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贷款股票基金理财保险
排序方式 热门 新发布 新回复
水滴互助关停告诉我们,互助的实质是:帮助了他人,帮不了自己! 3.26日,水滴互助平台发布公告,本月31日开始,平台将不再运营,参与互助的1100多万会员,可以领取一份一年期的重疾险,保额50万,由此存在了5年左右的水滴互助成为历史。 这几个月时间,美团互助、轻松互助和水滴互助,参与人数分别超过千万的平台,说停就停,让很多会员既震惊又疑惑,当初参与的目的是平时帮助他人,未来也能帮到自己,而结果是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得到。 本期话题: 1、通过数据,揭秘互助平台的关停原因 2、为什么互助平台的结局一定是倒闭 3、个人如何理性看待互助平台? 一、通过数据揭秘互助平台关停原因 互助平台关停,表面上看是各期申请互助人数大幅增加,参与人数开始恐慌性退出,每期均摊成本增加,对于平台来说,这些都不是理由。 互助平台本身不需要出一毛钱,成员出险调查、日常运营人员工资等,都是从每期均摊金额中扣除管理费来获得,轻松互助、水滴互助、相互宝等平台管理费都是均摊金额8%。 看下水滴互助近两个月数据: 2月份均摊了3337万,管理费8%,就是266.9万,802人出险,平均每个人调查费用和人员开支,摊到3328元 3月份均摊了5735万,管理费8%,就是458.8万,1401人出险,平均每个人调查费用和人员开支成本,摊到3274元 这与轻松互助的数据极为接近。说明互助平台一旦管理费和出险人数比值,达到3200元左右,就可能关停,平台出现亏损。 相互宝目前每期均摊6亿,4000多人出险,人均摊到11000元,相互宝平台虽然对每个月收取的1亿管理费没有公开使用明细,理论上有大量结余。 二、为什么互助平台的结局一定是倒闭? 互助平台,提出的口号:帮助他人,成就自己,这句话一般是用于慈善。 但是用在互助平台显然是不合适的,互助绝对不是慈善,慈善有两个特点:一是自愿捐赠;二是非营利性。 所有的互助平台,都是每期强制扣费,而且每期管理费明细不对外公开,借助互助平台聚拢潜在客户,销售保险产品才是真正目的。 当所有成员发现每期均摊越来越多,出险人数增加的情况,规模运营成本是在降低的,但是管理费并不会降低。 一旦均摊金额达到个人能够接受的红线,就会选择退出,互助平台是一种对赌,庄家是永远的赢家,只赚不亏,小部分人受益,大部分人付出没有任何回报。 互助平台为何会走向关闭: 1、出险人数一直增加 2、实际上强制扣费 3、没有给予成员任何确定利益。互助计划条款、互助金额、包括互助平台本身都是随时可以变化。 三、个人如何理性看待互助平台? 在美团、轻松互助和水滴互助关停以后,当前互助平台中,唯一相对可靠的就是相互宝。 目前均摊人数仍然在9000多万,虽然每个月出险人数在增加,均摊人数每个月减少一两百万,按照目前的趋势,还能够维持一两年,如果通过提高理赔调查和申请互助门槛,或者降低互助计划保额,有可能延长平台寿命。 对于参与者来说,必须心理做好准备,假如两三年以后平台不复存在,你该何去何从?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投保商业保险,将互助计划作为个人保障补充,毕竟目前每人一年一百多块钱,不是非常高。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3
捆绑销售的医疗险都是坑?有四个优点不为人所知 日常有消费者买医疗险时,业务员说这个医疗险不能单独买,必须买个主险,比如重疾险或年金险等产品才可以投保,保的时间长,不担心续保问题。 医疗险原本只需要几百块钱,加上重疾险,交费就是好几千,很多人提出来买个单独的医疗险就可以。 其实捆绑销售根据新的健康险管理办法已经不被允许,但是实际情况来看,捆绑销售的医疗险究竟怎样? 本期话题: 1、盘点过去捆绑销售的医疗险产品 2、捆绑销售的医疗险利弊分析 3、医疗选择的三点小技巧 一、盘点过去捆绑销售的医疗险 过去捆绑的医疗险,最常见的莫过于: 1、太平医无忧。无免赔可以报销自费药,一年额度20万,续保条款为连续投保,需要搭配福禄康瑞等重疾险投保,下架多年,过去买的老客户可以续保。 2、健康健康尊享D,需要投保泰康惠健康、惠福泰等重疾险或年金险,才可以投保,首两年续保每年审核,第三年起承诺续保,虽然产品下架,但是已经买了的仍然可以续保。 3、华夏医保通,需要搭配华夏重疾险或年金险才可以投保,有承诺续保版本,最新医保通旗舰增强版,保证续保6年。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产品,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二、捆绑医疗险的利弊 捆绑销售医疗险:整体交费更高 捆绑医疗险最大的弊端就是一个,搭配重疾险或年金险以后,整体交费三四千以上,甚至更高,如果没有买重疾险,搭配重疾险一起买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如果只想买医疗险,显然投保门槛变高。 