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理财
保险
股票
基金
贷款
信用卡
百科
问答
问答
视频
产品
贷款导航
选保险
舆情宝
笔记
顾问入驻
推荐
贷款
股票
基金
理财
保险
排序方式
热门
新发布
新回复
3400点后A股怎么走?机构正在用真金白银锁定这个方向
同壁财经
基金顾问
继上周上证指数突破3400点后,今日大盘继续上扬。
10家主流券商的策略报告出现罕见共识:当北向资金单周净买入周期股60亿元,当TMT板块融资余额两周下降4.2%,市场正在从"讲故事"转向 "算业绩"。
3月前两周,建筑装饰、钢铁等顺周期板块涨幅超9%,但中信建投测算显示,这些板块中仅23%的公司2024年净利润正增长。这种"低估值修复"更像是年报季的防御性动作:Wind数据显示,近300家预亏公司集中在TMT和消费,而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ROE中位数8.7%,比全市场高67%。东吴证券调研印证:83%的基金经理仍将科技作为核心持仓,只是开始在5000亿市值的AI板块中寻找 "有业绩的细分"。
政策面的双重信号加剧了这种均衡: "择机降准降息"表态后,3月PMI新订单指数回升至50.9,30城地产销售同比转正18%,顺周期修复逻辑强化;同时《提振消费30条》直指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与AI算力、工业母机等"新质生产力"形成政策共振。中证A500指数的行业分布(制造47%+ 科技28%+ 消费15%),恰好构成"政策敏感型+成长确定性"的组合,避免单一板块过山车。
对于普通投资者,当前市场的复杂性在于:追高TMT怕回调(3月前两周振幅12%),抄底周期怕持续性(2024年周期股ROE行3个百分点)。
紧密跟踪A500指数的$A500指数ETF(SH560610)$的三个特性恰好破局:
1. 行业轮动不踏空:A500指数ETF(SH560610)紧密的跟踪的A500指数,500只成分股覆盖31个申万一级行业,前十大权重合计仅28%。2025年以来,当TMT领涨时,指数中电子、计算机合计贡献18%收益;当周期反弹时,钢铁、化工权重达9%,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结构,让2024年该基最大回撤仅15%,远小于单行业基金的28%。
2. 定投机制抗波动:场外联接基金(022455)支持10元起投,就"估值偏离定投"策略显示,当指数PE低于近三年30%分位(当前14.85倍),自动追加20%投入。历史回测显示,这种策略在2022年熊市中比普通定投多赚6.3%。
当市场在顺周期与科技之间摇摆,机构正在用指数基金践行 "不赌方向,只做配置" 的策略。A500指数ETF(SH560610)的12亿份增量背后,是对"政策+业绩"的双重验证:它既包含30%的高景气制造(2025年净利润增速25%),又保留20%的估值洼地(消费PE低于历史20%分位),更以0.15%的费率成为震荡市中的"成本杀手"。对于普通投资者,这或许就是 3400点最务实的选择。
作者:ETF红旗手
阅读全文
0
0
2025-03-17
美股强势反弹,纳斯达克指数涨2.61%
同壁财经
基金顾问
上周五,美股三大股指集体反弹,道指涨1.65%,纳指飙升2.61%,标普500涨2.13%,科技股领涨,英伟达大涨超5%,特斯拉涨超3%。
美股近期持续回调,纳指已回落至去年9月以来的低位;3月17日早盘,纳斯达克ETF(513300)、标普ETF(159655)等上涨。
展望后市,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较为关键,若释放鸽派信号,美股或延续反弹;短期需警惕地缘冲突及经济数据疲软风险。
阅读全文
0
0
2025-03-17
育儿补贴发放或扭转消费预期,聚焦港股互联网消费龙头,港股消费ETF(513230)持续上攻
同壁财经
基金顾问
3月17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可选消费股走强,泡泡玛特、名创优品等盘中上涨。港股消费ETF(513230)现涨0.88%,港股消费ETF(513230)紧密跟踪港股通消费指数,聚焦港股互联网消费龙头,锐度和弹性较高。
消息面上,3月13日,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落实《关于促进人口集聚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育儿补贴项目实施细则及服务流程。从今年3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家庭生育一孩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1万元;生育二孩发放育儿补贴5万元,按照每年1万元发放,直至孩子5周岁;生育三孩及以上发放育儿补贴10万元,按照每年1万元发放,直至孩子10周岁。育儿补贴有望改善市场对消费板块的预期,带动消费企业预期向好。
中信建投表示,消费板块的投资价值在于其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的地位日益凸显。随着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消费板块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具体而言,政府将通过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制定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的专项措施,释放多样化的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此外,政府还计划通过放宽准入、减少限制、优化监管等手段,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的发展。
阅读全文
0
0
2025-03-17
具备分红能力但长期不分红的行为或纳入重大负面事项,红利再获提振!中证红利ETF(515080)一季度分红进行中!
