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市那几年,我换过不少交易软件,最后留在手机里的一直有同花顺。说实话,它的行情刷新快、下单界面直观,尤其是习惯了之后,手指一动就能完成买卖,这点确实没得挑。但交易归交易,真正让我头疼的,是交易前的功课——一只股票能不能买,为什么涨为什么跌,光靠同花顺上的行情数据和零散新闻,根本理不清头绪。
就拿上个月来说,我盯着一只新能源股,同花顺上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入,K线图看着也还行,可股吧里有人说公司存货周转出了问题,研报又说新产能要落地,到底信哪个?自己翻新闻、看研报,一两个小时过去,眼睛都花了,还没个结论。后来我才慢慢明白,散户缺的不是交易工具,是把复杂信息翻译成简单决策依据的能力。
也是偶然机会,我开始用希财舆情宝,本来是想试试能不能帮着过滤信息,没想到用了半年,反而成了我搭配同花顺交易的左膀右臂。它跟交易平台不一样,定位就是帮散户做信息分析和决策辅助的。
我最常用的是它的舆情评分功能。每只股票会有个0-100分的评分,对应正面、负面这些标签。比如我在同花顺里看中一只股,先切到舆情宝看它的评分,要是80多分强烈正面,再看评分曲线是往上走的,心里就有底了——近期市场情绪是认可这只股的。要是评分只有30分负面,哪怕同花顺上看着走势不错,我也会多留个心眼,去看它的舆情报告,到底是业绩问题还是有监管风险。这个评分就像个情绪温度计,省了我自己去翻各种消息源判断的时间。
还有研报这块,以前我在同花顺里点开研报,密密麻麻的文字,看半天抓不住重点。舆情宝的AI研报功能会直接提炼核心观点,比如公司新业务有望超预期明年营收增速预测20%,还汇总了不同券商的评级和目标价。记得有次,三家券商同时发了同一只半导体股的研报,同花顺里得一个个点开看,舆情宝直接把买入增持的评级汇总,平均目标价也标出来了,十分钟就理清了机构态度,比自己啃研报省太多事。
当然,同花顺的交易功能还是主力,毕竟下单快、行情实时,这是它的优势。但交易平台解决的是怎么做,舆情宝解决的是该不该做为什么做,两者搭配着用,感觉自己看股票的思路清晰多了。
现在我每天早上都会先用舆情宝看看自选股的舆情报告,免费额度够我查几只重点股的评分和研报解析,觉得有用再考虑开通会员。你们要是也用同花顺交易,不妨微信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试试免费体验下舆情评分和研报提炼功能,看看是不是能帮你省点做功课的时间。对了,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还能收到每日舆情报告推送,不用老盯着盘也能知道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