捆绑销售医疗险优点: 捆绑医疗险的好处,不仅是自身续保条款比较好,更重要的原因在于: 1、双赢。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大幅提高,即使医疗险赔爆了,组合销售保险公司整体上仍然是盈利,不会轻易停售,即使产品下架,老客户依然可以续保。客户获得了更可靠的续保稳定性。单独销售医疗险,稍微赔付率变高或者为了上市新产品,很容易停售导致保障中断。 任何产品对消费者有利,对保险公司不利的事情,不可能长久,反过来亦然,只有既对保险有利,也对消费者有利的事情,双赢才会长久。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 2、即使产品停售下架或政策调整,仍然有机会续保。保险公司对主打医疗险都会妥善处理,绝不会一停了事,尤其是投保重疾险客户是保险公司最重要的续期保费来源,保险公司不得不考虑核心客户利益。 3、可以人工审核。如果搭配重疾险或年金险投保,即使有肺结节等慢性病,有完整检查报告,保险公司出于整体保费考虑,核保通过的概率比较高,尤其是对带病患者比较有利。 4、附加小额医疗险,有短期保证续保条款,不容易停售,跟百万医疗险实现无缝衔接,比单独买个小额医疗+单独百万医疗险,在医疗险衔接上更好。 三、日常医疗险选择小技巧 当前单独投保的百万医疗险,已经可以保证续保10、15、20年,单独的产品短期内也无须有太多担心。 日常选择医疗险,除了要求续保条款好,增值服务,比如住院垫付功能等都比较全面以外。可以考虑如下几点: 1、投保主打产品 像保险代理人主推的医疗险,一般就是保险公司主打产品,日常卖的多,不会轻易停售或下架,即使下架也会妥善处理。像财险公司推出的医疗险,尽量不要投保,这种医疗险卖的少,保险公司无所顾忌,说停售就停售。 2、有复杂病史,投保人工审核的医疗险 单独投保的产品,部分没有人工核保功能,无法判断复杂情况,容易产生健康告知漏洞,为后续理赔续保留下隐患,走人工核保,无后顾之忧。 3、已经投保有重疾险,预算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单独买个百万医疗险,单独的医疗险也可以保证续保6-20年,短时间内也无须担心。 写在最后 医疗险,卖的不仅是条款,更多是实力。尤其是公司偿付能力和续保传统比较重要,如果小公司产品续保条款(不是宣传页面)明确写明:如果产品停售,可以免健康告知转投本公司其他产品,这种也可以考虑。 关于医疗险的分析就讲到这里,有疑问可以加客服咨询。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3
返还型重疾险究竟怎样?敢买不怕亏! 在保险市场上,有一种重疾险,有病保病,无病可以返钱,切合居民渴望拿回保费的心理,这就是返还型重疾险。 在网上目前形成一种观点,返还型产品都是坑,返还型重疾险、返还型意外险等等,都不要去买,这种说法有点绝对。 本期话题,理性看待返还型重疾险 1、返还型重疾险的三种分类 2、返还型重疾险主要优点和不足 3、什么样的返还型产品具有投保价值? 一、返还型重疾险的三种类型 1、短期返还型。 最常见的是少儿返还型产品,交10年保30年,满期返还150%保费,比如太平洋的少儿超能宝系列,平安爱满分系列,国寿康宁少儿等等。 这种返还型保障期限比较短,价格其实并不贵。 2、长期定期返还型 这种一般是保至70岁或80岁,平平安安到了七八十岁,返还所交保费,合同终止,比如华夏常青树智慧版, 3、终身返还型 这种重疾险保终身,约定60、70、80岁返还保费,保费返还以后,合同继续有效,发生重疾或身故还能赔。比如平安守护百分百、国寿康宁保C、阳光人寿阳光护等 这种理论上可以拿到保费+保额 二、返还型重疾险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 1、有强制储蓄功能,切合国人喜欢储蓄的特点,年轻时开始交钱,能够将一部分存款以保险的形式存下来。 2、当前返还型重疾险费率降低。过去返还型重疾险价格非常贵,交费高保额低,但是当前的返还型重疾险,较储蓄型重疾险非常接近,像守护百分百比储蓄型的平安福还要便宜。 3、综合保障比较全面。轻疾、重疾和身故责任一般都包含, 尤其重疾新规后,可以保高发乳头状或滤泡状甲状腺癌,可以赔原位癌、轻微脑中风等,很容易触发轻疾豁免,在发生轻疾情况下,后续保费可以免交,后续重疾、身故、返还不受影响。 不足: 1、若干年以后返还的钱不值钱,这是因为通货膨胀 2、一旦发生重疾理赔,附加两全险退还已交保费,合同终止,后续不再返还。 网上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保险公司拿钱去做投资类,买返还型重疾险,不如买一份纯重疾险,交费低,剩下的钱可以自己去投资。 