同壁财经
基金顾问
3月17日,三大股指涨跌不一,沪指飘红,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翻绿。中证红利ETF(515080)实时涨幅0.26%,表现较为亮眼。
成份股方面,威孚高科涨逾5%,旗滨集团、宁波华翔、浦发银行涨超2%,森马服饰、中信银行、宝钢股份、华夏银行、建发股份多股跟涨。
消息面上,上周五沪深交易所发布修订后的信息披露工作评价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值得关注的是,该指引在强化现金分红监管、强化信息披露主体责任等方面作出完善,设置“一年多次分红、持续分红、分红可预期性”的加分情形,明确“具备分红能力但长期不分红”的减分情形。此举或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积极实施现金分红,更好地回报投资者,推升上市公司持续投资价值。
随着上市公司分红提升,红利类ETF分红也有望进一步提升。近期招商基金旗下中证红利ETF(515080)发布2025年第一次分红公告,本季度每十份分红0.15元,分红比例为1.01%。据了解,这是中证红利ETF成立以来的第12次分红,每十份累计分红金额升至3.35元。
事实上,自成立以来中证红利ETF就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分红比例及节奏,2020年以来中证红利ETF每年分红比例维持4-5%;分红节奏上看,中证红利ETF自2024年初调整为季度评估分红模式,助力持有人现金流管理。
展望后市,中信证券最新分析认为,从定量指标看,当前红利策略或已呈现较为显著的底部特征,长期来看,在分红政策强化措施、低无风险收益率环境、长期资金引导入市的政策背景下,红利策略兼具底部特征与修复空间。国信证券认为,险资持续加大长期优质红利类资产的配置力度,叠加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的持续推进,该机构认为红利类资产仍是险资布局的核心脉络。
阅读全文
0
0
2025-03-17
消费概念获持续催化!消费ETF沪港深(517550)、消费ETF(510150)双双放量,贵州茅台再度上行!
