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长期持有四大行的股票合算吗?散户投资分析

许经理            来源:希财网
许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后台总有人问我,四大行股票能不能长期拿?放个三五年会不会亏?说实话,这问题我每年都要被问好几次。作为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股民,我见过太多散户在稳健投资和收益预期之间纠结,今天就结合我自己的观察和实际数据,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长期持有四大行的股票合算吗?散户投资分析

先说说收益性吧。很多人看上四大行,无非是觉得银行稳,跌不到哪去。确实,四大行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息率常年维持在4%左右,比很多理财产品的收益都高。就拿我身边一个退休阿姨来说,她五年前买了某大行股票,每年分红再投入,算下来年化收益差不多5%,比定期存款香不少。但要说股价大涨,那确实难。四大行盘子太大,资金拉不动,过去十年股价波动基本都在20%以内,想靠股价差价赚大钱,不太现实。

再看安全性。这方面四大行确实没得挑。毕竟背后有国家信用背书,就算经济下行,也不用担心它们会暴雷。我记得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不少中小银行股价跌得厉害,但四大行股价也就回调了10%左右,很快又稳住了。不过安全不代表没风险,利率下行、坏账率上升这些因素,长期看还是会影响盈利能力。比如前两年LPR多次下调,四大行的净息差收窄,净利润增速就慢了不少,这一点散户自己分析时很容易忽略,因为得查财报、看行业研报,太费时间。

流动性也得考虑。四大行每天成交量都不小,就算是几十上百万的资金,进出也比较方便,不像有些小盘股,想卖的时候半天没人接盘。但对散户来说,真正的痛点不是买卖难,而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该买、什么时候该卖。比如去年有个读者跟我说,他看某大行股价跌了5%就赶紧加仓,结果后来又跌了3%,心里慌得不行。其实如果能提前知道市场对这只股票的情绪怎么样,是不是到了企稳的时候,可能就不会这么盲目操作了。

那到底适合什么样的人长期持有?我觉得是那些追求稳定收益、能接受低波动的投资者,比如临近退休的人,或者不想花太多精力盯盘的上班族。如果你是年轻人,想追求高收益,四大行可能满足不了你;但如果你想配置一部分压舱石资产,它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话说回来,散户自己分析四大行股票时,很容易犯两个错:一是只看股息率,忽略财务健康度;二是不知道当前股价是高估还是低估。就拿财务分析来说,四大行的财报又厚又专业,普通投资者光看营收、净利润这些表面数据没用,得看资产负债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这些核心指标,还得对比同行。我以前帮朋友分析时,光是整理这些数据就要花一下午,后来我发现用工具会省事很多。

比如我现在常用的希财舆情宝,它里面的AI财务评分功能就挺实用。它会把财务数据拆分成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6个维度打分,最后算出一个综合财务评分。像四大行这种股票,我只要看一眼这个评分,就知道它最近的财务健康状况怎么样,比自己对着财报一点点算方便多了。而且它还有AI估值功能,能结合业绩预测和市场情况,告诉你当前股价是高估还是低估,有没有安全买点。之前我帮那个退休阿姨看她持有的大行股票,用舆情宝一查,估值显示轻微低估,安全买点在4.2元左右,她一看自己的成本价是4.5元,就知道暂时不用慌,拿着等分红就行。

除了财务和估值,市场舆情也很重要。有时候四大行股价突然跌了,散户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是因为行业政策变了?还是机构在调仓?舆情宝的AI舆情评分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它会抓取全网的新闻、研报、股吧讨论,然后生成一个0-100分的舆情评分,分数越高说明市场情绪越好。比如上个月某大行出了个业绩快报,表面看净利润增长了,但舆情宝的评分从75分降到了60分,仔细一看里面的风险提示,原来是净息差环比继续收窄,这才是影响股价的关键。要是散户自己去翻新闻、逛股吧,可能半天都抓不住重点。

说实话,散户做投资最大的难点就是信息不对称,机构有专业团队分析,我们只能自己慢慢摸索。但现在有了这些工具,普通投资者也能享受到类似机构的分析服务。而且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额度,比如舆情评分、财务评分这些核心功能,不用开通会员也能看,大家可以先体验一下,觉得有用再考虑要不要开通会员。想试试的话,可以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里面有详细的使用指南。

最后总结一下,长期持有四大行股票合不合算,关键看你的投资目标。如果你追求稳健、能接受每年5%左右的收益,那它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想赚快钱、追求高回报,那可能不太适合。但不管怎么选,提前做好分析很重要,毕竟投资是自己的事,多一个工具帮忙,总比拍脑袋决策强。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一些参考,有其他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