但是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并不会投资,也不知道如何投资,更倾向于拿钱消费掉了,而且轻疾豁免对返还型产品而言更有利,豁免保费更高 三、什么样的返还型重疾险具有投保价值 当前返还型产品较过去返还产品而言,不可同日而语,在保费和保障上完全不一样。 有两种情况最好不要买: 1、低收入家庭。如果买的保额过低或交费较高,后续可能无法交费导致保障中断。 2、短期返还型需要慎重。如果是少儿投保,最好是投保终身重疾险+短期返还型,这种可以接受,长短结合,如果只买短期返还型,有保障漏洞,对于少儿而言,保30年的产品无法覆盖重疾高风险年龄(40-60岁),如果中间发生慢性病,到期无法再投其他产品。 在交费能够接受的情况下,对于少儿、女性以及加保的客户,返还型产品仍然有一定吸引力,少儿投保价格便宜,女性可以给自己存一笔钱;而过去已经有一定保障,用来加保的话也是比较有利的。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3
2021年最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偿付能力低对保单影响分析! 截止四月初,各家公司陆续披露了上季度偿付能力情况。 2020年第四季度末,纳入会议审议的178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6.3%,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4.3% 根据最新的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不得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不得低于100%、风险评级在B类以上。 本期话题: 1、当前的热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情况 2、偿付能力低对保险公司的影响 3、个人是否应该投保偿付能力低的公司产品? 一、盘点当前热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情况 1、先看下当前的热门保险公司情况: 当前的热门保险公司,比如国寿、平安、太保、太平等变化不大,去年三季度和四季度的数据变化很小,偿付能力很稳健。不过部分公司值得留意: 友邦人寿 偿付能力依然很强,核心偿付能力超过400%,偿付能力很高。 华夏人寿 华夏人寿、天安人寿等被接管,接管期间不会公布偿付数据。华夏人寿是2020年7月17日被接管,期限一年,到今年7月以后才会公布最新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横琴人寿 四季度核心偿付能力所有下降,从反馈的数据来看,去年四季度保费收入和净利润波动比较大,看下数据情况: 2、过去偿付能力较低公司最新情况 建信人寿、中银三星人寿,摘掉了偿付能力低的帽子 百年人寿和恒大人寿偿付能力持续改善,综合偿付能力在140%左右 中法人寿由于大股东终于注资,资本金由2亿增至30亿,瞬间摘掉了偿付能力低的帽子。目前鸿商集团持股33%,宁德时代和青山控股各持股30%,贵州贵星持股7%,由合资转为中资保险公司,未来可能会给公司改名。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人寿、珠江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偿付能力依然很低,而上季度几乎跌破监管红线的君康人寿,至今没有披露偿付数据,情况不乐观。 二、偿付能力低对保险公司有何影响? 一旦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低于120%或核心偿付能力低于60%,那么带来的影响包括: 1、公司声誉。公司偿付能力低,沦为重大核查对象、甚至被接管,短时间内声誉受损,消费者投保相关公司产品可能会犹豫观望,间接影响保费收入,进一步危及偿付能力。 2、监管谈话、提交改善偿付能力计划。公司高管要被银保监会请去小黑屋喝茶啦,要求限制分红、工资等 3、根据造成偿付能力低的原因,追回负有直接责任的董事或高管薪酬、调整业务范围、限制设立分支机构和广告、调整负责人等。 这种调整核心:通过改善经营方式,改善保费收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三、偿付能力低跟消费者有何关系? 在改善偿付能力的措施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调整业务范围,为减少支出服务。 日常比较担忧的是三种调整: 1、停售赔付率高的产品,尤其是一年期医疗险,可能停售、下架。 2、调低万能险实际利率。