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物流作为汽车物流合规龙头,受益于新一轮治超政策,将加速行业不合规运力出清,推动运价修复和市占率提升;折旧高峰期结束,成本优化释放盈利弹性;国际业务(覆盖多式联运网络)和新能源布局(如储能、电池回收)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支撑长期发展。尽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因运价调整承压下滑80.66%,但营收增长27.54%显示业务韧性,未来业绩有望显著改善。
比亚迪概念
比亚迪是一家致力于“用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高新技术企业。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2月,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在全球设立30多个工业园,实现全球六大洲的战略布局。比亚迪业务布局涵盖电子、汽车、新能源和轨道交通等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能源的获取、存储,再到应用,全方位构建零排放的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
储能
储能业务从电池端到运营服务端包含电池(锂电池、铅炭电池、铅酸蓄电池)——BMS(电池管理系统)——PCS(储能换流器)——EMS(能量管理控制)——系统集成——运营服务六个业务板块。
动力电池回收
近年来,为应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相关部门接连发布一系列政策举措。2021年7月初,国家发改委等联合发布通知,提出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体系;2021年8月,工信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航运概念
一份旨在增强我国航运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航运企业长期发展的“海运发展战略”正在有关部门研究之中。战略对航运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提出指导意见,其中或包括调整航运企业税收向国际化接轨,以及建立海运发展专项基金等扶植政策。
沪股通
沪港通是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允许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是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本概念包含了沪股通标的股。
数据要素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数据流通是数据要素建设重点方向。数据的爆发增长、海量集聚蕴藏了巨大的价值,能够推动产业智能化发展,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根据CIC工信安全报告预测,“十四五 ”期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超过25%。本概念主要维护范围包括:自有海量数据相关公司、从事数据服务业务(采集、清洗、集成、存储等)、产业数据运营商、具备数据服务技术或产品的公司。数据安全及数据确权概念单独维护,不在此概念维护范围内。
数字经济
随着数字经济领域顶层规划出炉,我国数字化进程再加速。政策连番加码下,A股市场上数字经济多个细分板块表现强势。机构认为,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重要引擎,顶层规划从经济结构转变上指明了方向,有望成为科技成长赛道投资的前瞻性指引。中长期来看,数字化技术底座、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等多条主线将迎来新的投资机遇。
统一大市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发布。根据《意见》,所谓统一大市场,是指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市场。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需要多维度支持,研报观点认为物流以及供应链管理等相关企业最为受益。大力发展物流行业,促进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是建设现代流通网络中的重要一环。打通堵点、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有助于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意味着物流行业市场空间的进一步扩展以及经营成本的降低。
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智能汽车,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
雄安新区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我国未来长期战略的重大国策。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合作伙伴的经济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智能物流
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智能物流的未来发展将会体现出四个特点:智能化,一体化和层次化,柔性化与社会化。
中俄贸易概念
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逐步加强合作关系,相继签订了《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 (2018-2024 年》、《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议》等合作协议,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两国经贸合作发展创造了重要前提。中俄贸易增速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位列第一,中国继续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的地位,俄罗斯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1400亿美元大关,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