同壁财经
基金顾问
3月17日,消费股暂歇,贵州茅台仍韧性红盘!截至9时50分,消费ETF沪港深(517550)、消费ETF(510150)同步放量!资金逢低布局意图明显。
提振消费迎重大利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印发,明确指出要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等,从八个方面提出了30项具体措施,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展望后市,随着短期政策叙事趋于乐观,行情又一次走向完美春季躁动:各地方积极性全面提升,响应刺激消费和激励民企政策导向,生育激励政策中央和地方真金白银支持。“东升西落”叙事有群众基础,外资积极参与消费刺激定价,强化乐观预期。市场预期降准降息、流动性宽松重启。
阅读全文
0
0
2025-03-17
2月三方能繁小幅下滑,畜牧养殖ETF(516670)拉升,神农集团涨超5%
同壁财经
基金顾问
猪肉股盘中拉升,神农集团涨超5%,巨星农牧、生物股份、圣农发展、罗牛山、牧原股份等多股涨超2%。畜牧养殖ETF(516670)涨1.28%。
产能数据方面,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1月能繁母猪存栏量4062万头,环比下滑0.4%,连续两个月回调。从三方数据来看,2月涌益能繁存栏样本数据小幅下滑0.05%,钢联样本数据环比增长0.06%。
生猪2月第三方能繁下降,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主要因头部部分企业更新种群及前期超配后淘汰带动的母猪淘汰量增加。
华源证券指出,从行业与周期视角看,猪价预测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不同企业的经营效率差异仍十分明显,投资应从“周期思维”向“优质优价”转化。对应到股价层面,当前生猪板块市场关注度较低,且板块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成本领先企业在2025年盈利确定性较强。
畜牧养殖ETF(516670)跟踪的中证畜牧指数(930707.CSI)前十大成份股包括海大集团、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梅花生物、大北农、圣农发展、生物股份、唐人神、天康生物,权重占比约70%,聚焦于畜牧养殖细分龙头。值得一提的是,畜牧养殖ETF(516670)管理费为0.2%/年,为跟踪该指数的ETF最低。
阅读全文
0
0
2025-03-17
英伟达GTC大会召开在即,揭秘云计算背后的投资机会
同壁财经
基金顾问
今日,英伟达GTC大会正式拉开帷幕,作为科技领域的年度盛会,这场大会极有可能带来全新的投资机会,特别是云计算领域,或将成为全场瞩目的市场焦点。
DeepSeek的横空出世,让人工智能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从医疗诊断到金融分析,AI的应用触角已经延伸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其中有一个关键因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那就是被誉为人工智能发动机的 “算力” 。
你或许不知道,每一次刷某音某手,每一次用DeepSeek,甚至医院里开方诊断,都在给这个赛道“发电”!没了它,大模型会瘫痪,自动驾驶会失灵,连你手机里的搜索功能都用不了。
此刻,一场激烈的军备竞赛正在打响:微软投资800亿美元,亚马逊投入226亿美元,华为、腾讯激烈肉搏,全球资本纷纷押注云计算,因为它掌握算力,掌握着AI时代的未来。
云计算,可以理解为国家电网集中供电的模式。云计算企业就像发电厂,统一提供电力(算力),免去用户维修维护的烦恼。算力是所有信息技术的基础,就像电力是家电运行的基础。云计算通过"云"存储,为所有不确定的个体提供算力资源,用户只需通过网络即可随时使用。
云计算有三种商业模式:
第一种是IaaS,提供基础设施,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发电厂,为各个企业提供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网络资源来支撑业务运行。