像华夏除了金管家钻石增强版等少数产品维持5%利率,很多其他保险理财产品搭配的万能账户实际利率明显下降,影响保险理财预期收益。 3、担心保险公司惜赔。发生理赔可能理赔款迟迟不能到账、可赔可不赔的情况不会通融赔付、提高医疗险续保审核门槛等等。 当保险公司手中没有钱,自身难保的时候,对医疗险、分红、万能产品、重疾险都有潜在影响,不过对长期重疾险、带有保证续保的医疗险等长期健康险影响相对较小。 写在最后: 通过观察发现,一些偿付能力比较低的公司,为了吸引消费者投保,像重疾险定价比较低,理财产品保底利率、实际利率高,短时间内保费收入比较高,但是一旦某个产品赔付率过高,或者保险理财大量退保或到期给付,可能给公司资金流造成冲击。 对保险公司而言,先考虑长期生存,后考虑发展;要保障消费者,先学会保住自己。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3
2021年一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排名出炉,买保险怎么减少纠纷?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了一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针对各家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的消费投诉情况进行了排名梳理,每年投诉过程中,理赔和销售纠纷占绝大部分。 本期话题,看看当前保险投诉排名前十的保险公司有哪些?日常买健康险或车险怎么尽量减少理赔纠纷呢? 01 保险消费投诉排名前十的公司 比较重要的就是亿元保费投诉量,反映卖了1亿元保费带来的投诉情况,这个指标不区分大公司或小公司,也可以不分公司规模,对所有公司都比较公平客观,反映一家公司真实的投诉水平: 排名越靠前说明投诉越多。 1、人身险公司 日常投保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等险种时留意一下: 人民健康、和谐健康、中美联泰人寿、北大方正人寿、合众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华泰人寿、光大永明人寿、德华安顾人寿、复星联合健康。 2、财产险公司 日常买车险,如果理赔纠纷比较多,买车险还是留个心眼。 易安财险、阳光信保、众惠相互保险、阳光农险、泰康在线财险、建信财险、安达保险、安华农险、太平科技保险、众安在线财险 财险公司投诉量比较多的,主要还是小公司,依托线上销售。 在车险大公司中: 大地财险>太平洋财险>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国寿财险 02 如何减少理赔纠纷? 就人身险而言,投保重疾险、寿险、意外险、医疗险等 注意: 1、有病史如实告知。 尤其是有慢性病,也就是当前医疗条件没法根治的疾病,投保时特别留意,提供检查报告给保险公司审核,像高血压、结节、乙肝、心电图ST波段异常等等。 因为过往病史没有告知,造成拒赔,是保险市场第一大拒赔原因,买保险要趁身体健康早投保。 2、买的保险不全 重疾险,只能保癌症.严重脑中风后遗症、严重心脏病等大病,有严格的疾病种类和疾病定义,理赔要求高。 医疗险,报销因意外或疾病住院相关治疗费用,留意免赔额、续保条款和保障范围, 意外险,保意外身故、伤残和意外导致的医疗费用报销,意外险通常不保疾病相关治疗费用,也不赔自杀。 日常买了重疾险,记得搭配医疗险,即使重疾险达不到理赔要求,至少医疗险可以报销治疗费用。 就车险而言: 除了交强险、车损、三责等买的全以外,发生事故,尤其是有人伤情况下,一定要第一时间报案、车辆维修时去指定地点修理、在维修方面保险公司一般以修为主,通常不接受更换零部件,不要自己擅自更换零部件以后再去申请理赔,可能跟保险公司陷入无休止的纠纷,几个月赔不下来。 03 如何减少人身险销售纠纷 1、不要偏听偏信 随着手机自媒体发展,个人可以很轻松从网上获取不同渠道的信息,尤其是对过去买了保险的人来说,在自身不了解保险的情况下,听到别人说产品很坑,就可能去退保。 考虑到不同公司之间和不同销售渠道之间的利益关系,很多人很难客观评价一款产品,如果只谈缺点避谈优点,很容易误导人们退保,引发销售纠纷。 2、学会了解产品基础知识 重疾险,持续能持续交费、保额是否足够、高发轻疾定义是否宽松、特色条款是否足够吸引力等等。 医疗险,续保是否宽松、保障范围是否全面、免责条款是否有不合理要求、是否有住院垫付等增值服务等。 意外险、返还型意外险最大优点就是保障期限长,不会轻易中断;一年期综合意外险价格便宜,综合保障全面,性价比高。 定期寿险,交费低保额额就可以,免责一般都比较宽松。 3、学会做保单整理 保险产品也是商品,有新旧更新很正常,尤其是针对过去买的重疾险,通常三种处理方式: 首先、加保,过去买的保额保额不高,交费也不是很高,交了多年继续交费,保额不高,单独买个性价比高的重疾险加保。 其次、减保,针对保费低、保额的产品,可以考虑做保全降低保额,流出预算单独买个重疾险加保。 最后,如果是分红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很低,回本很慢,可以考虑退保买个更好的产品。如果投保产品带有附加医疗险,自身保障比较全,不轻易退保。 保险产品,一旦投保以后条款固定,更多的理赔或销售纠纷来自于投保阶段,买保险时慎重投保,记得多问多了解,觉得不疑虑的可以录音或保存聊天记录,方便以后维权。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2
