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刚接触股票那几年,总觉得量化选股是机构和高手的专利。什么MACD金叉、KDJ背离,还有各种财务指标,对着K线图一看就是大半天,最后选出来的股票该跌还是跌。后来带过不少新手朋友,发现大家都有个共同点:选股时要么凭感觉追热点,要么对着一堆数据不知道从哪下手。其实散户也能做量化选股,关键是抓对简单又有用的指标,不用搞复杂模型。
我现在选股,第一步必看的是舆情评分。以前总喜欢逛股吧、刷财经新闻,想从里面找消息,但股吧里多空吵架能吵几百页,新闻标题一个比一个吓人,根本分不清真假。后来才明白,市场情绪对股价的影响太大了,一只股票哪怕业绩再好,要是突然爆出负面舆情,短期肯定跌。现在我用希财舆情宝的舆情评分功能,直接看分数就行——它把全网的新闻、研报、股吧讨论都整合起来,用AI分析出0-100分的评分,81-100分是强烈正面,0-15分就是严重负面。比如上个月有只股票,看着技术面挺好,但舆情评分只有22分,标签是负面,我当时就没敢碰,结果一周后公司出了监管处罚公告,股价直接跌停。要是早看这个评分,就能避开这坑。
光看市场情绪还不够,公司本身健不健康更重要。这时候就得看财务数据,但散户对着年报里的营收净利润资产负债率,很容易被数字绕晕。我现在直接看舆情宝里的AI财务评分,它把财务数据拆成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这些维度,最后算出一个综合分,近一年和近五年的都有。比如有两只股票,A的财务评分85分,B只有45分,哪怕B股价短期涨得猛,我也会优先选A——财务健康的公司,抗跌能力强,长期走牛的概率也高。之前有朋友不听劝,买了财务评分50分以下的股票,说反正涨得快,结果年报披露后净利润同比降了60%,现在还套在里面。
选了舆情和财务都达标的股票,最后一步要看趋势。很多人买股票喜欢抄底,但下跌趋势的股票,你以为的底可能只是半山腰。舆情宝里有个趋势评级功能,每天更新,直接显示上涨震荡下跌。我一般只选评级为上涨的,虽然可能错过最低点,但能避开持续下跌的风险。比如今年初选的一只股票,当时舆情评分75分(正面),财务评分80分,趋势评级上涨,拿着三个月,收益比瞎买强多了。
你可能会问,这些指标哪里看?其实不用自己算,希财舆情宝里都整合好了。关键是它有免费体验额度——每天都会刷新舆情评分、财务评分这些基础功能的查看次数,不用花钱就能先试试水。比如你今天想分析3只股票,打开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每只股票的舆情评分、财务评分、趋势评级都能免费看,觉得有用再考虑后续。
说实话,散户选股最大的痛点就是信息不对称和没时间盯盘。机构有团队分析研报、盯资金流向,我们普通人哪有这精力?但用对工具就能缩小差距。比如舆情宝的公众号推送功能,自选股出了突发利空、行业有政策利好,它会直接推到微信上,不用整天刷软件。我现在每天早上看一眼推送的每日舆情报告,几分钟就知道今天该重点关注哪些方向,省了不少事。
有人可能觉得用工具要花钱,不值当。但你想想,要是因为没避开一只负面舆情的股票,亏了几千上万,比起会员那点投入,哪个更亏?而且刚开始完全可以先用免费额度体验,觉得真能帮你避开坑、选对股,再考虑开通会员也不迟。具体的会员价格和权益,小程序里都能看到,按需选择就行。
总结下来,最简单的量化选股就是三步:舆情评分80分以上(强烈正面优先)、财务评分70分以上(健康稳健)、趋势评级上涨。三个指标结合起来,虽然不能保证100%赚钱,但能大幅降低踩雷概率。想试试的话,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每天免费额度够用了;想每天收到关键消息提醒,关注希财网公众号,开盘前的舆情报告、突发政策利好都会直接推给你。
选股不用那么复杂,抓住核心指标,用对工具,散户也能做得不错。与其天天纠结买哪只,不如先把怎么选的方法搞简单点,你们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