第二种PaaS,侧重于平台,云计算企业类似国家电网的调度系统,哪儿缺电,哪儿富余,合理高效的配置资源。比如腾讯云的开发平台,不仅提供算力等基础资源,搭建好了开发平台和工具,让用户可以直接开发。
第三种SaaS,不仅发电,还给配上全套智能家电,用户打开遥控器就能用。钉钉,打工人都知道吧,阿里研发的,不仅提供基础的云服务,还集成了办公、沟通、管理等全方位功能。
图片来源:本文作者
一、DeepSeek彻底引爆算力需求
那云计算又是怎么跟AI扯上关系的呢?这回还真不是硬蹭,这里头是有实打实的硬逻辑。
DeepSeek横空出世,大家都知道了原来大模型的训练成本可以这么低。GPT-4训练高达1亿美元,DeepSeek-V3仅557.6万美元。说白了,ChatGPT就是高耗能空调,同样的性能,甚至更优,DeepSeek耗能只有二十分之一,这就引发了很多人对算力过剩的担忧。
但是,难道有了低能耗空调,发电厂就没生意了吗?当然不是!这是一次技术平权革命。
低能耗的大模型让更多中小企业能够负担得起,同时巨头企业也会因成本下降而增加算力使用。更重要的是,DeepSeek打开了想象空间,推动更多AI创新应用的出现。这种变化不仅不会导致算力过剩,反而会带来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对云计算行业来说是重大利好。毕竟,目前不仅仅是云计算大厂在卷算力,智能汽车等其他行业也在“卷”,此外,智能汽车行业也在“卷算力”,3月13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小鹏汽车今年算力投入达数十亿元。
民生证券在最近研报的也做了相应的总结,DeepSeek等头部模型的发展让AI应用加速落地,AI Agent也将进一步放大推理算力需求,使用量快速提升推动AI算力需求进入从训练推动到推理推动的拐点;国民级应用模型使用持续放大算力需求,同时降低AI行业进入门槛与成本。长期看将推动总需求上升而非下降,将加速推理算力需求的提升。
二、AI驱动MaaS之变
更有意思的是,大模型的发展还引领云计算行业形成了新的商业模式:MaaS,名为“模型即服务”(Model as a Service)。
也就是说,你不懂AI没关系,什么模型训练,模型部署,调节参数都不用做,云计算企业已经帮你搞定了一切,用就完事。比如腾讯微信新上的功能,只要打开微信搜索框,点击下面的“AI搜索”按钮,就能跟DeepSeek-R1模型对话,想用多久用多久。
图片来源:本文作者
现在的MaaS,可谓是光明顶,各家门派都要占领,一争高下。除了腾讯,华为云也上线DeepSeek V3/R1满血版模型,联合昇腾社区适配国产AI芯片,从芯片到API再到应用开发,一条龙打通;阿里云百炼平台上线DeepSeek-V3等六款模型,打出“前100万token免费”的旗号,与其他云厂商的限时免费政策形成直接竞争,并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云和AI基础设施。
此外,像金融、医疗、政府等特定行业有特定的需求,云计算企业可以提供定制化服务。很多人都构想过的AI医生,科大讯飞不仅做出来了,甚至已经应用到全国400多个县级医院。他们的定制模型叫“智医助理”,是全世界第一个通过医师资格考试的AI。它和基层医生一起诊断,如果发现和医生的诊断不一致,就会提交给上级专家审核,上级专家复核后反馈修改意见,这就避免了诊断出错,基层看病更有保障。
说了这么多,还是那个观点,云计算在需求端是完全确定性的。一方面,算力需求旺盛,作为发电厂,供电蹭蹭涨。另一方面,云计算企业通过提供MaaS服务,为更多AI应用百花齐放打下基础。
三、云计算的投资解答
从产业动态来看,近期阿里千问推出最新推理模型QwQ-32B,仅用320亿参数性能媲美具备6710亿参数的DeepSeek-R1,伴随而来的是部分算力公司开始公布大金额算力订单。
消息面上,据媒体报道,3月12日晚间,宏景科技披露了一份总额超7亿元的智算项目服务合同,这是继海南华铁、蓝耘科技的两份37亿元左右大单引爆市场后,近期A股出现的又一算力订单。近期市场传言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等互联网大厂的算力订单潮来临,预计宏景科技占据阿里巴巴算力招标(据称第一期300亿元规模)的一定份额。
但从实际投资角度看,算力板块的概念股,相对认知门槛较高,同时个股之间的博弈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一笔订单就会导致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变动。对于大多数个人投资者而言,选股较难,借助指数投资是最简单、直接、且低门槛的投资方式。