医保新规5.1日实施,医保卡大量外借冲击核保,买保险千万别再等了! 2021年2月19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其中有一项规定值得关注:个人职工医保账户里面的钱,也就是医保卡里面的钱,可以给父母、子女和配偶使用,简单说就是可以给他们刷医保卡看病。 过去只有安庆、长沙等极少数城市出台医保门诊共济规定,允许外借,本次新规后所有城市医保卡都可以借给家人使用。对商业保险公司影响特别明显。 本期话题: 1、盘点医保新规主要内容 2、医保新规对保险公司核保和理赔影响 3、医保新规下个人应该怎么办? 01 盘点医保新规主要内容 职工医保主要带来四个变化: 1、扩大医保卡使用范围 医保卡每年个人交费部分和单位交费的少数,都会进入医保卡中,用于看门诊、买药、体检等使用,如果一直没有使用,账户结余会比较高。 过去只有安庆、长沙等少数城市明确出台门诊共济规定,允许医保卡给家人使用,很多地方是不允许的,本次新规后全国的医保卡都可以给父母、子女和配偶使用。在医院可以直接给家人刷卡看门诊。 2、医保卡结余来源发生变化 过去 个人交费部分和单位交费的30%进入医保卡中,改革后只有个人缴费部分进入医保卡,单位缴费部分进入统筹基金。 意味着后续医保卡每月结余会减少。 3、未来门诊纳入统筹基金报销 未来个人看门诊,可以使用统筹基金报销50%,实际上增加了门诊报销额度,不过这个政策还在逐步落实,目前还不可以。 4、严厉打击骗保行为 尤其是第41条,如果将社保卡借给他人住院、重复住院等行为骗取医保基金,面临处罚:暂停医保待遇和高额罚款。 02 医保新规对保险公司有何影响? 保险过去面对医保卡外借,尤其是用于购买慢性病用药,一旦告知必须要求全面体检通过,证明自己身体健康,才能通过核保,这是针对极少数人外借情况,采取的核保措施。 一旦全国大量人群有过医保卡外借情况,必然冲击传统的核保模式,带来突出问题: 1、投保审核 当大家习以为常将医保卡借给家人使用,难免带来众多的就医记录。保险公司不可能安排给每个人做免费全面体检,全面体检成本两三千以上,没有哪个公司可以承受大量客户免费体检,除非投保保费非常高。未来两个方面可能会有变化: 健康告知更严:未来投保医疗险、重疾险等健康险时,很有可能健康告知选项中询问是否有医保卡外借、借给谁、看的什么疾病,以及就诊时间和地点。 体检要求:另外如果有慢性病外借,可能需要自己提供体检报告供保险公司审核,基本不可能下体检函安排免费体检。 2、理赔调查 即使投保时提供了体检报告,承保以后,个人仍然有可能借医保卡给家人,后续再次产生众多就医记录。 短期内出险,保险公司还要去调查就医记录,避免个人有隐瞒病史。 另外如果投保前没有医保卡外借,投保后出现大量医保卡外借家人使用情况,给保险公司调查辨别带来困难。 03 医保新规下个人应该怎么办? 简单总结了一下: 1、没有买保险或者买的不全,不要轻易外借医保卡。 2、外借医保卡用于普通疾病,问题不大,外借用于购买抗癌药、降糖药、降压药等慢性病情况,一定要慎重,给个人买保险带来障碍,需要个人体检报告,增加投保成本。 3、尽量早一点买保险,未来投保健康险健康告知肯定会改变,另外如果医保卡有外借,甚至要及时通知保险公司补充告知。 保险公司不在乎医保卡外借是否违规,在乎的是:无法简单判明究竟是本人使用的还是借给别人使用,给理赔调查带来巨大的麻烦。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2
2021年重疾险怎么选?储蓄型、消费型和返还型哪个好? 2021年2月开始,各家公司基于重疾新规的产品迎来大换血,各家公司产品创新此起彼伏。 市场上虽然重疾险产品种类成千上万,但是无外乎三种类型,储蓄型、返还型、消费型。那么究竟应该怎么选呢? 本期话题: 1、简单方法辨别三种类型重疾险 2、三种类型重疾险核心卖点与缺点 3、日常重疾险搭配思路 01 简单办法辨别三种类型重疾险 储蓄型重疾险:日常投保人群最多,典型特征就是保终身,现金价值不断累积,发生疾病或身故可以赔保额,七八十岁以后可以退保退现金价值,有病保病,无病可以补充养老。国寿福盛典版、太保金典人生、新华健康无忧C6、昆仑健康保普惠多倍版等等。 返还型重疾险:典型特征就是重疾险附加两全保险,或者两全保险附加重疾,在没有发生重疾情况下,可以返还所交保费,比如太平福禄20、平安守护百分百等。 