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人工智能上市公司一览:3个筛选维度+工具辅助

钟经理            来源:希财网
钟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后台总收到私信:人工智能板块火了这么久,上市公司少说几十家,到底怎么挑才算靠谱?说实话,我刚接触这板块时也犯过难——要么被铺天盖地的概念炒作带着跑,要么拿到的研报比砖头还厚,翻完天都黑了。踩过几次蹭热点的坑后,我才慢慢摸出点门道:选人工智能公司,光看名字带不带智能没用,得抓核心维度,再配上趁手的工具,效率能提一大截。

人工智能上市公司一览:3个筛选维度+工具辅助

先说说第一个维度:细分领域的真技术还是伪概念。人工智能分技术层和应用层,技术层像算法框架、AI芯片,应用层比如智能驾驶、工业AI。你可能会问,哪个赛道更有潜力?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个硬指标不能少:研发投入。我习惯把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当作照妖镜——真正搞技术的公司,这比例通常不会低于10%,有些头部企业甚至能到30%以上。但问题来了,几百家公司的财报散在交易所网站、券商APP里,一个个下载Excel核对?太费时间了。

后来我开始用希财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它会把财务数据拆成成长能力研发投入这些维度单独评分。比如某家人工智能公司,我直接看它的成长能力评分,如果连续三年都在80分以上(满分100),再点进去看明细,研发费用增速、专利数量变化一目了然。省下来的时间,我能多研究两家公司的技术路线,比闷头翻财报高效多了。

第二个维度:业绩有没有真兑现。去年有朋友跟风买了某AI教育公司,理由是概念够热,结果年报出来,AI业务营收占比不到5%,大部分收入还是靠老业务。这种就是典型的炒概念。怎么避开?看两点:一是主营业务构成里,人工智能相关收入的占比,二是这部分业务的毛利率。但散户看财报容易踩坑——比如有些公司会把政府补贴算进其他收益,让利润表看起来很漂亮,非经常性损益一扣,真实盈利能力就露馅了。

这时候舆情宝的AI研报功能就派上用场了。它会抓取全网几十家券商的研报,直接提炼核心观点。比如公司AI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40%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这些关键数据不用你自己从万字研报里扒。更省心的是,它还会汇总机构综合评级,买入、增持还是中性,一眼就能看到。之前帮邻居看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研报里提到新业务订单量同比增200%,结合舆情宝的财务评分(近一年85分),基本就能判断业绩是真增长还是虚的。

第三个维度:市场情绪和风险预警。人工智能板块波动大,有时候前一天还在炒算力,第二天就转向数据要素,散户很容易追涨杀跌。我自己总结的办法是:用舆情评分看短期情绪,用风险预警防黑天鹅。比如某只股票,舆情宝评分突然从80分掉到30分(负面区间),点进去看报告,发现是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的消息刚发酵,这时候就得警惕了。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问:每天信息那么多,哪有时间盯着评分变化?我自己也不可能24小时盯盘,所以设置了希财网公众号的推送功能——自选股有紧急利空(比如监管处罚、商誉减值)会第一时间提醒,行业突发利好(比如人工智能产业规划出台)也会汇总推送。前阵子算力租赁政策出来,我就是靠公众号推送提前看到的,比刷财经新闻快了近半小时。

其实散户选人工智能公司,最大的痛点不是不会分析,而是信息太多太散,没时间筛选。希财舆情宝刚好能解决这个问题:舆情评分帮你快速缩范围,AI研报和财报评分看基本面,风险预警防踩雷。现在每天还有免费的舆情报告和评分可以看,不用花一分钱就能试试效果。大家可以微信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设置好消息推送,省下来的时间陪陪家人不好吗?

最后想说,选人工智能上市公司没有万能公式,但用对工具能少走90%的弯路。与其在几百家公司里盲人摸象,不如先搞懂研发投入、业绩兑现、市场情绪这三个核心维度,再用工具把复杂信息简化。试过之后你就会发现,炒股其实不用那么累。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