目前市场上概念最贴合算力概念的指数,是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930851),主要覆盖50只业务涉及提供云计算服务、大数据服务以及上述服务相关硬件设备的上市公司。其中,算力约占比50%,应用约占比50%,集合AI产业链算力与应用龙头。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科大讯飞(002230)、金山办公(688111)、紫光股份(000938)、浪潮信息(000977)、中科曙光(603019)、恒生电子(600570)、新易盛(300502)、润和软件(300339)、中际旭创(300308)、润泽科技(300442)。
以跟踪该指数的云计算ETF(159890)为例,自2024年8月至今,反弹超过80%,区间最大涨幅超过100%,很好的表征了此轮算力需求的业绩预期。就长期而言,如果算力需求持续获得验证,如果没有能力精选其中个股,云计算ETF(159890)也许是投资算力板块的最优解。
阅读全文
0
0
2025-03-17
震撼!港股科技指数凭啥完爆恒生科技,一文看懂
同壁财经
基金顾问
都在说这轮科技主线下,港股的估值更低,弹性更高,布局价值更高。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对比港股的相关科技指数来看,A股的科创板指数表现确实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就比如我们熟知的恒生科技指数和科创50指数,前者2025年以来涨幅超过30%,而后者仅为10.03%。
那么就港股而言,还有没有比恒生科技指数更强的科技类指数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这只港股科技指数(931574)。
首先我们来看看具体表现:
今年以来,港股科技指数无论是阶段涨幅、振幅、年化收益率都超过恒生科技指数,展现出更高的弹性和进攻性。而且,在回撤方面港股科技指数相比恒生科技指数更低,这意味着港股科技指数在拥有高弹性的同时,波动性还更低。
其次我们来看看估值: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港股指数PE估值为26.69倍,这一点与恒生科技指数相当。但是纵向对比指数历史数据,港股科技指数估值处于近十年的13.63%历史百分位;而恒生科技指数估值处于近十年的34.02%历史百分位。这意味着港股科技指数的估值性价比更高。
最后我们来看看指数构成:
1、 对港股科技布局更全面
我们都知道,恒生科技指数的定位是港股科技板块的全面覆盖;而港股科技指数对“一键打包”港股科技企业则拿捏的更到位,在纳入互联网企业、硬核科技、智能汽车的基础上,加了港股泛科技创新领域的医疗保健。
进一步从行业权重占比看,更能突出中证港股科技指数在行业覆盖方面的全面性。参考Wind二级行业分布,港股科技指数其生物医药权重占比8.61%,这方面恒生科技并没有覆盖。
2、 港股科技更“硬核”、更均衡
港股科技指数从互联网巨头到智能制造、再到生物医药,你能想到的从科技主线到泛科技标的都囊括其中。港股科技指数还是唯一一只涵盖“中国科技十雄”的科技指数,而且占比超过70%。而恒生科技并没有完全覆盖这十只科技企业,其它企业占比也仅为55.36%。港股科技指数头部硬核科技企业权重更集中,其进攻能力自然更强。
此外,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为30只,而港股科技指数则多达50只,权重分布更广;底层资产的市值中位数为590.7亿元,也远低于恒生科技指数的市值中位数为1336.67亿元。
由此可见,港股科技指数既具备头部权重集中的进攻能力,又拥有成份股分布更广的均衡性,是布局港股科技板块不可错过的硬核科技指数。
标的上,港股科技50ETF(159750)紧密跟踪港股科技指数,采用T+0交易制度,有望助力投资者更好的把握港股科技板块带来的投资机遇。大家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作者:ETF红旗手
阅读全文
0
0
2025-03-17
是轮动还是进攻?谈谈这有宽度没深度的行情
同壁财经
基金顾问
上周五的行情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金融搭台,题材唱戏,指数在大多数都不太看好的情况下突然就创下年内新高重回3400点了?真是太神奇了!