消费型重疾险:分为一年期、定期和终身消费险。定期一般就是保至70岁或80岁,平平安安到期不退钱,合同终止,终身消费险可以保终身,但是现金价值一般到80岁以后不断减少,直至现金价值为0,但是保障仍然有效。这种产品一般是线上互联网重疾险,比如信泰达尔文5号、超级玛丽4号、百年康惠保旗舰版2.0等。 02 三类重疾险核心卖点与不足 储蓄型:这种类型产品风靡十几年,契合中国人心理。 国人普遍有储蓄心理,即使知道买保险是为了买保障,但是面对交费几十年,平平安安要是拿不回来钱,很多人接受不了。因此储蓄型现金价值可以累计,平平安安退保还可以拿钱。 在交费、保障上都比较均衡。 返还型:看得到钱,也看得到保障,在疾病定义改革以后,高发轻疾各家公司比较全,理赔门槛比较,一旦发生轻疾理赔可以豁免保费,更能以小博大。 返还型产品明确规定在某个年龄返还所交保费,日常发生轻重疾病可以赔保额,甚至有的产品规定返还所交保费以后,保障仍然可以保终身。 缺点:交费更高,重疾保额低,一旦发生重疾理赔,后续不再返还。 消费型产品:低保费高保额,扩展责任丰富,加量赔付高 一年期重疾险产品,容易停售、涨价,造成保障中断,除非作为临时保障过渡或用来加保,不可以作为主要保障,靠不住。 消费型产品真正的核心是定期消费型和终身消费型。 定期消费型:比如交30年保至70岁,保障期限覆盖人生高风险年龄,由于保至70岁合同终止不退钱,价格非常便宜,30岁,交两三千,可以保到二三十万保额。 终身消费型,严格以上也算储蓄型产品,80岁前现金价值非常高,也可以退保拿钱,如果不退保后续现金价值逐步减少。 比如30岁,年交2600元,交30年,看下现金价值变化: 03 日常重疾险搭配思路 1、看个人偏好 部分人不想在保险上投入太多,甚至只想花最少的钱,那么可能选择定期消费型或终身消费型。 有的人发现返还型产品,价格也还能接受,能买到一定保额,未来能返钱, 2、看个人交费能力 比如30岁男性,预算6000左右。 如果选择大公司储蓄型重疾险,交费30年保终身,能够买到25万以上保额,如果选择20年交买不到什么保额。 如果选择终身消费型,交30年保终身,买到50万保额,但是是互联网重疾险,有的人担心服务、理赔等,面临犹豫。 还有一种选择,买储蓄型重疾险保额15万,保终身,加上定期消费型重疾险30万保额,保至70岁。 写在最后: 就个人而言,比较推崇的是第三者方案,如果预算不同,选择也会有差异。 有的大公司储蓄型重疾险,可以组合小额医疗险和百万医疗险一起投保,组合比较好,医疗险日常理赔方便,搭配定期重疾险以后,整体保额大幅提高。将线上线下产品所有的优点全部用到。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2
2021年返还型重疾险综合对比,投保哪款更合算? 说到返还型重疾险,不少人看到网上言论觉得返还产品一定交费价格贵保额低,保障不全面,其实那是几年以前。 近两年开始陆续出现的返还型重疾险,综合保障大幅提升,在交费价格上与储蓄型重疾险非常接近,有的产品返还保费以后保障继续有效,可以保终身。 本期话题,汇总疾病定义改革以后,当前热门的返还型重疾险产品情况: 1、介绍平安、太平、华夏和阳光人寿返还重疾险 2、四款产品在轻疾综合保障、交费价格、产品亮点等区别 3、四款产品各自缺点和适合人群 01 四款返还型重疾险基本信息 当前四家公司热门产品分别是守护百分百21、福禄20、常青树优选版和阳光护成人版。 看下基本信息: 守护百分百:这款产品有轻疾是可选,需要轻疾保障需要单独附加,意味着另外交钱。 福禄20和华夏常青树优选版,都是定期返还型产品,平平安安到了80岁,返还约定保费以后合同终止。 阳光护成人版:自身轻重疾病保障全面,返还期限灵活可选。 02 四款产品主要区别 1、轻疾综合保障上 从高发轻疾定义、轻疾赔付比例、轻疾疾病范围来看: 守护百分百21轻疾种类只有10类,不保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重疾,可以赔。 常青树优选版和福禄20高发轻疾全面,只是轻疾有隐形分组较多,影响了轻疾多次赔付。 阳光护成人版,轻疾赔付比例和定义各方面还可以,优于前面三款。 2、交费价格来看 从交费价格来看,最便宜的是华夏常青树优选版,其次是阳光护成人版,交费较贵的就是平安守护百分百和福禄20,守护百分百返还时间更早,70岁就返还。 3、产品亮点来看 守护百分百:重疾和医疗险组合四款中最好,附加优享人生可以报销自费药,搭配百万医疗险可以保证续保5年或20年,保费返还期限早,返还以后保障继续有效。 华夏常青树优选版:价格便宜,综合性价比最高 阳光护成人版:重疾综合保障最好的一款,轻疾无隐形分组,返还时间也较早,附加住院费用小额医疗,保证续保6年,自费药能报销70%,返还期限灵活,返还保费以后保障继续有效。 福禄20:高费用重疾可以额外赔20%,少儿、成年男女特定疾病可以额外赔20%,都是高发疾病,这个加量赔付有比较高的实用性。 