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打算买保险但是在接完保险人员电话后手机自动扣了费,保险人员说是系统自动提交了要周一才能申请退款,不确定能不能退,这种情况该怎么办?12315投诉有用吗?
阅读全文假的,网上头条热搜看到人口学家表示,有可能90后退休时间要延迟到70~80岁,看到这个信息就知道是假的。原因有三点:
1、当前男性平均寿命74岁,女性平均寿命77岁,如果要70-80岁才能退休,意味着一半人左右刚领退休金就身故,那么至少一半人没有任何必要交养老保险,如此养老金缺口更大。
2、根据过去养老金评估报告,按照当前养老基金6万多亿的余额,到2035年就会耗尽,那么解决养老金缺口,只能一方面降低退休待遇;另一方面就是延迟退休;降低待遇的话没人敢说,敢说的就是延迟退休,近几年每年到了三四月份,就有人跳出来说延迟退休,就是让大家明确预期。
3、一些发达国家延迟退休年龄大多数是65岁左右,我们平均寿命不及发达国家,退休年龄70-80岁不现实。
专家说延迟到70-80岁是假,真实的应该是延迟到65岁,是一种策略,如同汽车销售一样,还没预售放风说预售价35万,预售时价格25万,让消费者觉得赚到了,鼓吹70-80岁退休,实际65岁退休,让大伙觉得不亏,也是一种心理策略。
当前退休金计算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个人缴费基数高、当地养老金计发基数高、缴费年限长,退休金就更高,不可避免退休金发放金额会有高低之分,延迟退休背景下,如何激发大家养老保险缴费积极性,值得大家去思考。
阅读全文很多人会觉得买了保险,那之后出险一定可以获得赔付,毕竟花了那么多钱买保险就是为了获得保障,但其实这种观念是错的,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出险或者理赔,保险公司是有权拒赔的,保险被拒赔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未如实告知健康状况
很多人为了可以顺利投保,总是会故作聪明地刻意隐瞒自己的身体状况,对于健康告知不屑一顾,等到之后出险就极易被保险公司拒保,因此,我们在投保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的健康状况,并且进行如实告知,换位思考,如果消费者都采用这种方式获得赔偿,那久而久之,保险公司也会出现一定的危机的。
2.出险不在保障范围内
每个保险产品都有自己的保障范围,保险条款上都会写得很清楚,超过这个范围,保险公司不会进行赔付,就拿百万医疗险来说,它的主要保障范围是:责任内住院医疗、特殊门诊费用、门诊手术费用、住院前7日(含住院当日)后30日(含出院当日)内的门急诊医疗费用,如果是普通门诊,且不在住院前7日(含住院当日)或后30日(含出院当日)内的门急诊医疗费用,是不能赔付的。
3.等待期内出险
为了防止带病投保、恶意投保,保险公司都会给本公司出售的产品设置一个等待期,在等待期内出险所产生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是不会给予理赔的,一般来说,等待期通常为30-180天,具体的期限需要大家在投保时留意合同上的具体时间。
4.免责条款里的情形
保险合同当中,都有一个专门的免责条款,凡是免责条款当中约定的情形,都是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比如,百万医疗险的免责条款中会规定遗传性疾病不赔,那么,凡是遗传性疾病造成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都会不会给予报销。
5.保单失效
并不是每款产品都是可以提供终身保障的,因此,如果过了保障期限,那么也是不会进行赔付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没有缴纳保费,每款产品都会有60天的宽限期,在宽限期内,保单继续有效,发生保险事故仍然可以理赔,不过会扣除欠交的保费,消费者在宽限期内可以补缴保费,补缴后合同恢复正常,如果过了60天宽限期,还不交钱,保单就会进入2年的复效期,保单暂时失效,发生事故不赔,这个时候需要申请复效,但保险公司一般要重新审核,过了2年仍未复效的,合同终止,保障彻底失效。
6.未及时报案
就拿人寿保险来说,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公司请求给付保险金的时效期间为五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开始计算,也就是说,理赔必须在5年内提出,超过时效视为放弃权利。
7.不符合保险条款约定的
比如百万医疗险,在保险市场上大部分的百万医疗险都会有一个免赔额,比如,生病后产生了医疗费用5万元,医保报销了4.2万元,自费金额为0.8万元,而百万医疗险的免赔额是1万元,那么就没有办法报销了,需要自己来承担剩余的0.8万元,同时它对就诊医院是有限制的,对于大部分百万医疗险来说,只有被保险人在公立二级及以上的医院普通部就医,才会给予理赔,如果是在公立医院的特需部、国际部就医,或者是私立医院就医,那么就很难用百万医疗险报销医疗费用了,因此,理赔时就很容易被拒赔。
总之,为了降低被拒赔而给自己带来麻烦的风险,消费者在投保时就要如实告知健康状况,并且按时缴纳保费,并且详细阅读保险条款,明确自己所购买的产品的保障责任以及具体要求,这样子才可以在出险时更便捷地享受保障。
希望以上分析可以解答你的疑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