盘面上来看整体呈现普涨情况,两市4495家上涨,中位数涨幅1.45%,要说最热的板块肯定是三胎了,连带着乳业一堆涨停板。但是说实话三胎跟养老一样,都属于反复炒作的题材,完全不是那种可持续性的板块,只不过是这波乘了刺激消费发酵的东风,就显得这波行情有宽度没深度。
那么后续到底是继续轮动还是大起进攻?个人觉得还是要看科技大主线是否有所作为。别忘了重估资金是谁带来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核心主线必须是科技,眼前的板块不过是高切低行情续命,把水位端平到接近科技的位置,然后定个方向。
所以周五在明显的指数行情下,持有科技股的朋友必然会有些踏空感,比如创业板指、沪深300在消费、大金融的带动下涨幅都在2%以上,而新上的科创综指却只涨了1.66%,明显有些落后。
但市场大涨突破之后大家都有机会,在主线还是科技股天下的情况下,踏空只是一时的,只有科技股才能带着市场走的更高,更远,这是共识。不过这也教会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管什么时候,均衡配置才是王道、毕竟只有账户足够分散时,才能保证何种“风”起我们都能保持在场。
不得不承认指数化投资的时代真的到了,或许这也是为什么科创板最近又新上科创综合指数的原因。
冷门板块起飞前很少有人能够提前埋伏、盘中冲高大部分也不敢奋起直追、缩量下跌时又不能勇敢进场等等这些都决定了投资“正确性”的高难度,而跟踪指数的ETF却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现如今向科技变革投资已经成为国民共识,产业趋势和波动属于共生共往,像科创综指这样均衡、全面布局科技创新企业的指数就是要在这波科技产业趋势中把握长期“确定性”。而跟踪指数的科创综指ETF招商(589770)则是为大众提供一个人人皆可参与的低费率、低门槛Beta工具。
就像老师们所描述的科创综指:567家企业、17个申万一级行业、从7000亿巨头到8亿新星的市值梯度,构成了一幅动态更新的“硬科技”产业图谱,所以跟踪指数的科创综指ETF招商(589770)无疑是更具性价比的“押注”科技股方式。
而且最近科创综指ETF招商(589770)的场外联接基金好像也快出来了,个人建议大家关注一下。毕竟与场内ETF相比,场外联接基金的投资不需要开通证券账户、不需要实时盯盘,投资操作更简单,还可以设置一键定投,投资门槛更低,无负担上车,契合了更多普通人的需求。
作者:山雨求
阅读全文
0
0
2025-03-17
英伟达GTC大会召开,本周看点在云计算!
同壁财经
基金顾问
上周五,在大消费、大金融等权重股的支撑下,A股迎来放量大涨。不出意外的话,这几天又要开始炒权重股了。
本质上来看,本次市场大涨主要还是源于市场对政策后手,诸如消费提振以及货币宽松等举措的提前博弈。在国家促经济发展趋势下,接下来的政策预期可能还会延续强势,总体向上趋势依旧向好。
但是,经济基本面修复缓慢这是现实,这种权重发力的态势或往往只是市场节奏变化的前奏。而且从过往经验以及当前市场结构来看,接下来大概率会回归题材热点轮动的格局,建议大家还是注意一下追高的风险。
科技板块方面,上周整体虽然表现不佳,但是从上周五的市场反弹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板块情绪很容易被带动起来。而且国内外资金都对科技板块较为青睐,大量资金正在涌入A股市场的科技板块,说明大家还是更看好科技板块的投资价值。
消息面上,英伟达年度GTC大会将于2025年3月17日至21日召开。作为全球科技领域的重要盛会,本周英伟达GTC大会,极有可能科技领域带来全新的投资机会。尤其是算力板块,或将成为本周市场的焦点。
在当今科技浪潮中,英伟达无疑是AI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璀璨明珠,占据着无可撼动的领军地位。据官方披露,大会将发布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包括新一代GB300和B300算力卡、CPO交换机及NVL288机柜方案。
这些创新成果将围绕功率和速率两大关键赛道展开,有望全方位推动算力升级,也或将成为短期刺激算力板块的重要因素。
二级市场来看,云计算ETF(159890)在经过短暂回调后的横盘震荡后,上周五在关键支撑位反弹;资金面上,该ETF该ETF近5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超过4800万元,备受投资者关注。在本周GTC大会的催化下或将迎来新一轮行情,大家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云计算ETF(159890)跟踪的是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覆盖50只业务涉及提供云计算服务、大数据服务以及上述服务相关硬件设备的上市公司。有望助力投资者更好的把握算力板块增长机遇。场外投资者也可以通过联接基金(A类:021716;C类:021717)来把握投资机会。
作者:山雨求
阅读全文
0
0
2025-03-17
<
218
219
220
221
222
>
跳至
页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