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私信,都是问我:炒股不小心被骗了,钱还能追回来吗?每次看到这种消息,我都挺揪心的——毕竟都是真金白银,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见过的案例,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问题,顺便说说怎么避免踩坑。
先明确:炒股被骗,能不能追回?关键看诈骗类型和处理速度
说实话,炒股被骗的情况五花八门,但追回概率差别很大。我见过最快3个月追回80%的,也见过钱打了水漂的。核心得看你遇到的是哪种骗。
比如正规平台上的诱导交易,比如有人冒充老师带你在合法券商APP里频繁操作,赚手续费提成,这种只要保留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去券商投诉或者报警,监管介入后追回概率不低。我之前有个客户,就是被所谓短线高手带着一周交易20多次,后来发现对方是券商的幽灵经纪人,投诉到证监会后,不仅退回了高额手续费,对方还被处罚了。
但如果是非法平台诈骗,比如下载了假的炒股APP,钱直接转到私人账户,这种就麻烦了。这类平台往往没有资质,服务器在境外,一旦跑路,资金追查难度极大。我见过最可惜的一个案例:有位阿姨被高收益荐股吸引,在假APP里投了50万,结果第二天平台就打不开了,报警后警方追查了半年,只追回10万出头。
还有一种常见的是内幕消息诈骗,对方说有庄家内幕机构通道,让你交会员费或者跟着买牛股,结果要么收了钱就消失,要么推荐的股票暴跌。这种情况,保留好对方的诱导话术、转账记录,报警后虽然能立案,但钱能不能回来,得看对方账户有没有钱,以及警方的追赃力度。
真被骗了,这3步一定要立刻做(缺一不可)
不管遇到哪种情况,第一时间别慌,按这几步来,能最大程度提高追回概率:
第一步:死死守住证据。所有聊天记录(尤其是对方承诺收益、诱导转账的内容)、转账凭证(银行流水、支付宝/微信转账截图)、平台截图(APP界面、网址、对方联系方式),一个都别删。我见过有人气头上把聊天记录删了,后来报警时证据链不全,追起来特别费劲。
第二步:立刻报警+联系监管部门。直接打110或者去辖区派出所报案,记得说清楚被电信网络诈骗(别说投资亏损,性质不一样),并要求警方出具《受案回执》。同时,正规炒股相关的诈骗,还可以打证监会热线12386,或者去12315平台投诉,监管部门介入后,平台或机构配合调查的速度会快很多。
第三步:别信二次诈骗。很多人被骗后着急,会遇到能帮你追回资金的维权公司,这些人往往要先收服务费,结果钱交了,人也消失了。记住:官方追回不会收一分钱,凡是让你先交钱的,都是骗子!
比追回更重要的:怎么避免再被骗?(散户必看)
说实话,追回过程往往耗时耗力,最好的办法是从一开始就别踩坑。我做股票十几年,见过太多散户被骗,核心问题就一个:信息不对称,缺乏风险辨别能力。
比如有人跟你说这只股票有内幕,马上要暴涨,你怎么判断真假?是不是真的有机构在推?有没有潜在风险?散户自己去查新闻、研报、监管公告,费时费力还看不懂。我自己以前也踩过类似的坑:2019年听人说某只科技股有政策利好,没多想就买了,结果后来才发现公司有大额商誉减值风险,直接吃了跌停。
后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不管什么消息,先查这只股票的风险预警。去年开始用希财舆情宝,发现它有个功能特别实用——风险预警提示,能实时抓取个股的监管处罚、商誉减值、机构评级异动这些风险点。比如上个月有朋友说某只新能源股票机构要拉涨,我顺手在舆情宝里查了一下,发现风险预警里写着近期有股东大额减持计划,赶紧劝他别碰,没过几天,这只股票果然因为减持公告暴跌了。
其实散户最缺的不是牛股消息,而是风险过滤器。很多诈骗一开始就有征兆,比如公司突然被监管调查、股东疯狂减持,但这些信息散落在新闻、公告、股吧里,散户根本没时间一个个看。希财舆情宝的风险预警功能,相当于把这些分散的风险点整合起来,用大白话告诉你这只股票可能有坑,对咱们散户来说,等于多了个防骗盾牌。
如果你也担心自己分辨不出风险,不妨试试希财舆情宝——直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希财舆情宝就能找到,每天都有免费的风险预警和舆情报告可以查看,不用花一分钱,先体验一下这种提前避坑的感觉。毕竟,炒股最忌讳交学费,能靠工具避开的坑,何必自己踩呢?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
炒股本身就有风险,要是再遇上诈骗,真是雪上加霜。记住:凡是承诺稳赚不赔内幕消息的,99%都是骗局。与其等被骗后追悔莫及,不如现在就养成先查风险再动手的习惯。
想试试怎么用工具避坑的朋友,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免费的风险提示和舆情分析额度会刷新,先体验,觉得有用再说。毕竟,保护好本金,才是炒股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