03 产品缺点和适合人群 1、守护百分百:轻疾保障范围少,附加轻疾需要另外交费,价格会很高。 2、常青树优选版:轻疾隐形分组较多,80岁返还保费有点迟,返还保费以后合同终止,公司目前偿付能力较低,担心医疗险。 3、福禄20:身故赔120%保费,不是赔保额,在身故保障上有漏洞,交费价格较高。 4、阳光护成人版:搭配融合家庭医疗续保每年审核,发生大病以后后续能不能续保,看保险公司审核政策,消费者比较被动,重疾险本身还是挺不错。 适合人群: 通过交费价格试算看到,对于35岁以上人来说,返还型重疾险价格明显偏高,甚至出现保费倒挂问题(累积交费大于保额),即使没有出现保费倒挂。 返还型重疾险适合35岁以下人群,少儿和年轻人更适合,结合个人交费能力和偏好去选择。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2
一年期综合意外险哪款好?看当前热门5款产品 人生有两件难以预测,一是疾病,另一个是意外; 如果说疾病还可以通过体检来预防;而意外却难以做到。记得不久前跟朋友一起开车从外地返回住处,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突然一声巨响,停在旁边同样等红绿灯的车,被后面来的一辆车追尾,司机头部撞到方向盘,被救护车拉走。 当你遵守交通规则的时候,别人不遵守一样可以给自己带来危险,正应了那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不少经常开车或出差的一家支柱都会考虑给自己买个意外险,价格便宜,买了让家人也放心。 本期话题: 1、一年期意外险的优点和缺点 2、当期热门的一年期短期意外险综合对比 3、谈谈几款产品适合人群 01 一年期意外险的优点与缺点 意外险指的是突然发生的、非本意的、来自外部的伤害,比如摔倒、溺水、车祸都是意外,意外险不保疾病或因疾病导致的意外也是不赔的。比如一个人突发脑溢血或心脏病,从楼梯上摔下来身故,法医鉴定报告写的是疾病引发,那么意外险是不赔的。 一年期综合意外险:针对3类以下低风险职业 优点:保障全价格低,平安到期不退钱,可以保意外身故、伤残、猝死、意外医疗、共用交通等。 缺点:交一年保一年,产品停售会导致中断,而且续保每年审核,上一年意外事故,第二年不赔,比如上一年骨折住院可以报销治疗费用,但是第二年去拆钢板住院不赔。 一般看到意外险,特别留意的是: 1、职业要求,如果高风险职业投保低风险职业意外险,因职业不符合面临拒赔风险; 2、免责条款,就是保险公司不赔的情况,比如高原反应、食物中毒、中暑等之类的,有的公司明显规定了遇到这些情况不赔; 3、投保须知:有的公司投保须知里面明确规定消费者如果买过别的公司意外险,累计意外身故保额达到多少,就不允许再投保,即使投保了出险也不赔,担心消费者短期内投保大量保险,自杀骗保,留意保额限制。 02 当前的热门意外险综合对比 看下当前热门的一年期意外险: 意外险保险责任都比较简单,不做过多说明,需要留意: 大家保险全民大保镖意外险:如果买的是顶配的至尊版,意外医疗额度5万,可以报自费药;但是如果买的不是顶配版,买的至尊版或典藏 版,意外医疗额度较低,只能报医保范围内用药。 小米综合意外险2020年:可以保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2万身故,0.2万财产损失,这里的非机动车指的是: 人力自行车、人力三轮车、电动自行车、电瓶车、助动车以及其他符合法律规定的非机动车。 众惠相互大护法意外险:约定的8个县市医院不赔医疗,分别是: 北京平谷区、北京密云区、北京怀柔区、山东省金乡县、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河北三河县、天津滨海区、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内所有医院除外。 长安大护甲A款:约定的51个县市或特定医院就诊不报销治疗费用,分别是: 1、北京市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县; 2)天津市静海区、滨海区; 3)山东省禹城市、栖露市、莱州市、高密县、金乡县、鱼公县: 4)河北省青县、东光县、因安县、馆陶县、兴降县、三河县、青龙满族自治县、肃宁县、临漳县; 5)河 南省信阳市、洛阳市、波阳市、商丘市、博爱县、新乡市、中车县、鹿邑县: 6)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辽阳市、台安县、辽宁中区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7)吉林省长春中区药大学附属区院、长春市中区院、四平市、延边市: 8)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大兴 安岭市,大庆市; 9)四川省宜宾市、雅安市,叫市医行中心医院、内江市中医医院、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雅安市南城区人民医院,雅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10)贵州省源义市绥阳县; 11)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 12)湖南省衡阳 市中医正骨医院, 03 谈谈几款产品适合人群 众惠相互大护法:综合性价比很高,98元,一般意外30万,如果是自驾意外上身故赔60万,不过医疗有100免赔,不报自费药。 