头公司总体面临的美国业务风险有限。目前这些公司有10-15%的利润增长预期,估值具有吸引力。投资者或可逢低关注在香港上市或双重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而非仅在美国上市的公司。
招银国际:短期关注防御属性及政策有望受益、有股东回报能力的互联网公司。
如在美国与全球关税冲突持续演绎的背景下,对贸易冲突相对免疫、更受益于内需驱动、且需求具备韧性的行业及公司或有望成为避风港。游戏、音乐板块相对具备防御属性;受益于具备韧性的国内和出境游需求、且 2Q 有相对高频行业数据可供验证的行业;国内收入占比较高,且有望受益于增量内需政策拉动的电商板块等。此外,仍建议关注估值重回具备吸引力区间,但具备较强技术实力及丰富应用场景,有望持续受益于 AI 浪潮、且具备行业较为领先股东回报水平的互联网龙头,如腾讯、阿里巴巴。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上述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对于以上引自证券公司等外部机构的观点或信息,不对该等观点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做任何实质性的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投资推荐。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投资者可通过基金管理人或代销机构提供的移动客户端、官网等渠道查询其基金交易、保有情况和持仓收益等信息。

全部回复(0)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