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炒股的时候,我对各种专业术语一窍不通,PE就是其中最让我困惑的一个。后来查了资料又结合自己的操作经验,才慢慢搞明白它的意思。PE其实就是市盈率,计算方式很简单,就是当前股价除以每股收益。这个数值最核心的作用,就是帮我们判断一只股票的估值高低——数值越高,说明市场对它的盈利预期越高,或者说当前股价相对于盈利来说可能偏贵;数值越低,可能意味着估值偏低,但也要看背后的原因。

不过PE也分好几种,我最早只看静态PE,它用的是过去一年的盈利数据。后来发现这样不够灵活,因为公司的盈利是变化的。动态PE就不一样了,它用的是未来一年的盈利预测,更能反映市场对公司的预期。还有滚动PE,用的是最近四个季度的盈利总和,比静态PE更新鲜一些。这三种PE我都会结合着看,不会只盯着一种。
以前我看PE的时候,总是不知道这个数值到底合不合理,也不会结合公司的财务健康度来判断。直到后来用了希财舆情宝,它的AI财报功能帮了我不少——不仅能看到PE这类基础指标,还会把财务数据拆分成偿债、营运、经营盈利等六个维度评分,算出近一年和五年的财务评分,这样我就能知道公司的财务状况是否支撑当前的PE估值。另外,它的AI选股功能里有估值选股榜单,基于AI估值的上涨空间排序,我可以参考这个榜单里的股票PE情况,结合自己的判断来筛选。还有公众号推送功能,不用整天盯盘,也能收到自选股的PE相关变化或者财务消息提醒,省了不少时间。
我还发现一个误区,就是不能拿不同行业的PE直接对比。比如科技行业的PE普遍比传统制造业高,因为大家对科技公司的成长速度预期更高。要是拿一家互联网公司和一家钢铁公司的PE比,根本没有参考意义。还有,成长股的PE通常比价值股高,因为成长股的盈利增长快,市场愿意给更高的溢价。
如果大家想更方便地结合PE和财务数据选股,不妨试试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平均一天一块钱,就能用到这些实用功能。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获取更多指标解读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