中国人寿成人意外险:如果不附加节假日意外等保障,就保意外身故和意外医疗,保额20万,一年65元很便宜,国寿网点遍布全国,理赔很方便。 长安大护甲A款:长安保险公司似乎被太多医院给坑了?将51个县市或特定医院纳入黑名单,在这些地方就诊不报销治疗费用,对消费者而言实际上严重影响保单责任,尤其是可能出门的人士,不想说了,这个规定真的没什么道理。 小蜜蜂意外险2.0相对小米意外险而言比较相近,医疗无免赔可以报销自费药,小蜜蜂2.0在保障范围和免责条款上稍好。 大家保险全民大保镖意外险,如果是一家之主,想要买高保额,一般意外额度100万,无疑这款产品综合保障最好,免责条款无任何无合理规定。 写在最后: 如果想要省钱,买个一般意外险就可以,可以考虑众惠相互的大护法意外险,如果不考虑扩展责任,有个基础意外保障,日常服务方便,可以考虑中国人寿成人意外险。对于经常开车,考虑高额意外保障的人士而言,大家保险全民大保镖意外险或许是比较好的选择。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2
2021年热门返还型意外险综合对比,哪款性价比更高? 在意外险产品中,除了一年期综合意外险、旅行意外险、航空意外险等产品,还有一种热门险种:返还型意外险。 返还型意外险有现金价值,通常保20年以上,也有保至75岁或80岁,平平安安到期可以返还所交保费,并不是消费险。 不少人看中平时有百万保额的高额意外身价,日后还可以拿钱,这个产品迎合了居民渴望返还的心理。 本期话题: 1、返还型意外险的三个特点 2、当前国寿、平安、太保、太平等热门返还产品对比 3、不同产品卖点和适合人群 01 返还型意外险三个特点 1、保费可以返还 过去返还意外险满期可以返还120%-150%保费,当前的返还产品都是返还100%保费,返还金额相对降低,不过保额更高。 2、核心优点:保障期限长 当前返还意外险普遍可以保三四十年,或者保到七八十岁,产品即使停售,对客户权益不影响,而一年期意外险停售是家常便饭,有的一年期高额意外险不接受大病患者投保,担心自杀骗保。 返还型意外险没有此类担忧。 3、一般意外和自驾意外赔付高 当前日常一般意外或自驾车意外普遍赔到100-200万,有高额身价,对经常开车的人还是很有利,另外当前返还意外险可以扩展保电梯、自然灾害、公共场所特定意外、公共交通意外等,保障范围有大幅提升。 02 盘点当前热门的返还意外险产品 当前返还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保障范围和保障期限比较相近: 国寿百万如意行盛典版,是取代庆典版的最新产品, 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展,是几款产品中保障范围最广的产品,还有较高额度住院津贴,每天可以补贴200元,整体交费比较高,产品中取消了自驾意外,改为乘坐私家车身故可以赔200万,对经常开车的人而言赔付降低了。 人保寿险百万守护至尊版:在交费价格、保障范围方面比较均衡。 太平洋安行宝庆典版:一般意外,比如溺水、摔倒等普通意外只能赔10万,保障范围也比较广,新冠肺炎身故可以赔100万。 华夏护身福增强版:就产品而言,是几款产品中综合性价比最高的一款。 太平百万行无忧2.0:保障期限最长,航空意外保障额度很高。 平安安心百分百:交费15年,价格也比较便宜,各方面也还可以,比较均衡。 03 一年期意外险和返还型意外险哪个好? 但就从交费角度考虑: 一般意外保额100万,当前普通返还型意外险,30岁投保,交费2200左右,交20年,交费44000元 ,保至75岁,保了45年,满期可以拿回44000元。 一年期综合意外险,保额100万,年交保费290元左右,保45年,交费290*45=13050元。 这些只是最简单的纸面数据,就个人而言,如果不是经常开车,而且当前交费能力一般,投保一般意外险性价比更高,交费能力强,平时并不缺钱,承担家庭责任又经常开车或出差,返还型意外险可能更适合,返还型意外险针对自驾、航空等交通赔付金额很高。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2
<
512
513
514
515
516
>
跳至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