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开始炒股的时候,对放量这个词特别模糊。别人说放量上涨是好事,放量下跌要小心,但我自己盯着屏幕,总不知道怎么才算放量。后来慢慢摸索,总结了几个自己常用的判断方法。

首先看成交量柱。我会把当天的成交量柱和最近一周的平均成交量比,要是突然大了两三倍,那就算放量了。不过也不能只看一天,得连续看两三天,是不是持续放大,这样更准确。
另外,放量还要结合价格走势。比如同样是放量,要是价格跟着涨,说明买的人多;要是价格跌,卖的人可能更多。我以前只看成交量,不看价格,经常判断错,后来才知道两者结合很重要。
还有就是位置。比如在底部区域放量,可能是资金在进场;要是在高位放量,就得小心是不是有人在出货。不过这个位置判断也需要经验,我现在还是会借助工具辅助。
说到工具,我现在常用希财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有时候看到放量,但不知道原因,就去看它的舆情报告。它能抓全网的资讯和讨论,还能解读消息的影响。比如上次看到一只股票放量上涨,我去舆情宝查,发现有对应的利好资讯,还有机构的正面观点,这样心里就更有底了。
对了,希财舆情宝还有公众号推送功能。我设置了自选股,要是有紧急消息,它会直接推给我,不用一直盯盘。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体验,一天平均一块钱,成本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