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可转债触发赎回条件对短期持有者确实是潜在利空,但对公司可能是利好。
对投资者的影响:
1. 如果没及时转股或卖出,公司会用100元出头的价格强制赎回,而当前转债价格往往在130-200元,亏损幅度可能高达30%-70%(参考近期瑞鹄、科伦等案例)。
2. 转债一旦公告强赎,价格通常会下跌,容易引发抛售潮。
对公司的意图:
公司强赎是为了逼投资者转股,把债主变股东,既不用还钱又能补充资本,属于变相利好。
操作建议:
1. 看到强赎公告后,立刻在停牌前卖出转债,或转股后第二天卖出正股(注意T+1风险);
2. 持有高价债要每天关注公司公告,尤其留意最后交易日(比如淮22、海澜转债3月28日截止)。
小提醒:
现在行情回暖,强赎案例越来越多。如果你持仓多只转债,可以用我们开发的舆情宝工具,它能实时监控强赎预警,用大白话解读利好利空,每天花1分钟就能避免踩坑(关注希财网公众号免费使用)。
你好呀!关于可转债达到赎回条件是否是利空这个问题,我来给你简单分析一下。
从上市公司角度看:
当可转债达到赎回条件时,说明正股价格已经连续多日高于转股价的一定比例(通常是130%),这是公司希望看到的结果。因为这意味着公司的股价表现不错,投资者可以通过转股获利。对上市公司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利好信号。
从投资者角度看:
如果你持有可转债,达到赎回条件后,你面临两种选择:要么以较高的转股价转成股票,要么被公司强制赎回。如果此时转股溢价率较高,直接赎回可能会让你损失潜在收益,所以部分投资者会认为这是利空。
总结来看:
整体上,可转债达到赎回条件更多是一个中性偏利好的事件,但短期可能会引发一些资金获利了结的操作,导致正股或可转债价格波动。
如果你对可转债投资感兴趣,可以试试希财网的舆情宝产品,关注公众号就能免费体验,帮你实时监控持仓动态和解读市场消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