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同花顺可用和可取金额怎么不一样?原因及应对

证券刘经理            来源:希财网
证券刘经理 股票顾问
财经领域达人 优质创作者
咨询TA

最近后台总收到留言,问我同花顺账户里可用金额和可取金额为啥总对不上号。明明显示赚了两万,可用金额有五万,可取金额却只有三万,这钱跑哪儿去了?说实话,我刚入市那会儿也被这俩数搞晕过,有次急着用钱,以为可用金额就是能转走的钱,结果操作半天转不出来,差点误了事。今天就掰开揉碎聊聊这事儿,顺便说说普通股民咋避开这类资金陷阱。

同花顺可用和可取金额怎么不一样?原因及应对

先把最核心的规则说清楚:可用金额和可取金额的区别,根源就在A股的T+1结算制度。咱们今天卖股票收到的钱,会立刻变成可用金额,能直接用来买其他股票,但要等下一个交易日才能转到银行卡里——这部分能转走的钱,就是可取金额。比如你周一卖了股票,周二9点到16点之间就能把钱转出去;要是周五卖的,就得等下周一,周末不算交易日。这就是为啥很多人当天卖股后,可用金额上去了,可取金额没动静。

除了T+1,还有几种情况会让这俩数不一样。最常见的是银证转账时间卡壳。银证转账不是24小时都能操作,每天早上9点到下午4点之间才能转,超过这个时间,哪怕你提交了转账申请,资金也会显示可用但没到银行卡,可取金额自然不会变。我有个朋友有次下午4点半想转钱出来,系统提示操作成功,结果第二天一看可取金额还是老样子,后来才发现是过了转账时间,钱在系统里挂了一晚,第二天上午才到银行卡。

再有就是冻结资金的坑。如果你中签了新股、参与了配股,或者买了国债逆回购还没到期,这部分资金会被临时冻结。冻结期间,可用金额会减少(因为钱被占用了),但可取金额不受影响——除非冻结的是你原本就可取的资金。比如你账户里有10万可取金额,中签新股冻结了5万,那可用金额会变成5万,可取金额还是10万(但实际能转走的只有没被冻结的部分,这里得看券商系统具体显示,不同软件可能有差异)。

说这些不是为了掉书袋,而是普通股民真的容易因为不懂规则吃暗亏。我见过有人以为可用金额就是自己的钱,当天卖股后立刻用全部可用金额加仓,结果忘了第二天要交房贷,想转钱时发现可取金额不够,只能临时借钱周转。还有人看到可取金额比可用金额少,以为是券商扣了手续费,跑去客服吵架,最后发现是自己没搞懂T+1,闹了笑话。

其实解决这问题不难,关键是养成两看习惯:看可用金额决定当天能不能买股,看可取金额规划第二天的用钱计划。但更重要的是,你得知道手里的股票值不值得留到第二天——要是股票本身有风险,硬拿着等资金可取,可能赚的钱又跌回去了。

这也是我现在离不开工具的原因。普通股民没那么多时间盯盘看消息,想快速判断一只股票该不该留,得有个直观的参考。我自己用的是希财舆情宝的AI舆情评分,每只股票从0到100分,对应严重负面到强烈正面6个标签。比如一只股票评分85分,说明最近消息面、资金面都不错,哪怕当天卖了钱取不出来,多拿一天问题也不大;要是评分掉到30分,负面消息一堆,那不管可用金额多少,先落袋为安把能取的钱转出来再说。

之前有只持仓股,我看它连续三天舆情评分从70分掉到45分,虽然股价没大跌,但舆情报告里提到主力资金连续净流出,股东人数增加,这明显是资金在撤退。我当天就卖了,虽然可用金额要第二天才能取,但避免了后面一周15%的跌幅。要是光盯着可用金额和可取金额纠结,没看舆情趋势,这波损失肯定躲不过。

对咱们散户来说,研究资金规则是基础,判断股票好坏才是核心。希财舆情宝每天会刷新免费额度,能看舆情评分、舆情报告这些关键信息,不用花钱就能先体验。你想啊,花几分钟看看评分,就能避开可能大跌的股票,这比亏几千块钱划算多了。要是觉得好用,开通会员也花不了多少,具体的价格和权益你们点进会员页就能看到,反正我自己算过,一个月的会员费,只要避开一次小坑就赚回来了。

最后说句实在的,可用金额和可取金额的区别只是炒股的小学知识,真正难的是搞懂每笔钱该往哪投。与其天天算这俩数,不如花点时间把股票选对。想试试舆情评分的朋友,直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就能免费看,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会推送自选股的关键消息,不用盯盘也能知道股票的风吹草动。记住,规则搞明白是为了不踩坑,工具用对了才能让钱生钱。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