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量比大于10买还是卖?老股民的3个判断维度

资深唐经理            来源:希财网
资深唐经理 股票顾问
股票领域达人 投资者教育作者
咨询TA

刚入市那几年,我最怕看到盘口突然弹出量比10+的提示——红彤彤的数字像个警示灯,盯着分时图上突然放大的成交量,手里的鼠标悬在买入和卖出按钮上,怎么点都觉得心慌。后来才慢慢明白,量比只是个表象,真正该纠结的不是买还是卖,而是搞清楚这放量到底为啥来的。

量比大于10买还是卖?老股民的3个判断维度

先说说量比到底是啥。简单讲,它就是现在的成交量和过去5天平均成交量的比值,公式是量比=现成交总手÷(过去5日平均每分钟成交量×当日累计开市时间分钟)。正常情况下,量比在0.8-1.5之间算温和,超过2就算放量,飙到10以上,说明现在的成交活跃度是过去5天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这绝对是异常信号,但信号本身不分好坏,得结合具体情况拆。

我总结了三个必须看的维度,都是这些年真金白银踩坑踩出来的经验。

第一个维度,先看消息面有没有动静。记得2023年有次,早上开盘没多久,某行业板块突然集体量比破10,当时我第一反应是翻新闻、刷研报,结果网页刷了半天,零散信息看得头大,等我大概理出可能是政策利好时,股价已经冲上去了,追高怕套,不追又怕踏空。后来才发现,这种时候最忌讳自己瞎翻——信息太多太杂,还容易被滞后消息误导。

现在遇到量比突然放大,我会先打开希财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它能实时抓全网的新闻、研报、股吧讨论,甚至连上市公司刚发的公告都能同步解析。比如上个月有只股票量比冲到12,我点进去看舆情宝的利好/利空消息汇总,发现是公司凌晨发了签订重大合同的公告,再看舆情评分,直接从昨天的55分(强中性)飙到82分(强烈正面),评分曲线是陡峭的上升趋势。这种突发利好+舆情评分跳涨的放量,基本能判断是资金抢筹,后续股价也确实稳得住。

但如果反过来,量比10+,舆情宝里风险预警提示弹出监管处罚或业绩预告大幅低于预期,那这放量十有八九是资金出逃,就得赶紧规避。有次我看到某股量比15,股价却低开低走,翻舆情宝的主力资金流向,显示净流出超3亿,再看舆情标签是严重负面(评分12分),后来果然连续跌停。所以消息面是根基,搞不清为啥放量,后面的分析全是瞎猜。

第二个维度,看股价现在在什么位置。同样是量比10+,股价在低位和高位,意义完全不同。如果股价已经跌了很久,在低位横盘时突然放量,而且舆情宝的技术面分析里MACD金叉、KDJ低位拐头,这种放量可能是筑底信号;但如果股价已经涨了50%以上,高位突然天量,哪怕舆情评分暂时还在正面,也得警惕——主力可能在借利好出货。

我以前吃过这亏,一只股票涨了3个月,某天量比11,股价冲高7%,当时看盘口全是买单,脑子一热追进去,结果当天就炸板,后面连续回调。后来用舆情宝的股价趋势功能回溯,发现那波上涨中股东增减持动向显示机构持股比例持续下降,高位放量其实是机构在分批离场。所以位置比单纯的放量更重要,结合舆情宝里的股东人数变化和龙虎榜数据,能看出是谁在买、谁在卖,心里更有数。

第三个维度,看资金到底是净流入还是净流出。量比只反映成交量,不反映方向。有时候放量是散户跟风买,主力偷偷卖,表面热闹,实则虚晃一枪。这时候就得看主力资金流向,比如舆情宝里的主力净流入/流出和龙虎榜数据,能清晰看到大单、超大单的动向。如果量比10+,但主力资金净流出,而且股东人数最近大增(说明筹码分散),那这放量就是假强真弱,赶紧跑;反之,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入,股东人数减少(筹码集中),才是真放量。

其实说到底,量比大于10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信息不对称——散户很难第一时间搞清楚放量的原因、资金的真实意图。我现在每天开盘前都会用舆情宝扫一遍自选股的舆情报告,里面把消息面、资金面、技术面这些维度都整合好了,还有现成的舆情评分和趋势曲线,不用自己一个个网站翻。比如某只股票量比突然上来,我1分钟内就能从舆情宝知道:是利好还是利空?主力在买还是卖?现在能不能进?效率比以前高太多。

对了,希财舆情宝每天都会刷新免费额度,像舆情解析舆情报告舆情评分这些核心功能,不用花钱就能看,新手完全可以先用免费额度试试。如果觉得好用,再考虑开通会员,具体的价格和权益你们可以去小程序里看,我自己用下来,每天几块钱换个踏实,比踩一次坑亏几千块划算多了。

最后想说,炒股没有绝对的买或卖,量比大于10只是个信号,关键是用对方法拆解背后的逻辑。如果你们平时也觉得看盘抓不住重点,信息太多理不清,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希财舆情宝,用免费额度体验下——工具不是万能的,但能帮你少走很多弯路。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