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股票赚到钱要交个人所得税吗?不同情形税务处理

明经理            来源:希财网
明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后台总有朋友问我:炒股赚了钱要不要交个人所得税?说实话,这个问题我刚入市时也搞不清,甚至有次卖了只赚了两万的股票,还特意留了笔钱想着交税,结果后来才发现白担心了。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的经验,把股票赚钱涉及的个税问题掰扯清楚,避免大家和我当年一样走弯路。

股票赚到钱要交个人所得税吗?不同情形税务处理

一、买卖股票赚的差价,目前不用交个税

先说最常见的情况:低买高卖赚的差价。比如你10元买了某股票,15元卖掉,这5元差价要不要交个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财政部的规定,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注意,这里只针对上市公司股票,如果是未上市的公司股权,转让收益就要交个税了,但咱们散户平时炒的基本都是A股上市公司,所以这部分收益目前不用操心个税的事。

不过要提醒一句,虽然差价免税,但交易过程中会产生印花税(卖出时按成交金额的0.1%交)和券商佣金,这些是要扣的,但这属于交易成本,和个税是两码事。

二、股息红利要交个税,但分持股时间区别对待

如果股票分红了,这部分股息红利要不要交税?要看你持股多久。根据规定:

- 持股时间≤1个月:红利所得按20%税率交个税;

- 1个月<持股时间≤1年:红利所得按10%税率交个税;

- 持股时间>1年: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税。

举个例子,如果你持有某股票5个月,公司每10股派息5元,你有1万股,到手股息5000元,这时候要交10%个税,也就是500元,实际到账4500元。但如果持有超过1年,这5000元就全是你的。

这里有个细节:股息红利的个税是由券商代扣的,直接从分红里扣,不用自己去税务局申报,这点还算省心。但问题是,很多散户朋友和我一样,手里股票多的时候,根本记不清每只股的持股时间,尤其是做波段的,买了卖、卖了又买,持股时间怎么算?其实按先进先出原则,比如你3月买了1000股,5月又买了1000股,6月卖了1000股,就默认卖的是3月那批,按3月到6月的持股时间算税率。

三、可转债、股票期权这些衍生品,税务处理更复杂

除了直接买卖股票,可转债、股票期权这些品种的个税问题更绕。比如可转债,如果是买卖可转债赚的差价,目前和股票一样暂免个税;但如果是持有可转债到期拿的利息,利息所得可能要交20%个税(上市公司一般会代扣)。

股票期权就更麻烦了,比如公司给员工发的股权激励期权,行权时如果市场价高于行权价,差额部分可能要按工资薪金所得交个税,税率还不低。不过咱们普通散户接触股权激励期权的不多,主要还是注意可转债利息的个税就行。

四、最怕政策变动?用工具盯紧监管动态

说到这儿,可能有朋友会说:规则这么多,记不住怎么办?万一政策变了呢?这也是我当年头疼的问题。我记得2018年有次股息红利税政策调整,我因为没及时看到通知,卖股票时少算了持股时间,虽然最后没亏多少钱,但来回折腾太影响心态。后来我就养成了用工具跟踪政策的习惯,毕竟散户精力有限,不可能天天盯着财政部、税务局的官网。

现在我主要用希财舆情宝的风险预警提示功能,它会实时抓取监管政策动态,不管是个税政策调整,还是印花税、交易规则这些和股民相关的变化,都会第一时间在股票的舆情报告里标出来。比如上个月有个关于股息红利税的征求意见稿出来,我还没在新闻里看到,舆情宝就已经在行业新闻动态板块推了提示,附上了政策原文链接和简单解读,不用我自己去翻冗长的官方文件。

五、免费体验就能用,别让信息差影响收益

可能有朋友觉得用工具是不是要花钱?其实不用一开始就担心成本。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体验额度,像我刚才说的风险预警提示,就在免费的舆情报告里,每天刷新查看次数就能看。我算了笔账,与其花两小时自己在网上搜政策解读,不如花5分钟用免费额度看一眼舆情报告,至少能知道最新的政策方向,避免因为信息滞后踩坑。

对散户来说,炒股赚钱已经不容易,别让税务问题成为隐形亏损。想试试的朋友,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就能免费体验,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的免费额度会自动刷新,关键信息不会错过。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