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散户朋友的留言,问AI芯片板块到底该怎么看,消息太多了,又是政策又是技术突破,刷股吧刷到半夜都理不清头绪。说实话,我前几年研究科技板块时也犯过同样的毛病——明明看到一条利好新闻,兴冲冲买入,结果股价纹丝不动,后来才发现这消息三天前就发酵完了,自己成了接盘侠。信息差和分析能力不足,真是散户在热点板块里最容易踩的坑。
就说AI芯片这波行情,从年初到现在板块指数涨了不少,但真正赚到钱的散户不多。上周有个老股民跟我吐槽,说他追了两只AI芯片股,一只因为沾边概念被炒高,结果公司公告里AI芯片业务收入占比不到5%;另一只倒是有真业务,可他没注意到股东正在减持,刚买就被套。这其实暴露了散户的两个核心痛点:一是分不清消息真伪,哪些是真受益,哪些是蹭热点;二是信息太分散,新闻、研报、股东动向、资金流向要一个个查,根本顾不过来。
后来我把自己用了大半年的工具推荐给他,就是希财舆情宝。不是说它能直接给牛股代码,而是能帮你把杂乱的信息捋清楚,用数据说话。比如前阵子工信部出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里面提到突破高端AI芯片架构设计,我当时第一反应是这肯定利好AI芯片板块,但具体利好设计、制造还是材料环节?以前我得翻十几份行业研报,现在直接用舆情宝的风口解读功能,它会把政策影响拆解得明明白白:AI芯片设计环节受益于架构创新需求,制造环节受益于产能扩张,上游光刻胶等材料环节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连逻辑链条都给你标出来了,省了我至少两小时翻资料的时间。
选个股的时候更得谨慎。散户常犯的错是听风就是雨,看到某只股票出了AI芯片订单大增的新闻就冲进去。但订单是不是真的?占公司营收比例多少?主力资金是在进还是出?这些问题不搞清楚,很容易踩雷。我现在看个股,第一步会打开舆情宝的舆情评分,每只股票都有0-100分,对应强烈正面到严重负面六个标签。比如上个月看的一只AI芯片股,舆情评分82分,标签是强烈正面,点进舆情报告一看,里面利好消息汇总提到它的GPU芯片通过某大客户验证,主力资金流向显示连续三天净流入5000万,业务发展概况里写着AI芯片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到30%——这些信息都是实时抓取的,比自己去翻公司公告和龙虎榜数据快多了。
当然,光看舆情还不够,得结合基本面。有些股票短期舆情很火,但财务底子差,比如某公司舆情评分70分,但财务评分只有45分,偿债能力维度评分30分,资产负债率高达70%,这种公司就算短期涨了,也可能因为资金链问题跌下来。舆情宝的财务评分会从偿债、盈利、成长等6个维度打分,直接帮你筛掉那些虚胖的股票。
最让我觉得实用的是免费体验机制。很多散户担心工具太贵,不敢尝试。但舆情宝每天都会刷新免费额度,比如舆情评分、舆情报告、研报解析这些核心功能,每天都能免费看几条,足够初步筛选股票了。我那个老股民朋友,现在每天早上都会用免费额度查两只AI芯片股的舆情评分,再看看主力资金流向,上周就靠这个避开了一只舆情评分突然掉到20分(负面标签)的股票——后来才知道公司被监管问询了,他要是没看舆情报告里的风险预警提示,估计又得亏。
不过要说完全没缺点也不客观,免费额度确实有限,像财务评分的详细拆解、个股对比功能就需要开通会员才能看。但对比我以前踩坑亏的钱,现在每月花点小钱买个会员,能少踩一个雷就值回票价了。毕竟散户炒股,本金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如果你也觉得AI芯片板块信息太多抓不住重点,或者想避开那些蹭热点的伪概念股,可以去微信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每天免费额度足够你看几只核心股票的舆情评分和报告;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会推送AI芯片板块的突发利好和风险提示,不用整天盯盘也能及时获取消息。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但用对工具,确实能让你在复杂的市场里少走很多弯路。