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新手朋友的私信,问早盘竞价选股到底该怎么玩。说实话,我刚入市那几年,在这上面没少交学费——要么是看到竞价时直线拉涨就追进去,结果开盘秒砸;要么是选了只看似稳妥的票,下午突然爆出利空,当天就吃跌停。后来摸索出规律,才发现竞价选股看似简单,其实是对信息效率和情绪判断的双重考验。今天就结合我这几年的实操经验,聊聊普通人怎么用竞价选股器提高胜率,尤其是怎么避开那些早盘陷阱。
第一步:先搞清楚竞价选股的核心逻辑
很多人觉得竞价选股就是找涨得最猛的,这其实是本末倒置。竞价阶段是多空双方的第一次博弈,真正有用的数据是量比、换手率和涨跌幅的匹配度。比如一只票竞价涨5%,但量比只有0.5,换手率不到1%,说明资金参与度低,很可能是主力诱多;反过来,涨3%但量比大于3、换手率超2%,资金抢筹的概率才高。
不过光看这些还不够。我前两年吃过一个大亏:有只票竞价量比8,换手率3%,板块也在风口,我直接挂单买入,结果开盘后半小时就被砸到绿盘。后来复盘才发现,前一晚公司发了个隐晦的利空公告,只是我早上没时间看研报和新闻,被竞价数据骗了。所以现在我选股,一定会把消息面和舆情情绪放在前面——数据再好,要是背后有潜在雷,照样白搭。
第二步:用三层筛选法锁定目标
我现在每天早上7点半起床,花20分钟做竞价选股准备,用的是范围→数据→舆情的三层筛选法,效率比以前高太多。
第一层:定范围
先框定选股池,别大海捞针。我一般会选前一天的热门板块(比如新能源、AI),或者市值50-500亿的票——盘子太小容易被操控,太大又难有弹性。这一步可以用选股器的板块筛选功能,5分钟就能搞定。
第二层:筛数据
打开竞价选股器,设置三个核心指标:
- 量比>2(至少是昨天平均成交量的2倍,说明有资金关注)
- 换手率>1.5%(流通盘活跃,避免死水一潭)
- 涨跌幅在1%-5%之间(涨太多容易高开低走,跌太多可能有雷)
筛完后大概会剩下20-30只票,这时候就得做关键一步:排雷。
第三步:用舆情评分避开早盘坑
这是我现在最看重的一步,也是被很多人忽略的。散户早上时间紧,很难同时看新闻、研报、股吧评论,往往盯着某条利好就冲进去了。但竞价时的股价异动,可能是真利好,也可能是老乡别走的陷阱。
我以前踩过一个典型的坑:有只票前一天晚上出了业绩预增公告,早上竞价直接顶到涨停板,量比和换手率都达标。我当时觉得捡到宝了,排队买入,结果开盘后直线跳水,晚上才看到公告里藏着非经常性损益占比90%——这种细节,光看标题根本发现不了。
现在我每天早上会先打开希财舆情宝,看看筛选出来的票的舆情评分。它会根据全网消息(新闻、研报、股吧讨论)给个股打0-100分,60分以上算正面,80分以上是强烈正面。比如有次筛到一只竞价涨4%的票,量比3.5,换手率2%,但舆情评分只有35分(负面),点开舆情报告一看,里面明确写着主力资金近3日持续流出,龙虎榜显示机构在减仓,我当即就把它从名单里删掉了。后来那天这只票果然高开低走,跌了5个点。
除了评分,舆情报告里还有股价异动原因和风险预警,比如商誉减值、监管处罚这些潜在雷点,都会标出来。对我这种早上没时间盯盘的人来说,等于多了个AI助手帮我把关。
第四步:结合趋势和策略,别贪心
最后一步,要看看这只票的趋势。我会用舆情宝的趋势评级功能,它会根据布林带、ADX这些指标,直接给出上涨震荡下跌的判断。如果一只票舆情评分70分(正面),但趋势评级是下跌,说明短期可能只是反弹,不是反转,这时候就得降低预期,设置好止盈止损。
比如上个月选到一只票,竞价数据好,舆情评分82分(强烈正面),趋势评级上涨,我就在开盘后回调时买入,当天赚了4个点。但如果趋势评级是震荡,我最多只敢小仓位试错,毕竟竞价选股的核心是快进快出,别想着一口吃成胖子。
最后说句大实话
竞价选股不难,但要做好很考验信息差和效率。散户最大的劣势就是信息获取慢、筛选能力弱,很容易被盘面情绪带着走。我现在每天花在选股上的时间从1小时缩到20分钟,正确率也提高了不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用对了工具——不是说工具能直接帮你赚钱,而是帮你把时间省下来,把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策略制定上。
对了,如果你也觉得早上分析消息太费劲,可以试试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有免费的舆情评分和报告查看额度,不用花钱就能体验。刚开始用的话,免费额度其实够看几只重点票了,真觉得有用再考虑开通会员,投入产出比还是挺高的。
想了解更多竞价选股技巧的话,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我会不定期分享实操经验。记住,早盘选股别只看涨幅,多一份谨慎,少一份冲动,长期下来结果会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